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怡 《山东教育》2004,(34):13-13
从少年韩寒放下书包,投身于专业写作以来,诸如此类的少年作家开始多了起来。几年前,上海中学生韩寒写出长篇小说《三重门》。不久,蒋方舟出版了《正在发育》,写作时年方10岁;边金阳出版了长篇小说《时光魔琴》,写作时年方9岁;窦蔻出版了《窦蔻流浪记》,写作时年方6岁;小熊妹妹改写了《西游记》,写作时年方4岁。最近又传出,  相似文献   

2.
信息专递     
上个世纪90年代,深圳少女郁秀的《花季·雨季》、上海17岁中学生韩寒的长篇小说《三重门》问世后,引起了轰动。媒体报道的,还有一位10岁的沈阳女孩写出了24万字的长篇小说《真心英雄》;今年13岁的女孩邹琳的两部长篇武侠小说《踏莎行》和《少年英侠》去年先后出版,这两部作品分别创作于邹琳11岁和12岁时;今年13岁的女孩蒋方舟,已是《打开天窗》、《正在发育》、《青春前期》和《都往我这儿看》4部作品集的作者,同时成为《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专栏作家,其中《打开天窗》8岁推出、《正在发育》10岁推出;8岁的高靖康出版了8万字小说《奇奇编西游记》;女童金今3岁便写儿歌和诗,5岁出了两本诗集,至今已有4部诗集面世;近日,大连男童边金阳(笔名阳阳)到南京签名售书,9岁的他已出了《秦人部落》和《时光魔琴》两本书,其中后一本为24万字的“魔幻长篇小说”,据称国外版权卖了15万美元;今年6岁半的男童窦蔻,也已成为《窦蔻流浪记》和《童年的眼睛》两部书的作者……上述作品使得低龄写作登峰造极。随着作品数量与作者年龄的“纪录”不断被打破,低龄写作现象如今有愈来愈趋向低龄之势,有人将此现象戏称为“大国文坛,小鬼当家”。如何评价这一现象,也就成为一个严肃的话题,因为这关系到这些小作者以及受他们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苹果早熟     
时下比着推出少年作家。你那里推出一个十八岁的韩寒,我这里就有十二岁的蒋方舟“闪亮登场”;东边刚有个八岁少年高靖康出版了《奇奇编西游记》,让大家吃了一惊,西边的六岁娃娃窦蔻又写出《小窦蔻流浪记》,让众人吓了一跳。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四岁儿童当作家,两岁的娃娃出书,怕也不会是希罕事。  相似文献   

4.
一位年仅六岁的儿童,因为写出了十万字的小说,而成为中国最小的“作家”。而且,更与众不同的是,他这本书是在流浪的过程中写出来的。他叫窦蔻,书名《窦蔻流浪记》。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了一个关于小作家脱颖而出的材料,吃惊之余,便陷入了沉思。继17岁的韩寒写出《三重门》和《零下一度》之后,各路少年英才也纷纷亮相,竞显风流。13岁就写出《打开天窗》《正在发育》等4部作品的蒋方舟;12岁就写出《踏莎行》和《少年英侠》两部长篇武侠小说的邹琳;6岁就写出《窦蔻流浪记》和《童年的眼睛》两部书的窦寇;此外,还有被人称作“韩寒第  相似文献   

6.
成才何太急     
近来读报,闻知12岁的都女孩古立坤,因为“讨”学校教学,“立志”成为中国第一位小自由撰稿人,“毅然”辍学回家,专心从事写作。12岁不上学就当专业作家,未免太早了点吧?孰不知,还有更早的:9岁的广州女孩张蒙蒙已经出版了三本诗集,8岁的高靖康,出版了新童话集《奇奇西游记》,更绝的是6岁的常州娃娃窦蔻,没上过学就写出了7万多字的《小窦蔻流浪记》。一时间,四五岁的儿童当作家、八九岁的娃娃出巨著,成了文坛的盛事和时尚。有些少年作家的作品表面看来似有一定的可读性,但其文学底蕴究竟有多厚?文学价值到底有多高?却是很值得打个问号的。而其…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1996年少女郁秀以一部长篇小说《花季雨季》成为了文坛少年写作的始作俑者。如果说那个时候郁秀还是以个案的形式出现的话,那么,当时间进入2000年,随着17岁的韩寒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随着他的第一部长篇《三重门》的适时推出,少年韩寒引起了文坛和社会的轰动。在《三重门》造成的所谓“韩流”的辐射下,创作出版的低龄化现象持续地成为文坛的一大景观:韩寒、刘嘉俊、雪春、张东旭、袁靓、黄思路、刘巍、崔利静、窦蔻、鲍尔金娜、胡坚、陈佳妮……2003年,上海大学影视学院一年级学生郭敬明的长篇小说《幻城》上市仅月余,总印数已接近20万册;5月,一本被称为中国版《哈利波特》的幻想小说《时光魔琴》(长达24万字),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作者是大连9岁小男孩边金阳(笔名阳阳)。目前该书已经申报了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这汹汹势头让少年作家再次升温。而所有这些低龄写作者,他们被誉为文坛的“少年军团”。  相似文献   

