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天,一位老朋友打电话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比从前,越来越放肆了,明明是为孩子好,可是家长才刚刚说了一句,孩子却有一百句话顶家长.我笑了,反问朋友:"以前咱们小时候,家长不是也总跟咱们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可那时候咱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听了我的话,朋友顿时不作声了.  相似文献   

2.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和一位家长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在家里我是孩子的妈妈,在学校你是孩子的妈妈,你这位妈妈比我更了不起,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激起了波澜,我明白那是一种久违的感动。是的,当孩子有事急着想汇报时,他往往会脱口而出:"妈妈,………"发现自己喊错时,又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夫妻间的矛盾,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美好的家庭环境,下面是一位家长的咨询及我的答复,这虽然是一个个案,但在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如何共同教育孩子等方面的很多原则却是有普适性的. 夏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父亲,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了.我现在的问题是,孩子不听我的话;我们家一直是她妈妈管孩子,我管得很少,这好像都成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我说的话,如果她妈妈不反对的话,孩子往往还是听的;只要孩子妈妈一反对,孩子肯定不听我的.因为孩子知道,我说了不算.  相似文献   

4.
妈妈正和朋友热烈地谈论着,被冷落在一旁的雷雷忍不住问:‘妈妈,你们说什么呀?’妈妈一挥手说:‘小孩子懂什么,大人讲话别插嘴,你玩去吧!’孩子带着委屈走了……类似这种‘镜头’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许多家长为了图办事讲话不受干扰,往往是用一句‘你懂什么’的话把孩子打发走,却从不考虑这种做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星期天,妈妈叫强强做完作业后帮助照顾一下瘫痪在床的奶奶,没想到强强硬邦邦地说“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天,我要出去玩,再说我又不会洗衣服、做饭。”儿子一句体谅的话也没有,妈妈很困惑:“为什么平时父母对儿子关怀得无微不至,现在却得不到他相应的回报呢?”这种困惑不止在一位家长心中产生。可是,有相当一些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无需回报”,对孩子缺少尽孝责任的表现抱无所谓的态度。根据上海《家庭教育指导》对13个区县的23所中小学的抽样调查结果。至少有16%的孩子已经意识到“家长虽然很爱我,我对他们却很少想到  相似文献   

6.
一段时间以来,心里总被同事说的一件事撼动着。事情是这样的:某生因家庭作业总完不成,老师就去家访。学生的妈妈、奶奶接待了她。话问,家长说了这样一件事:冬日寒冷,屋内升着炉火。儿子不知从何处找来一把刀,架在炉火上烧。家长见了,问了一句做什么,却招来一句令她们想起来就寒心的话。儿子扭过头,对着两位家长恶狠狠地说:“再问?再问就杀了你们!”十岁的孩子何以说出如此血腥的话语?  相似文献   

7.
曾以为自己已经过了感动的年龄,不会再像情窦初开时看见凋零的落叶而感伤,为了一部经典爱情电影或一本煽情小说而流泪,也不会再像学生时代一样见到深邃的大海而欢呼,听一句赞美而激动。偶然一次机会,和一位家长一起聊天,一起聊生活、聊孩子,没想到她却对我说“:在家里我是孩子的妈妈,在学校你是孩子的妈妈,你这位妈妈比我更了不起,你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可比我们长多了,除了要管孩子的学习,还得管他们的吃饭、睡觉等琐事(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听了她的话,我心里狠狠地一动,我明白是那种久违的感动。联想到平日里经常看到的一幕:当孩子…  相似文献   

8.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多家长经常与孩子发生冲突,尤其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往往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此,家长们普遍感觉很头痛。前不久,我在电视台作访谈的时候,有一位家长发来短信:“我对我的女儿真是束手无策,鼓励的话被认为是违心的话,批评的话则被认为伤害她自尊。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一位妈妈领着孩子找我咨询,还没开口就伤心地流下了眼泪,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说:“我这个孩子白养了,他竟然诅咒我死.” 我关注地引导这位家长:“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她说:“我现在只要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让我闭嘴,并且会狠狠地来一句‘你不说话会死啊’!”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白了她一眼,愤怒地说:“这能怨我吗?  相似文献   

10.
<正>不知不觉在教海虚度将近20多年了,曾以为自己已过了感动的年龄。偶然一次机会,和一位家长聊天,聊生活,聊孩子,没想到她说:"在家里我是孩子的妈妈,在学校你是大家的妈妈,你这位妈妈比我更了不起,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听了她的话,我心里顿时百感交集——我是大家的"妈妈",不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做老师,做班主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感动。联想到平日里经常看到的一幕:当孩子有事急着想汇报时,他往往会脱口而出:"妈妈,……"发现自己喊错时,又急忙用小手捂住嘴巴偷笑;课堂上,当孩子抢着回答问题时,我们也往往会听到,"妈,老师"可爱的错误发生。  相似文献   

