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结合校园集体舞编排的亲身感受,从创编校园集体舞音乐的选择,编排校园集体舞队形、动作的构思,校团集体舞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校园集体舞的精心"包装".以及校园集体舞对提高民族素质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中学校园集体舞开展现状的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皖北20所城镇中学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校园集体舞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皖北城镇中学总体上对校园集体舞的开展是重视的,其中重点中学要好于普通中学.但在校园集体舞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师资缺乏、场地设施不足、学校对校园集体舞的重视和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教师对开展校园集体舞的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振军 《时代教育》2010,(9):270-270,281
旨在提高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陶冶情操的校园集体舞,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本文根据调查,校园集体舞推广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找出校园集体舞在实践层面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校校园集体舞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中校园集体舞的教学场地,教师的年龄、性别、师资队伍,高校对校园集体舞的态度都是影响校园集体舞推广和开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合理性对策,从而加强校园集体舞的可靠性实施.  相似文献   

5.
选取襄樊市初中推广校园集体舞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方式对襄樊市初中推广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教师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分析得出:参与推广校园集体舞的教师的数量、质量、知识储备、教学方法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校园集体舞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网事     
《校园集体舞动作调整引争议取消男女生拉手》:继2007年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因“不接地气”遭遇推广难之后,改版后的第二套校园集体舞今年在本市中小学展开试点。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发现,新版的校园集体舞为了打消学校、家长对于肢体接触引发早恋的顾虑,取消了男女拉手等肢体动作,但其推广仍然不顺利。在男女生是否应该拉手的问题上,不同人之间也有很大的分歧。(新浪网)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育部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并于2007年9月1日新学期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其中男女生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成为高中生的指定舞蹈。随着校园集体舞的推广,影响教学的难题日益突出,“职中生不适合校园里手拉手”、“校园集体舞会引发早恋”是该问题中最为突出的。  相似文献   

8.
张美玲子 《教育》2011,(2):42-42
三年前教育部曾发文倡导有条件的地方推行校园集体舞,本刊为此亦做过报道。然而,却有一种社会舆论将牵手舞蹈与校园早恋联系在一起,一时间,校园集体舞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三年过去了,就在人们以为校园集体舞该销声匿迹时,北京市教委不久前宣布,从2011年开始,北京市中小学将全面推广校园集体舞。  相似文献   

9.
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阳 《教育探索》2008,(9):67-69
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具备舞蹈动作变化多及富有艺术性等特点,但因受与广播体操的推广相矛盾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中小学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加速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的推广,要在完善校园集体舞、加强体艺教师培训、灵活调整动作难度及合理安排场地和时间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60名小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1.校园集体舞是团体辅导的一种形式,2.校园集体舞能改善同学间的人际交往,3.校园集体舞有助于小学生友谊的建立。因此,校园集体舞不仅是一新的校园活动内容,而且对小学生在身心方面以及建立同学间良好的、正常的交往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