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墨 《世界发明》2007,(11):91-91
这是一本由央视明星栏目《财富故事会》集结而成的脱口秀故事集。收录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和那些并不那么熟稔的人物,您或许听过他们所做的事,也或许对于那些人和事闻所未闻。然而,他们身上的同一个标签多半令您兴趣盎然——成功者。其实,这样的财富故事也不鲜见,《财富故事会》栏目的智慧在于它将这些有关成功的"珠子"串在了"创意"的线绳上。  相似文献   

2.
蓝月 《今日科苑》2009,(11):33-33
美国病毒学家R·杜尔贝科1986年5月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他指出:“人类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该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  相似文献   

3.
早在1997年,我刊就以《地球上最后的统治者》为题,探讨了在地球遭受新的大灾难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文章认为,人类无法抵御这场灾难而会绝灭,有超强适应能力的老鼠却会躲过灾难而幸存,因此,我们把老鼠称之为地球上继恐龙、人类之后的第三代霸主。当时之所以持这种观点,主要是与人类相比,老鼠智力虽然比不上灵长类,  相似文献   

4.
刘昆  钱斌 《科教文汇》2008,(14):156-156
2006年,电视台“故事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在全国省市级60多家电视台中,都设有故事性节目或栏目。访谈型的如《鲁豫有约》、《艺术人生》、《天下女人》、《名人面对面》等;专题性的如《讲述》、《拍案说法》、《背后故事》、《财富故事会》和《诉说》等,还有大量的法制故事栏目。四川卫视,索性将自己定位为“故事频道”。2006年“故事会化”的最大特点是将“真实故事”栏目化,成就了大量所谓的“栏目剧”。  相似文献   

5.
《只有一个地球》这课的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四: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取;使学生知道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使学生知道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相似文献   

6.
看了《阿凡达》之后,我真想找一个像潘多拉星这样美丽的星球去安个家——那里美不胜收的美景太吸引我了,而且按照现在人类破坏环境的速度,我想早晚地球会被人类变成一片不毛之地。现在看了《让我带你上太空》这篇文章后,我发现实现自己的愿望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7.
2006年,电视台"故事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在全国省市级60多家电视台中,都设有故事性节目或栏目。访谈型的如《鲁豫有约》、《艺术人生》、《天下女人》、《名人面对面》等;专题性的如《讲述》、《拍案说法》、《背后故事》、《财富故事会》和《诉说》等,还有大量的法制故事栏目。四川卫视,索性将自己定位为"故事频道"。2006年"故事会化"的最大特点是将"真实故事"栏目化,成就了大量所谓的"栏目剧"。1.本色的叙事性模式  相似文献   

8.
读者说     
<正>《大科技》是我喜爱的杂志之一,因为它带我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让我学会许多知识。我想提一些建议。1、据说《大科技》的很多文章都是翻译的,我的建议是,能不能在翻译的文章后面增加文章里出现的一些英文例句,如果能增加整段的英文就更好了。2、翻译的文章可以加上原作者的名字,还可以在文章的末尾加上所翻译文章的出处。3、加大宣传力度,在网络上宣传也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9.
《只有一个地球》这课的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四: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取;使学生知道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使学生知道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相似文献   

10.
蓝月 《金秋科苑》2009,(11):33-33
美国病毒学家R·杜尔贝科1986年5月7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他指出:“人类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这一序列息息相关。”该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读者来信]创刊号中《强者的悲哀》这篇文章,先给人一个问题让人深思,但文章的解答却会让人出乎意料,如果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神枪手比赛,人人都在电视上看过;赤壁之战人人皆知。但谁又读过贵刊这样新奇和细致的回答呢?所以这样的文章最生动有趣,最让我们喜欢。——山东省东明县程振兴看完了创刊号上的文章,我惊讶不已,因为很多问题自己闻所未闻。再读,便觉得自己像《百年孤独》中的布恩地亚《,百科探索》就是《百年孤独》中的莫尔基阿德斯。——湖北省鄂州市曹磊大科技下半月刊拿到手中,着实让我大饱眼福!很多难解的社会问题也搞明白了…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灾难大片《后天》,为我们惊心动魄地演绎了地球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巨变,和由此引发的大灾难。许多人因此对人类真正的后天感到恐惧。但严肃的科学家现在慰藉人们——  相似文献   

13.
刘汉丽 《科教文汇》2007,(10Z):118-118
《只有一个地球》这课的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四: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取;使学生知道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使学生知道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众·动漫地带》: 你好。看完了这本画刊。真的有好多想法。我的读书心得都已经写在留言板上了。不过我还是要把一些想法与你分享。我是——月——日拿到杂志的。本期’杂志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等,特别是我不喜欢的文章是的内容是~、一等。我还希望增加 本期的封面我感觉口很好 口好 口一般口差 口很差。我觉得《科学大众》口文本口漫画本更好看,更有吸引力。我想对你说的悄悄话是 如果你想把你的读书笔记或者漫画作品和我们一起分享。可以另附纸。和给《科学大众·动漫地带》的一封信一起邮寄到编辑部。发言小读者特别档案:姓名学校…  相似文献   

15.
《故事会》自1963年创刊以来,其发行量一直居高不下,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研究成果不断增加的同时,研究层次也在相应深化,各位前人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展开论述,经历了期刊史研究、期刊编辑研究、期刊品牌营销研究、期刊批评、期刊个案综合研究等层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故事会》研究的空白,但是这些成果在学理层面价值不高,有待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相似文献   

16.
空中驿站     
人类征服宇宙的步伐正迅速地向前迈进着。《东方一号》和《东方二号》去年刚刚为人类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今年八月十一日和十二日,在苏联广袤的国土上,又升起了两颗新星——《东方三号》和《东方四号》。它们建立了又一次奇勋——在宇宙中比  相似文献   

17.
<正>2009年,艾默里奇的一部电影《2012》席卷全球。影片描述的故事虽然是地球毁灭,但并没有强调毁灭的原因来源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只是强调了毁灭的宿命。妙的是,它让人们感到了恐惧并开始思考——我们必须正视自然的力量,好好审视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全世界都在关注同一个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于是,渐渐地有一个叫做"低碳"的新名词,成为了大众流行用语。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时代》2004,(1):6-7
我想到了一个你们的文章(11月号《小行星向我们袭来》)中没提到的方法,我认为可能是最有效的。你们介绍的各种技术都试图直接针对来袭小行星采取行动,但这些措施对体积庞大的小行星又作用不大,需要很长  相似文献   

19.
<正>歌神张学友一首经典歌曲——《等你等到我心痛》红遍大江南北。歌曲中有一句经典歌词——等你等到我心碎,极其形象地描述出了一名情感失意者的内心痛苦。只是歌神或许不知道,在医学世界里,我们人类的心脏还真会发生“心碎”,为此,专业人士还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专有名词—心碎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7,(10):7-8
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目前科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气候数据已足够证实,人类作用对气候的影响具有全球性,而且这种影响仍在不断加剧。德国海德堡环境物理研究所科学家巴勃罗·威尔德斯提出一种新方法——利用时间非线性分析法证实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相关文章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学评论》杂志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