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电视新闻节目当中,根据出镜的目的、采访对象以及节目时间的长短,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主要针对新闻事件,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另一种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主要面对采访和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本文所要探讨的则是第一种类型,即"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与"时效性""现场感"紧密相连,过去,电视新闻主要采用文字加画面"两张皮"式的报道形式,而今,随着电视业快速发展,广大受众对以往单一、呆板的新闻报道,显然是不太买账了。凸显时效性、现场感和感染张力优势的记者现场出镜,成为电视媒体争相运用的报道方式。我们在欣喜其得到重视的同时也发现,在许多地方电视台的各类新闻节目中,记者出镜最常用的手段依旧是——新闻导语式出镜,特别是一些记者只是为了出镜而出镜,将普通的录像报道简单"变形"的导语式出镜充斥着大量的现场报道,记者出镜形同虚设。如何准确地把握、灵活地运用新闻导语式出镜,使出镜更加"言之有物",这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之一飞速发展,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也更为真观、真实。特别是近年来在一些重大现场新闻报道中,"记者出镜"作为展现新闻真实的一个"着眼点"而成为当今电视新闻的"第一看点"。作为记者出镜打破了单纯现场画面配画外音的形式,给电视新闻报道增加了无限的活力,但出镜技巧很有讲究,值得深思探究。一、"出镜记者"要有强烈的现场感、令人信服的真实感和让观众难忘的亲切感。二、"出镜记者"要把自己当成观众去采访,出镜时要抓"活鱼",要以"点"出镜,抓住细节。三、"出镜记者"要有敏锐的现场观察力;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出镜时的屏幕形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视新闻的出镜报道大体上存在"播音员体"、"主持人体"和"记者体"三种样态,这三种出镜报道方式虽在时间等方面存在传承和更迭,但彼此间并不存在完全的代替和排斥,而是以一种共存的方式使得中国电视新闻的出镜报道不断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新媒体行业异军突起,势不可挡。但目前,电视新闻依旧是老百姓获取信息、关注和了解国计民生、社会时事的主要途径。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体"出镜记者"的素养直接关系着电视新闻报道的整体效果。因此,本文以出镜记者的作用与素养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出镜记者的介绍,引出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从作用、自信心态、专业素养、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对出镜记者的作用与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时代在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如今,信息传递可谓"一瞬千里",信息传递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其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之一。电视离不开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离不开记者报道。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报道要求强烈的现场感,新闻从业者有句名言:"最好的新闻在现场",可见它的重要性。正因为此,电视新闻报道对出镜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出镜记者的行为规范进行探讨,希望对初入行的记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出镜记者"一词是个舶来品,在英文中为: "On-camera correspondent andreporter",直译过来就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 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以其拥有的报道性、记录性、即兴性等特点在电视节目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电视新闻中的记者出镜,是近年来电视新闻改革当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报道方式。记者出镜就是指电视记者站在新闻现场,面对摄像镜头,以口头播报和评述新闻事实为主要内容的采访报道形式。事实证明,电视记者出镜这种报道方式因其新  相似文献   

9.
郭静 《大观周刊》2012,(43):38-39
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就是所谓的出镜报道了。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它如同解说词、字幕一样,是表现电视新闻内容的因素之一。可见,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已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就工作实际感受,对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报道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刘佳 《声屏世界》2008,(10):39-39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民生新闻以及突发事件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报道行为。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最大的信息载体是有声语言,而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新闻语言与新闻播音员、新闻主播的新闻语言存在着明显差异。出镜记者的新闻语言包括新闻报道、新闻播报、新闻采访、新闻评论等形式,  相似文献   

11.
刘赛 《新闻前哨》2011,(4):71-72
现场描述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的重要环节.虽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很迅速。时至今日.全国各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都出现了出镜记者的身影。如今,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成为电视直播节目中常用的一种报道方式,而出镜记者承担的报道任务也越来越多.由最初的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件到评述新闻事实、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等等。  相似文献   

12.
朱平 《视听界》2009,(4):101-102
作为现场报道的一个主要特征一出镜记者,在整篇报道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也对报道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对出镜记者,从卫视到城市台,很少看到有什么具体成文的规范和要求,所以,很多主持人或记者都是往现场一站,话筒一握,就或了一名出镜记者。但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做记者,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出镜记者要具备一定的特质,即提问的技巧和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和挖掘能力。在有些电视新闻节目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优秀的出镜记者为节目增光添彩,但也发现一些出镜记者缺乏对现场的观察,不能很好地把握节目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已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形式,作好出镜报道要掌握有关技巧,从而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鲁超 《今传媒》2013,(4):119-120
从字面意思来看,出镜记者指的就是在电视屏幕之前给观众们传递和报告新闻事实的专业人员.作为电视新闻报道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重大的庆典或者突发事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已经演变成一种常态报道方式,且正在渐渐发展成一种潮流趋势.一些新闻记者的出镜采访给不少电视新闻节目增加了很多亮点.当然也不能排除因为现场表现失准而出现影响新闻真实性与感染力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则主要是因为决色定位的问题.从某方面来说,采访成败的首要因素,就在于报道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5.
杨琨 《声屏世界》2012,(3):41-42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①高质量的现场出镜报道,可以强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视性和现场感,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记者出镜这一报道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场报道是一种鲜活、明快、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在目前电视节目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正成为电视的主流报道形式。出镜记者是观众在现场的一只眼,可以把观众带进画面,带进现场,一起看,一起听,才能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刺激他们的神经。记者一旦出镜,就意味着自身成为报道的一部分,出境部分的专业表现直接影响到报道的效果。好的出镜为报道填色不少,而大失水准的出镜反而影响报道真实的感染力。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应具有超高的现场报道能力。  相似文献   

17.
调查记者是指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出镜或者出声的现场记者.在电视调查性报道中,用调查记者这一表述比现场记者和出镜记者更准确和恰当.调查记者已经成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记者出镜因为"我在场"的现场感和可信度越来越成为现场采访和报道的重要形式,这要求出镜记者准确把握记者出镜这一节目形式特征,认清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限制性叙述者,现场的叙述行为类型对其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现场的主角是出镜记者。由出镜记者担负信息传达的现场报道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出镜记者是现场直播报道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20.
张超 《编辑之友》2016,(5):78-83
出镜报道作为一种“现场书写”的电视新闻文本,与其他新闻叙事文本最大的不同在于叙事者——出镜记者的外显.通过对叙事学相关研究的借鉴,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复合视角.但是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并非完全由出镜记者个人主导,叙事视角表面上是“谁看”,深层次是“谁怎样看”,叙事视角的选择是社会语境、传者语境、新闻客体语境、受众接受语境综合考量的结果,叙事视角还影响出镜报道的表征真实、观众的解码立场和新闻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