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前不久,笔者听说这样一件事:某地举行建市庆典。当几十台照像机、摄像机调好焦距,等待鸣炮奏乐的时刻,某报一名记者匆匆挤到前排,要一旁的县级电视记者让出早已选定好的机位。出于礼节,两名县级台的记者很不情愿地向一边挪了挪。然而,那位“大记者”得寸进尺,再次要求县级台的记者“让位”,结果遭到拒绝。 这件事带给人们以思索:在机构上,新闻单位有大小之分,但记者是没有大小的。上级的新闻单位记者到基层采访,下级的新闻单位的记者要主动热情地提供帮助和便利。反  相似文献   

2.
县级电视台各类新闻的采访没有摄像、文字等具体的分工,整篇新闻从摄像到文字都是由记者独自完成。作为一名县级电视台的记者,只有做一个多面手,才能够向观众提供丰富、完整的电视新闻。当好摄像记者抓拍好现场画面县级台记者记者接到的采访任务不管是会议还是其它题材,记者到达现场后,首先要善于观察,抢拍好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像是第一位的,如果一篇电视新闻没有好的主题画面,解  相似文献   

3.
提高县级台稿件在省台的采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春燕 《视听纵横》2007,(6):115-116
2006年,瑞安电台在浙江电台新闻综合频道的采用稿件达300篇,获得了全省广播新闻网县级台先进集体特等奖。作为县级台的记者编辑,我们为自己采制的新闻在省台播出感到高兴。另外,我们也借助省台的巨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扩大了瑞安的影响。我们市里也因此制订了相关的奖励政策,对有关记者和编辑进行了奖励。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媒体编辑要把好三关:政治关、事实关、文字关。作为基层县级电台,编辑要重点把好事实关。这是由于,一般来说,县级台现在的记者、通讯员基本也都是大中专毕业生,文字功底也不差。然而,一些分散在各个镇村、各个系统的特约记者、通讯员,或为追名,或为逐利,或为让编辑多用他们的稿件,常常故意夸大事实,这就要求编辑要重点把好事实关了。  相似文献   

5.
朱彦明 《记者摇篮》2005,(12):59-59
做为一名县级台电视记者接触较多的采访莫过于会议新闻.几乎成了电视台的“家常菜”。由于某些记者对会议新闻的报道重视程度不够.图省事.会议又有一定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从而形成了会议新闻的模式化。年长日久.这道“菜”变得干干巴巴,没有味道,形势单调、枯燥,信息含量少。观众不爱“吃”.记者不愿采,会议新闻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日益下降,节目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6.
县级台所处地方小、从业人员少.新闻源也相对少.既要保证每天的新闻播出,又要传达上级政令、为地方的发展服务.还要完成对上级台的上稿任务.而且这一切都和每位从业人员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基于这些原因.在县级台工作的每一位记者在实际采访过程中几乎都有“拣到篮里都是菜”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由于种种原因,纪录片的创作对于县级台的编辑、记者来说仿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不仅有技术设备上的原因,更关键的是不敢尝试,不敢作为。作为基层电视台的记者编辑只要在创作中立足地方特色,发挥自己优势,县级台也能把纪录片做好,做成功。  相似文献   

8.
刘冰 《新闻世界》2012,(6):71-72
县级电视台与上级台相比无论是编辑记者的队伍水平,还是技术设备条件,都相去甚远。严峻的形势迫使县级电视台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其最贴近基层、最接近生活的优势,以新闻立台、质量兴台,努力提高办台水平,在夹缝中拓出一条生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县级广播电台的记者由于受区域环境、人才、设备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难以与中央台、省市台媲美。但作为最基层的记者还是有其所长和广阔的用武之  相似文献   

10.
时下的县级广播电视台,每天的节目时间长短不一,栏目开设花样百出,节目编排毫无章法,总而言之,随意性很大。尤其是个别县级台,编辑、记者更是处于失控状态,有时一期新闻节目光庆典、剪彩之类的内容就占了节目时长的70.80%;或是一档新闻中就有七、八条消息全是县委政府各部门的会议报道,群众意见纷纷。业内  相似文献   

