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林 《成人教育》2006,(11):36-37
成功的企业创新培训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途径和关键保证,是企业生存发展最有活力的因素之一,这也正是企业创新培训的主要意义之所在。综观中外科学技术发展史和经济发展史,所有成功的企业,无论大小、无论哪一类型,都是靠创新而生存、而发展壮大。而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创新培训,通过创新培训不断提升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因此搞好企业创新培训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要素和原则,才能够保证企业创新培训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搞好职业经理人的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理人的概念过去,我们习惯地把企业领导人,尤其是有比较突出成就的企业领导人称作“企业家”、“农民企业家”。不过,在我国,“企业家”这个概念实际上既包含了企业的创办者,也包含了企业的经营者,而这两类人在企业中是身份和地位都截然不同的人。企业的创办者也常被称作投资者,他们是企业的“老板”,是拥有对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权的人。而企业的经营原则是实际对企业的法人财产行使经营权的人,他们负责企业法人财产的运营,对投资者承担法人财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企业的经营者是受企业创办者聘用(雇佣)而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局限性与企业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交易费用理论不能全面而令人信服地解释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变动和结构变迁等问题。而新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新企业理论,诸如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中的企业理论等,却在某些方面对企业问题作出了创新性的解释,是企业理论的重大创新,同时,也为人们分析认识企业的性质、规模和结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外企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成功无一不是靠科学的管理而取得的。依靠科学管理,企业才会兴旺发达;背离了科学管理,企业就会衰败消亡。国内外无数企业的兴衰史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如美国的“正安电脑公司”、中国的“三株”等企业都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而跨掉的,而日本的三菱、丰田,中国的海尔、新飞等国内外企业集团正是靠科学管理的法宝使他们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事业蒸蒸日上。 科学管理的根本内涵就在于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力图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使所有员工的才能、积极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企业都会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正是功不可没的企业文化奠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之策。面对新世纪、新目标、新任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在求进、求新、求实上下功夫。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求进上下功夫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形象不仅影响到企业效益,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种无形而又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成功企业往往都有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而精神风貌的体现,正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是靠企业文化塑造起的成功企业形象。综观我国的成功企业,正是以激励、鼓…  相似文献   

6.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纵观国内外知名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海尔文化与张瑞敏、微软文化与比尔·盖茨,联想文化与柳传志、杨元庆等,下大力气打造自己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发展,提高了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件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建设和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企业文化的深层底蕴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产生,并经过提炼总结而成,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改变而变化。不同的企业由于经营的范围、经营的性质等内外因素的不同,其企业文化也呈现多样性。人本管理是企业文化之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素质与员工素质共同提高,实现“人企合一”。  相似文献   

8.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由于其产品或服务上的特异性或成本优势而形成的占有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其他企业容易模仿的,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必须建设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文化所包涵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无法进行复制和模仿的,由特定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他企业更难以追随与仿效。  相似文献   

9.
一、适应企业改革发展新形势,构建“主业精干、主辅协调发展”的职工培训新体制我们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职工教育,不能以自身独立的存在为目的,要为企业而存在,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构建“主业精干、主辅协调发展”的职工培训新体制,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和提高而服务。1.改革发展是企业职工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抚顺石油化工公司是中国炼油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最早诞生的石油炼化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铸就公司直属企业遍布扶顺市四个行政区,由于企业分散,各企业结合实际分别办起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技工学校…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在经营,而经济的重心在决策,这样以预测、决策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变动成本是管理会计进行预测、决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在企业中推广使用变动成本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企业职工培训重实务而轻理论、重企业发展而轻个人职业规划、形式多样而缺乏系统性、囿于行业而开放性不足,这使得企业难以适应新常态的需要。企业职工培训应当积极借鉴高职思政课模式,不断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水平,以全面适应新常态,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2.
高校产业的特点及其管理刘灿生,焦英华,张月英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校有产业发展极为迅猛,而在观念意识、组织管理方面相当滞后。怎样才能促进而不是制约校有企业的发展,我们感到,除了研究一般企业的管理规律外,还应研究高校校有企业本身的特点,改变观念,制定、...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面对开放的市场和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国企业要抓住入世带来的机遇,迎接入世带来的挑战,就一定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而企业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管理水平决定的。当前,许多企业领导都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而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生搬硬套、理论脱离实际,而应坚持管理“以浅近易行为贵”的原则。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自己的目标。管理要在符合目标的基础上,切实可行。即以浅近…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持续发展受着来自于技术、创新、营销、管理、观念、战略和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是人的各种行为导致的,我们说,一个企业可以一夜之间引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但一个企业的文化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所以,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种人才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本而被称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组织竞争优势和使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的“培训效应”  骨干雇员接受重要培训后更容易流失的现象,是令许多企业头痛的问题。因为他们若未能服务一定的时间即弃企业而去,不仅使所在企业无法取得预期的收益,还直接导致其培训成本和人力资本的有形损失,并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连锁性问题而秧及企业的运营与发展:  ──被培训者流失后若造成职位空置,必然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损失;即使是职位空缺能及时被填补,仍会因后补人员普遍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而造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损失;  ──骨干雇员的跳槽,可能会引发其他雇员(尤其是骨干雇员)与企业争待遇、讲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高校部分企业管理混乱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出现亏损、停业、甚至破产的实际,较系统地阐述了加强企业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企业界就已提出企业形象的问题。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企业通过导入“CIS”来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企业通过导入”CIS”,把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社会使命感、产品风格及产销策略等传达给企业职工和社会公众,以塑造卓越而富有个性的企业形象,使公众对企业产生深刻而独特的印象,从而赢得消费的信赖与肯定。  相似文献   

18.
入世对职工培训的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培训面临的挑战 1.政府、企业对企业培训缺乏整体规 划和布局。近年来,国家尽管对教育出台 了一系列立法,但针对企业培训的立法却 鲜有所见。这里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市场 经济的发展要求政企分开,这样,企业的 培训就缺乏一个有力的政策及方向件的引 导。而企业也由于资金、经营理念对教育 培训认识或重视不足,一些大的企业制定 的培训规划或者限于纸上谈兵,或者由于 资金、师资、场地、管理而不能有效地执 行、落实,并且在各个行业内没有形成反映行业特色的系统培训,且有限的培训资源又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9.
业务外包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务外包是许多西方成功企业常用的经营方式,它具有降低成本、转移风险、增加企业敏感性的优点,但企业要从业务外包中获益,就必须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需从诸多方面入手,通过企业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传统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企业理论,过于关注企业的交易行为而忽略了企业的生产行为,仅把企业视为简单的“交易单位”。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投入的最重要生产要素,企业已从物质生产形态转向知识生产形态,因而企业更应被视为是个“知识生产单位”。这就需要一个全新的企业理论,即企业知识理论来重新阐释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