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不喜欢戴眼镜,因为我怕这个世界过于清晰,不知是眼镜"过滤"作用本身的缺陷,还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清晰的世界总给人以突兀甚至"敬而远之"的感觉. 不想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楚,不想把每件事情搞得太明白,正如"难得糊涂",糊涂也真是难得.隔了一层纱的世界,少了一丝尖锐,多了一丝柔美,少了一分争斗,多了一分平和,少了一种喧闹,多了一种超脱,这才是自然的世界,看不出本来面目的事物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
"红楼"佛语     
张威 《华章》2010,(22)
<红楼梦>描写了两个宗教世界:一个是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理想世界;一个是"大观园"以外的世俗世界.作者在追求人的无限性这一理想时,对理想世界表示了赞美和向往,对现实世界表现了嘲笑与贬低.  相似文献   

3.
在批判继承黑格尔世界历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依据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方法,重塑了世界历史概念,创立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世界历史"理论.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以其具有特定含义的"世界历史"概念,分析、概括、表征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趋势,使这一理论具有宏大的全球化视野.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的今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我们从宏观角度去思考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哈勒少     
在<走向世界的中国>中,我看到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一边"拿来"世界各国的先进东西为我所用,一边"送出"自己的精品以丰富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渐次将自己融入世界.我今年寒假在哈尔滨的见闻,就印证了这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克劳斯·黑尔德的论文集<世界现象学>的一个评述.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现象学何以成为"世界现象学"?"世界"是什么意义上的世界?自然的世界?文化的世界?世界是一还是多?它包含哪些环节、哪些层次?以及"政治现象学"和"交互文化现象学"与"世界现象学"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事实上的国际社交语言,它取得的成功是史无前例的.随着英语的全球化发展,产生了"世界英语"这一新的名词,它的产生对世界各个方面的影响是很大.因此,认识和了解"世界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正如陶渊明的"菊"、陆放翁的"梅"一样,李白的"月"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诗人观察世界、体认世界获得了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相似文献   

8.
弗莱杜撰了"绿色世界"这个术语并用来描述莎士比亚喜剧中一种特殊的环境和模式.文章通过对莎士比亚最具"绿色"意味的喜剧<仲夏夜之梦>的神话原型分析,指出"绿色世界"的构建是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在"绿色世界"中人可以回归自然和原始人性,尽情狂欢,经历蜕变,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症.本文介绍了艾滋病的传播、预防、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有关知识,同时也介绍了"世界艾滋病日"的由来和历届"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世界政策"是德国威廉时期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它改变了原先俾斯麦谋求德国欧洲霸主的政策,开始谋求世界霸权,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军扩建.本文分析了"世界政策"出台的真正原因,并指出由于世界政策从一开始就对国际形势估计错误,再加上以威廉二世为代表的统治者的一意孤行,因此世界政策必将失败.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的扩张导致了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离.教育评价的范型经历了由"生活世界"向"科学世界"转换,形成了基于"科学世界"的评价."科学世界"的评价存在封闭性、调控性、单一性、"非人化"等特征.为此,教育评价应面向"生活世界":评价视域"全景开放",评价过程全息浸透,评价标准动态生成,在"理解"基础上形成"全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所蕴含的"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并不是回归日常生活或者个体生活,更不是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直接对立.从哲学视角正确理解"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的关系,有助于引导我们走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误区,把握回归的限度,构建积极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为使我国有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我国政府和大学正在向着这一目标进发,制定了许多政策,采取了许多行动.笔者试图就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高等教育政策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自从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以来,各个民族或国家,在各方面都日益联成为一体,参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任何民族或国家要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必须将自己置于世界历史的整体中去考虑.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从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和谐世界"观的提出,是中国外交哲学和外交理念的重大创新和转型.它从关注中国到关注世界、从为世界所表达到表达世界、从过程到结果等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国家意志,完成了中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自我定位,从世界层面有力驳斥了"中国威胁论",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总结了"和谐世界"观的三重内涵:秩序和谐、力量和谐、价值和谐,认为只有塑造世界整体观、人类共赢观、国际共生观等三维和谐观,世界才能是稳定的、安全的、和平的.  相似文献   

16.
论教师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哲学思维转变的主要方向.这一转向在我国教育哲学领域引发了一股反思科学主义、回归生活世界的热潮.关注教师的"生活世界",建立完整的教师形象,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既是教育回归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小而精:加州理工学院的定位与特色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理工学院以其突出的科学成就享誉世界,学校发展一直以"小而精"著称.本文对加州理工"小而精"的定位与特色进行了事实分析,从历史事实中探寻"小而精"理念的形成并分析了这一理念支配下的发展策略.文章进一步出提,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今天,大学必须准确定位,保持并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8.
"超越性需要"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人的生活世界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的世界,一种是可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开始的现代哲学吹响了由科学世界观转向生活世界观的号角,哲学视野的这一转向也促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生成与彰显,植根于幼儿生活世界的"生活教学"成为幼儿教育践行这一理念的根本途径.幼儿生活教学只有取向于幼儿"真实的生活世界""生态的整体生活""多元的个性生活"和"当下的现实生活",才能实现幼儿教学的本体性价值--关注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进而改造与重建幼儿的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赋予教学以生活的本真意蕴.  相似文献   

20.
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其中"世界3"是指客观知识的世界,它具有客观性和自主性,引导科学知识的增长.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研究纲领"存在着自主性,同样引导着科学的发展.对比"世界3"和"科学研究纲领"的自主性,可以发现二者在解决对科学知识增长问题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着相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