11.
贺强 《新闻世界》2013,(11):40-41
本文从一名县级电视台记者的角度,就工作中发现的情况,从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式三个方面,就县级媒体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报道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陶松 《声屏世界》2006,(4):66-67
县级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总以“土记者”自嘲。笔者认为,基层记者若能多发一些带着乡间泥土气息,反映地方特色的好新闻,“土记者”也能辉煌。好新闻往往发生在基层、在乡镇。“土记者”“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着中央、省市记者没有的优势。但“土记者”往往自卑,信心不足。有一条好新闻线索,便急忙打电话,请来上级台记者,由他们动手,自己则忙前跑后,乐于搞后勤联络。事后只求挂个名,完成任务了事。这样一来,当然也达到了宣传地方的效果,对地方台完成上稿任务也是条捷径,但地方台记者也因此丧失锻炼自身能力、提升自我素质的绝好机会。假如把一条…  相似文献   

13.
何萍 《视听纵横》2001,(3):92-92
随着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县级台的节目也日趋丰富,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群众参与性广泛的综艺类节目也频频在县级台亮相。但据笔了解,一些县级台的综艺节目无论是参与还是观众都不及当初。究其原因,都说是综艺节目只是大面积的翻版,缺乏新意。  相似文献   

14.
县级广播电视,随着社会化、市场化日渐成熟,上级台改革的深入,以及卫星电视的普及,县级自办台处于夹缝中,如何生存?如何实现产业化经营?成为新世纪县级广电人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结合县级台目前体制和所面对的服务人群,制订相应的改革措施、争取更大的服务层面,更有效地发挥县级台作用已显得迫在眉睫。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杨晓斌 《声屏世界》2001,(10):43-43
县级台受地域范围、活动空间所限,社会新闻量相对较少,农业新闻自然戍了县级台新闻报道的重头戏、然而要使农业新闻“活”起来,也并非易事,纵观县级台农业新闻报道,笔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相似文献   

16.
周历历 《视听纵横》2006,(5):117-118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突飞猛进,县级台电视新闻节目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在各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办活、办好县级台的电视新闻节目,提高收视率,扩大传播效果,显然已经成为县级台的宣传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7.
据说,全国现有2000多座县级电视台,数目相当惊人。然而有关权威部门的调查却表明,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的众多县级电视台在新闻节目运作上大多内容重复、形式单一,甚至有的县级台新闻收视率极低,根本没有固定的观众群,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新闻立台”这句圈内人士耳熟能详的话,说的就是新闻节目在一个电视台(广播电台)的重要地位。即使在中央两台也是将这套节目定为新闻综合频道(频率)。那么栏目单一的县级台(站),就更是别无选择了。尤其是广电网络传输公司成立后,面对公共频道的建立。县级台应有清醒的认识:县级台只有…  相似文献   

18.
一是收集信息抓选题策划.一些事件中出现的亮点,现实生活中反映的热点.以及涌现出的典型人物,都是新闻选题的策划点.县级台记者要善于收集这些信息,从中挖掘选题.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节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和出路.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应如何办好自办节目,怎样对节目进行适度改革昵?本文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把自办节目当产品、产业来经营 节目是广播电视台的生命.然而现在还有许多人包括县级台的领导和编辑、记者,对县级台自办节目的认识多半停留在政治属性、社会效益上,而忽视了其经济属性.因此,多数县级台是把自办节目当做政治任务、政治责任来完成,很少有人把它当做产品、产业来经营,更没有去讲求它的受众市场、经营规律、节目成本、综合效应.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县级台节目质量不高,收视率收听率低.  相似文献   

20.
开县老年报道组自1993年9月成立以来.在开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特别是老龄办、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县民政局、县属新闻媒体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学习时事政治要闻,请相关新闻媒体编辑、记者讲解新闻写作知识,交流采写体会.围绕党的中心和县委、县府工作重点,讨论研究开县地区的新闻.特别是老年报道工作。18名报道组成员,克服年老、体弱的困难,利用退休后的有利时间.经常深入乡镇和县级部门调查研究和采访,积极向全国各级有关报刊、台、杂志写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