11.
宽容的姿态     
薄伟英 《师道》2015,(4):36
一位班主任老师曾经和我分享这样一件事:班级里有一个叫小鲁的孩子,开学一个多月,已经迟到了近十次。其实,孩子家离学校也不算太远,开车的话,也就那么十分钟的车程,而且,孩子的妈妈是全职妈妈,平时不上班,接送孩子,是她主要的工作。每次临近迟到,这位家长总会先发短信向老师表达歉意:"不好意思,陈老师,我和孩子  相似文献   

12.
经常听到一些幼儿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对老师的要求言听计从,毫不含糊,而对家长的话却置若罔闻,当作“耳边风”。这些孩子为什么听老师的话而不听家长的话呢?我认为原因不外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儿童心理上的倾向性所致。因为儿童从入园时起,就接受过爸爸、妈妈“要听老师的话”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妈妈来信对我说,她七岁大的女儿最近总是发脾气,动不动就说不想长大。孩子不想长大,不仅仅是这一位妈妈的困惑。我想,导致这个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平时跟孩子交流时多有不妥。你是否意识到,在你们的话语中,孩子当下的许多活动都变成了"长大"的任务:吃饭是为了长大,运动是为了长大……在这样的语境  相似文献   

14.
崇文区前门小学的刘杏辰老师说过一句让人记忆深刻的话:“我是共产党员,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知道自己的责任有多重。我面对的不仅是40个孩子、几十位家长,也是学校的声誉、教师的形象,更是对中华民族下一代的责任,我不敢有半点疏忽。”  相似文献   

15.
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生幸福的第一个保证。古希腊有一句格言: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健康的思想。事实上,健康的身体也是人的一切感受力的基础,一个健康不佳的人,其感受力往往被病痛所歪曲,因而也很难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思想。因此,让你的孩子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他的一生可谓至关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是对于怎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却存在不少误区。不少家长不惜高价,给孩子买各种滋补食品,以为这样  相似文献   

16.
金丽芳 《班主任》2002,(6):20-20
前不久听一位同事讲了一件事。她班上有位男生叫小成,胆子很小,总是不声不响。老师也不太注意他的一切。有一天,他妈妈却特意来向老师致谢,说小成昨天在班上第一次受到了教师表扬,高兴得不得了。回家后,他的话也特别多了。她作为家长特别感谢老师对她孩子的鼓励。同事说,听他妈妈这么说都不好意思了。  相似文献   

17.
身体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生幸福的第一个保证。古希腊有一句格言: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健康的思想。事实上,健康的身体也是人的一切感受力的基础,一个健康不佳的人,其感受力往往被病痛所歪曲,因而也很难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思想。古诗里有两句:“多愁多病身,如幻如泡影。”事实上,对人生的虚无感,如幻如泡影,正是由多愁多病身带来的。因此让你的孩子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他的一生可谓至关重要。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是对于怎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却存在不少误区。不少家长不惜高价,给孩子买各种滋…  相似文献   

18.
豪豪是这个班中我最早认识的一位小朋友。记得开学那天,我送走了依依不舍的家长们,走进课室时发现班里一位与孩子相拥而坐的家长。她亲切地对孩子说:“豪豪乖,别缠着妈妈,放学后我第一个来接你,并给你买个大玩具……”但不管妈妈怎样说,豪豪的双手就是紧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放。当我走到他们身边时,妈妈一面无奈地说:“唉!老师!我这孩子自小就被宠坏了,都一年级了,我真拿他没办法。他都长那么高了,却什么都还要依赖妈妈,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吃饭妈妈喂,睡觉妈妈抱,胆小怕事,事事不如人……”妈妈的话还没说完,豪豪的眼泪已往下掉了。我用手轻轻…  相似文献   

19.
故事话匣子总也关不住的妈妈有位妈妈,每次开家长会,总是留在最后,就为了跟老师做单独的交流。她是一个单亲妈妈,因为家庭的缘故把孩子送到了私立学校,离异后更是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期中考试后,召开例行的家长会,会后一个多小时,家长们陆续走了,可是还有一位妈妈没有走,我问道:"大姐,您是哪位学生的家长?"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位家长说他们的女儿十分害怕老师,问及原因,孩子的回答竟是“老师太高了。”这句听起来有点幼稚可笑的话.却能引发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