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探究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物实验课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到科学知识获得的严谨性。“玩”是学生的天性,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将学生的“玩”和“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玩中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王希明 《甘肃教育》2021,(4):188-189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勇于创新,要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实、做精、做细高中实验教学,教师必须做到三大“转身”,即由“看”到“做”、由“问”促“学”、由“内”到“外”。做好这三大“转身”,能让实践精神充盈到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细微处。文章结合由“看”到“做”、由“问”促“学”、由“内”到“外”三个方面,就高中数学实验教学如何进行“转身”,进行了深度研究,得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为其他一线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启阳 《考试周刊》2012,(39):78-79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努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这样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来文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对“一课一得”进行探讨,认为教师上好一堂语文课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学必须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实验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环境工程,加强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年来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通过以下多方面的创新与改革,如:将科研课题引入实验教学,促进教学科研良性循环;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三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设大型演示实验,拓宽学生知识面;模拟工业实践,设计半连续化实验以及深入企业或基地实践,做合格的临时工程师等,可使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主阵地是课堂。为了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重视以“教为指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观。一、“导”“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在教学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如何“导”,关系到学生怎样“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意识暴露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学,其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科举场域是科举制度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自身的发展逻辑。科举场域、科举资本、科举惯〉--j的研究领域与“书院学”研究有着内在的关系,“科举学”研究不仅是“书院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科举学”研究拓展“书院学”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价值。新课程倡导的实验教学绝非传统意义上的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而是主张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既是科学知识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定位无疑是对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只重视验证性实验,而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及时改进。那么,教师该如何切实有效地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呢?  相似文献   

9.
周海荣 《广西教育》2012,(21):39+41-39,41
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学习的重要场所。如何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为学生营造“学”的气场,是一线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营造“学”的气场,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呢?  相似文献   

10.
从教已有十年的我,回首任教生涯,光阴荏苒,经历了神木教育的“普九”、开展“素质教育”、“普及实验教学”、实施“新课程改革”、争创“教育百强”。一路风雨,一路彩虹。见证了神木教育的发展与辉煌。教学岗位也几经调整,现任职于神木第五小学。第五小学是在新世纪之交成立的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11.
刘静 《考试周刊》2024,(12):139-142
生物学科所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以地球上全部的生物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本学科的综合性很强。初中阶段进行生物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探索学习生物知识所采用的一个有效方式,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提升生物核心素养。“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信息化技术手段也被广泛地应用到生物实验教学中,为生物教师改善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就现阶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情况来看,实验教学与“互联网+”的融合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有关教师需要立足实际,结合“互联网+”发展背景探索改进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理论倡导实现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必须积极实现“两个方式”的转变;必须重视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因势利导、分层辅导来顺应教学方式转变后教师的“教”;必须重视通过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及学会发现、学会运用、学会创新来顺应学习方式转变后学生的“学”;“两个方式”转变后必须实现“学”与“教”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主要研究的是人与生物圈的变化、发展规律和相互间的联系。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是教师实现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中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把“诱思-探究”教学法引入生物实验教学中,有助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本文概述了笔者对“诱思-探究”教学法的认识,重点阐述“诱思-探究”教学法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及课后反思。  相似文献   

14.
课改并无玄妙,只要厘清一些概念,回到源头上审视常识,往往会有顿悟之感。比如,“学校”之所以不叫“教校”,可见,“学”比“教”重要得多;“教学”——“教”的其实是如何“学”;“学生”——“学”之重点在“生成”;“生成”——没有“学生”的参与什么也“成”不了;“生动”——唯有学生动起来,才有课堂的精彩。那么,课改我们该关注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活动单导学”模式这个概念确定了教师学生的关系——“导”与“学”。以“导”引“学”,以“导”助“学”,以“导”督“学”,以“学”促“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始终要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为“学”服务,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甚至超越时代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思考、研究、分析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把只注重教师的“教”转化到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而让学生从“学会”转为“会学”。  相似文献   

17.
吴钒 《广西教育》2010,(4):63-63
学是学生的使命,玩是学生的天性。“学”与“玩”其实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是学的高级境界,玩中求知、玩中悟理是玩的高级形式。要凸显新课标中“学”与“玩”的相辅相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教”与“学”的创新,“教”与“学”的创新离不开一定的“运行环境”。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支持创新学习环境”。本拟对“支持创新学习环境”的六个主要方面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请把数学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把数学评卷权还给学生。理由很简单。数学是学生在学,作业是学生在做,学生自然应该有评卷的权利。但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很多时候还是由教师掌控着数学评卷权。我们都知道,数学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学”是主要方面,“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把数学评卷权还给学生,能够起到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构“让学课堂”不是让教师“无为”,而是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赋予学生。在建构“让学课堂”的过程中,只有教师“让”得巧妙,学生才能“学”得深刻。“让学课堂”是一种开放性、主动性、深刻性的课堂。建构“让学课堂”,要求教师打开“学”的动力源,打通“学”的障碍点,打破“学”的边界线。构建“让学课堂”是对学生学习权利、学习时空、学习能量等的多维度赋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