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姝 《成人教育》2007,(8):85-87
该文考察了“X都NP了”句式及其扩展式“Y还S呢”的句法、语义特点,认为:“NP”具有顺序义,“都……了”模式表示变化义和主观大量,扩展式表示与预设相反,“X都NP了,Y还S呢”整个句式表示对比和比较。最后确定副词“都”为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并对对外汉语副词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NP+V+N”是汉语中一种颇有研究价值的句式。本文从“在+NP+V+N”句式诸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角度切入,根据N的移动情况对“在+NP+V+N”句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N与NP的关系,V与NP的关系,指出各构成因素在语义特征上的对照性及句式内部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变换、语义特征、隐性语法关系三个角度分化“在+NP[L]+V+NP”句式。在这一分化中,除了“V”的语义特征不同是造成分化的原因外,“在+NP[L]”’、“V”、“NP”在句式里隐性语法关系的不同也是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句式转换是推导“V_双”的前提。“绝对对称”结构“NP1+VP+NP2(NP1=NP2)”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它无法按照《语法双讲话》的句式转换要求生成另外一种句式,它只存在一种句式。句式转换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就不能用“NP1+VP+NP2(NP1=NP2)”这个句式来推导“V_双”,利用该句式推导出来的“V”也不科学。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从语法分布角度,分别对此类句式中的NP结构(一般是人称代词或其他名词结构)、动词进行分析。重点是可进入此句式的动词类型考察,在论述句式中的NP结构与动词类型的同时,探讨了此类句式所表示的特殊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6.
句式转换是推导“V双”的前提。“绝对对称”结构“NP1 VP NP2(NP1=NP2)”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它无法按照《语法讲话》的句式转换要求生成另外一种句式,它只存在一种句式。句式转换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就不能用“NP1 VP NP2(NP1=NP2)”这个句式来推导“V双”,利用该句式推导出来的“V双”也不科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都 NP 了”句式中“NP”和“都”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的分析,指出这一句式有别于汉语的一般句式,表现出特有的语法特点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的"被…把"句式是截搭整合生成的,并具有一定的"心理现实性"。句式有着特殊的"浮现意义"——主观移情和强烈影响义,具体来说是"NP1因NP2对NP3的影响而受影响",即NP1所受的影响是NP3所受的影响传递而来的,说话人移情于NP1。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讨论了“还NP呢”(S1)句式与“到底是NP啊”(S2)句式在两种不同思维层面中的同和异;在主观推测层面,S1与S2具有相同的固有推测义;在客观认知层面,S1与S2具有不同的语境认知义。这种不同思维层面的同和异,集中体现了S1与S2这两种不同句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0.
句子表层结构的线性顺序不一定正确反映了语法成分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同时对成分之间深层语义关系的认识也需要结合着句法结构的历时演变来分析。通过对一个特殊句式“我+把+你+这+NP”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进一步印证这一分析方法。从把字句的语义特征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在共时平面上这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句子结构,没有交际层面的省略;从历时角度看,这个句式中的“你”与“NP”之间的谓词隐去了,从而否定了“我+把+你+这+NP”句式后面省略动词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标记理论,比较分析无标记句式“NP+V+了+NP”和两种有标记句式“NP+V+来/走+了+NP”在语义上的关联,并从语言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对不符合标记理论要求的关联进行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关于“领属”的有关观点,对现代汉语一种特殊的句式———“NP在手”句式进行了描述和解释。所谓“NP在手”句式,指的是能够以自足小句的形式在复句中充当分句的“NP在手”结构。  相似文献   

13.
该文考察了"X都NP了"句式及其扩展式"Y还S呢"的句法、语义特点,认为:"NP"具有顺序义,"都……了"模式表示变化义和主观大量,扩展式表示与预设相反,"X都NP了,Y还S呢"整个句式表示对比和比较。最后确定副词"都"为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并对对外汉语副词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修饰“有+NP”结构的程度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是所有的程度副词都能修饰“有 NP”结构,本文以较典型的程度副词为例,考察了 程度副词修饰“有 NP”结构的制约条件,认为“有 NP”的褒贬性、量度词语的隐现、比较项的省 略、“有”与“了”的组合、“有 NP”所处的句法位置以及否定句式都是影响该结构受程度副词修饰 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也说"还NP呢"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还NP呢"句式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既已讨论的"还NP呢"句式只是"还NP呢"句式中的一种类型,"还NP呢"句式还包括其他类型。本文主要从语用价值和句法环境两个角度,考察既有的讨论中"还NP呢"句式(本文用S1表示)同另一种"还NP呢"句式(本文用S2表示)所存在的一些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16.
已有学者指出,V—NP1-NP2句的语义核心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本文进一步证明该句式的基本句式意义为“使某事物由A处转移到B处”,并且这种转移是双向的,一次性的。该句式意义决定了双宾语句不仅包括所谓“给予”类,也包括“取得”类和“等同”类双宾语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从语法分布角度,对"看把……得(的)"句式表层结构中的NP结构(一般是人称代词或其他名词结构)、动词进行分析,运用认知理论对此类句式的深层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对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分析探讨了该句式所表示的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构式语法的角度,从都﹢NP﹢了这个格式的整体来分析它的主观义和量度义,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得出量度义又分为主观大量、主观小量、客观大量、客观小量四个次范畴语义特征,并且认为都﹢NP﹢了格式的主观义和量度义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  相似文献   

19.
评注性副词“究竟”是现代汉语的高频词,本文从它所处的句式、句法分布及与其他副词的共现分布来对副词“究竟”进行句法考察。副词“究竟”后常跟表疑问的词或词组,还能构成“NP究竟是NP”的句式;在句子中常常修饰VP,只能充当状语;它作为副词,还能与别的副词连用共现。  相似文献   

20.
刘洁 《文教资料》2011,(2):49-51
本文主要从构式语法的角度,从"都﹢NP﹢了"这个格式的整体来分析它的主观义和量度义,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得出量度义又分为主观大量、主观小量、客观大量、客观小量四个次范畴语义特征,并且认为"都﹢NP﹢了"格式的主观义和量度义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