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电视台相继开办民生新闻类栏目,民生新闻一度成为各家电视台的主打品牌。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节目同质化、内容琐碎、盲目猎奇、揭露隐私等让很多观众在初期的新鲜感过后逐渐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自2002年由于电视界的探索.概念被明确地提出、口号被明确地叫响后,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方兴未艾,各级省市电视台纷纷打造民生新闻栏目,甚至于“民生新闻立台”,筹建民生新闻频道,民生新闻的理念也由摸索渐渐走向成熟。本主要探讨自2002年民生新闻理念进入学界的视野以来.在三年发展期间内理论和实践观念的八大转变方向。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似乎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占领各地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时段:一个接一个以“民生新闻”为口号的栏目登台亮相,在“民生新闻”的收视率神话下,一些“传统新闻”栏目也纷纷改变定位,向“民生新闻”转变。一句话:“民生新闻”热得发烫,几乎成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时代标杆和最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郭光华 《新闻界》2006,(6):90-91
2002年第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诞生,收视率迅速提高。马上引发全国不少省市电视台的跟进。同样获得高收视率的回报。“民生新闻,一抓就灵”,这句话已成为中国电视业界提升收视率的秘笈。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对电视台的节目播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电视行业发展的整体背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媒介生态环境之下,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压力也日益增加。做好电视台媒介的生态研究,为电视节目的变革提供理论支持,是电视节目保持活力的必要条件。本文以民生新闻为视角,主要探讨了当前我国的电视台媒介生态环境、民生新闻节目存在和发展的背景以及现行电视媒介生态环境之下,做好民生新闻的策略三个方面的问题,以便为民生新闻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出现催生了民生新闻。近几年来,各地电视台纷纷上马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成为各新闻媒体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跟百姓最为接近的电视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栏目迅速成为电视节目的收视明星和各媒体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民生新闻节目如此“受宠”呢?  相似文献   

7.
陈庆国 《青年记者》2007,(11):61-61
伴随着全国省市电视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民生新闻终于走进了最基层电视台——县(区)级电视台。本文结合江苏泰兴电视台《新闻超市》的诞生、发展与整合,谈谈县级台电视民生新闻突破的思路与抓手。  相似文献   

8.
王雄 《视听界》2009,(4):19-22
自本世纪初以来,电视民生新闻的勃兴成为中国电视业界和学界最为关注的电视现象。时至今日,民生新闻的话题虽然大为沉寂,热度衰减,但这一类型的电视节目仍然是各家电视台地方新闻的“主打”形式,观众似乎已经形成了收看民生新闻的“集体无意识”。经过近十年的惯性运作,民生新闻仍然具有相当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没有另一支电视新闻新军取而代之。但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和中国社会一样,当下的新闻环境和电视观众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从而给民生新闻设置了新的语境。民生新闻只有走持续创新、自我转型的道路,才能回应这一新语境,继续引领电视新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级省市电视台不断推出民生类的新闻节目,民生新闻迅速发展壮大。民生新闻成了电视新闻创新的代名词,更成为媒体竞争的利器。  相似文献   

10.
谢宁 《新闻实践》2007,(3):38-38
面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的强势覆盖,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怎样把地域优势变为媒体的资源优势、公信力优势?我们的实践是,在民生新闻中重视“三农”报道是关键所在。近几年来,乐清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民生快递》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时代,许多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遭遇发展瓶颈,出现“内卷化”特征,如新闻题材同质化、琐碎化,内容生产程式化、浅表化,传播维度单一化、单向化等.本文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110》栏目的媒体融合实践为例,提出重新定位内容、重建生产方式、重构传播生态等几项民生新闻电视节目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义乌市广播电视台《同年哥讲新闻》是一档起步较迟的民生新闻类栏目。由于创办者总结了民生新闻栏目先行者的得与失,在民生新闻的样式上敢于创新,在“俗”的外壳、“俗”的内容中散发出雅的清香。  相似文献   

13.
自南京零距离播出后,电视民生新闻成为我国各大电视台的新宠。它的热闹荧屏既丰富了电视节目样态,也提高了收视率,可谓一举两得。但是,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逐步发展,我们也不难看到电视台在运作民生新闻时出现的问题。基于此,针对眼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于采编层面的误区、新闻价值取向的偏差以及职业道德的错位作出分析,并提出坚守三贴近原则,着力打造名主持,强化新闻点评和实现多媒体融合,是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品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民生新闻栏目在各级电视台方兴未艾,风起云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极大地带动了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提高。民生新闻的精神品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和民本取向,由此而带来的新闻编排上的变化应该说是革命性的。从节目时长来看,这些栏目最少的为30分钟,更多的每天都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全国掀起了“民生新闻”热。一些省级电视台和市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一批极具本土化、反映市井民生、时效快又贴近百姓的新闻节目和栏目。这类新闻被业内人士称为“民生新闻”。笔者就电视的“民生新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电视“民生新闻”要充分展示特有的魅力所谓的电视“民生新闻”就是将镜头对准普通百姓,对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讲老百姓的故事。这就要求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人员要以一种普通百姓的价值取向与平常的生活视角来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叙述平民百姓生活,与其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记者、主持人以聊天的形…  相似文献   

16.
吉安电视台民生新闻《今晚八点》在开播初期,“不患无选题,只十白拍不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生新闻栏目的一些通病就渐渐显露出来了:一边是记者大叫“题材少”,一边是观众抱怨“档次低”,栏目一度面临着好选题难找、好线索难求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7.
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的突围之道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俊 《青年记者》2006,(6):46-47
自2001年深圳的《晶报》明确宣称“以民生新闻为特色”以来,民生新闻这一新的理念就给传媒业带来了新的动力。随后不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台电台都努力进行着新闻实践,出现了一股“民生新闻热”,但随着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民生新闻的自身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民生新闻进入了拐点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电视节目作为传播载体,其内容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电视节目中,民生新闻是每家电视台都注重并会设置的一档新闻栏目,同时,这类节目的观众也占了一大部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方面报道了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同时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更为深刻、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在服务社会生活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和方式对社会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民生新闻概述从广义上讲,民生新闻属于社会新闻的一个类别,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偏向于短小,在内容上主要取材于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现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最早开设民生新闻电视栏目的是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从2002年1月1日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现已稳居南京地区所有电视节目AC尼尔森收视率排行榜首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由于它的成功,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及其系列频道陆续推出了《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绝对现场》等一些民生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20.
吴慧 《今传媒》2014,(3):103-104
文章通过探讨民生新闻创新性的发展之路,以云南省蒙自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现场900秒》为例,运用了丰富详实的新闻实例从报道题材、报道立场、播报方式、报道内容等方面侃侃而谈,并展开对民生新闻创新的思考,对此类电视节目的与时俱进和长足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