8.
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仿佛给今天的少年一代喷了催熟剂,韩寒写《三重门》时17岁,金今写《再造地狱之门》时16岁,冬阳写《雪球滚太阳》时13岁,蒋方舟写《打开天窗》时只有9岁……在北京的一家名为“雕刻时光”的咖啡馆里,小说《正在发育》的作品研讨会上,尽管与会者对这本小说发表的意见几乎截然相反,仍可感觉到面对越来越年轻的“作家”,面对他们的才气,叛逆和调侃,人们已经不像前两年那样大惊小怪,而代之以宽容平和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日记而成书     
窦蔻 《同学少年》2009,(6):28-28
同学少年:10:17:53《窦蔻流浪记》让你一举成名,这部小说是你最满意的作品吗?窦蔻:10:18:14不是。我最满意的作品是我的第三部小说《童年的眼睛》。天津师范大学的李大鹏老师曾在《河北日报》上撰文称"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其余的作品也有满意的,但总觉得遗漏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低龄化写作之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下文坛上正流行低龄化写作的浪潮:岳阳一个11岁的小学生续写《三国演义》;北京8岁的神童改编《西游记》;镇江6龄童自传小说《窦蔻流浪记》预计10月面世;12岁的蒋方舟继《打开天窗》、《正在发育》之后,第三部作品也已完成了9万字;韩寒的《三重门》创下80多万册的发行纪录。这  相似文献   

11.
韩蓁,专写少年题材的小说作家,已经出版了《旱鬼的葬礼》、《逝去的龙神》、《我和女儿,还有一只狗》等小说集以及《文学描写博览》等读物。他说:“我曾经从事过二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又写过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还编纂了上千万字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教学和写作的酸甜苦辣都体会很深。”本栏目特邀他就少年朋友们提出的一些写作问题,结合他自己的实践,撰写系列文章,和你交流他的写作甘苦和经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迪。有少年朋友这么问我:你写那么长的文章,写那么厚的书,开始时你究竟怕不怕呀?我怎么回答呢?我说,怕的,但也不怕。那…  相似文献   

12.
出版现场     
作者写作此书时仅有十二岁,被誉为"少年的幽默经典"。写的是在加拿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出版社的竭力挖掘、媒体的热情宣传下,少年写作的热情越来越高,作者年龄越来越小,书越出越多,篇幅越来越长,已经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不过,孩子出书,家长还是悠着点儿好。孩子爱写,出版社愿出, 家长何乐而不为北京石油大学附小的陈励子是教授的女儿,在爸爸妈妈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自今年五月份以来,儿子窦蔻因六岁半时写小说,而被媒体报导后,家里电话不断.几乎问我同一问题: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相似文献   

15.
一口气看完了《窦蔻流浪记》,不由得受到深深的震撼。我所感叹的不是窦蔻作为“神童”所表现出来的超常才华,而是窦蔻童年那辛酸而又幸福的成长历程,窦蔻父母那望子成龙的执著追求,以及“窦蔻现象”对正规学校教育及其理论研究所提出的深刻反思。“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窦蔻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出身于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父母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四处打工。小小的窦蔻随着父母打工的身影浪迹天涯,至今已去过全国30多个城市,几次险遭不测,过着同龄人难以想象的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正是这些磨难,使小小的窦蔻已经懂得生活的艰辛…  相似文献   

16.
李:请您谈谈《扎根》的写作初衷和缘由,通过这部小说您想要表达什么? 韩:写《扎根》是对我自己少年经验的一种兴奋,一种愿望。我8岁即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直到17岁上大学离开,这是我的一段个人经历,一段真实的生活,我就是想写这段下放生活,而不想突出什么。  相似文献   

17.
从课文中寻找写作素材目前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的关注,它能解决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因生活面狭窄而引发的选材难问题。但现在学生从课文中选材却面临着较大的困境。一、中学生和作者的距离大难以形成共鸣。这种距离主要是由于年龄和时代因素,目前教材中选入的课文大多是历代才学出众的大儒的作品,且一般年龄较大。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是40岁,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时57岁,苏轼写《赤壁赋》时约45岁,韩愈40岁左右写《祭十二郎文》……,  相似文献   

18.
王强 《山东教育》2002,(32):38-39
很多同学反映,作文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怎么写了,觉得收获越来越小,觉得自己不是写作文的料,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产生了怀疑,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这是写作中的正常现象。在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开始阶段、迅速提高阶段、高原阶段和克服高原阶段。同学们所反映的就是写作中的高原现象。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操作技能形成过程时发现的一种带规律的现象,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产生的学习效率低、学习进步减慢甚至停滞的现象。产生高原现象的因素很多,一般有这么一些:动机障碍、心理…  相似文献   

19.
作者自画像     
姓名:季志勇 年龄: 18岁  笔名:童仁 (取孩童之纯真的意思。 )   有关信息:处女作《非他杀》, 1999年发表于《三角洲》,曾任“蒲公英”文学社理事,《岁羽》杂志副主编,《少年文摘报》小记者。   写作信条:文章应是心灵屐痕的升华结晶,所以我们的文章应不拘形式与体裁,可以写散文,可以写杂文,也可以写小说,还可以写诗歌,但重要的是写出你的心声。   通联: (226511)江苏省如皋市白蒲中学季志勇 作者自画像  相似文献   

20.
正少年作家、儿童写小说近几年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少年作家韩寒于200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三重门》,引发"韩寒现象"讨论。2003年,刚满13岁的邹琳虽不如韩寒、郭敬明一般星光耀目,但也是一个足以令人瞠目的文学怪才。10岁时邹琳发表童话小说《露茜梦游奇遇记》,随后又发表长篇武侠小说《踏莎行》和《少年英侠》。一、写小说,起源于连载日记笔者班级的孩子们从三年级开始写日记,日记里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到六年级,他们已经不再满足记日记,而是用连载的方式写起了他们喜欢的小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