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与优化。结论指出:课程优化方案中设置的限选方向可以按照社会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增减及组合不同特色的课程群,从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同时,我国民族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优化体系的建立可以为我国民族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参考,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象征,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诸多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进行整理,并通过访谈法了解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设置。结果表明:传统体育与西方竞技体育存在着主客异变、文化冲突的现状,同时民族传统体育还伴随着课程设置不完善的现象;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项目流失、理论研究与现实状况脱节、专业课程设置受限、经济来源渠道缺少等问题。建议:增强民族意识、增进交流促使理论研究、完善传统体育的课程设置、加强宣传保护、拓宽传统体育的经济渠道。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现状、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存在:①各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大多还是以武术专业课程设置为主体,有少数学校的课程设置有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课程;②教学内容趋于陈旧,教学计划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术科时数和课程内容不够突出专业技术方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价值,结合学校实际从加强宣传、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合理设置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进考评办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结合的具体方案,并指出建设师资队伍、挖掘与整理合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编写较高质量的校本教材是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开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认为,加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践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以及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指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实践存在制度保障尚未健全、基本理念定位不准、教学目标设置模糊、教学资源整合不够、过程性评价缺失等方面问题。研究提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坚持文化润人,深挖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文化;坚守体育本色,明晰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把握主导力量,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关注育人过程,做实做常体育教学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6.
吴胜涛 《精武》2011,(5):85-86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将作为一种民族教育的手段,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这将使我们古老的体育形态成为体育教育体系的一个分支,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论述了现代社会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在文化上的差异分析,最后提出我国体育教学中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既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又要为社会服务。在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中,依据社会需要、体育运动原理和教育发展规律,设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命力,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转型,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外体育院系专业设置认真比较分析,笔者认为陕西体育院系专业应拓宽课程设置内容,充实专业培养内涵,增设体育经济管理、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康复等课程,加强社会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以适应国家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姚伟华  郭文革 《精武》2013,(24):136-137
本文从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首先,从河南省区域体育文化资源.体育人力资源、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设施资源入手,在系统观理论税角下,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管理理念和开发思路。其次,力图时所在区域内的各类体育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整合,客观认识和评价河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区域体育资源的开发状况,提供适宜的时策措施,为优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创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校本”特色课程,促使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载体,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体育资源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相互融合与借鉴,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市场和社会岗位需求状况以及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健身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并且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但目前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状况有待于改革与创新。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需求接轨,才能在服务于社会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社会学基本原理 ,初步探讨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 ,指出体育课程应向社会开放 ,应从社会上选取适切的课程素材 ,同社会进行课程资源的双向交流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发展、学生主体需要和新课程目标的要求等方面探讨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并提出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3.
赵龙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3):352-353
社会需要规定着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也规定着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方向。体育课程应根据社会对高等教育和体育的需要,对体育课程目标进行规划和筹划,以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引导的人道主义事业,为使人们过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闲暇休闲体育课程教育就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几所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带有共同规律性的地方,并结合目前社会上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要求,建议培养既能扎实掌握武术、民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的专门人才,又能具有现代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课程设置应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为学生的就业乃至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经验看影响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华倬 《体育学刊》2004,11(1):78-80
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影响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内外因素。研究认为,社会、儿童、知识是影响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外在力量,但外在因素必须通过体育课程的内在动力机制才能发挥作用。体育课程改革要正确处理社会、儿童、知识三者的关系,同时还必须注重体育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北方体育院校冬季体育课程设置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课程设置改革进行探讨,指出课程设置改革必须要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体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课程设置改革要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们的情商水平;课程设置改革要使学生适应社会,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等改革的依据和原则。提出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勇于实践,拓宽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加强基本建设,满足素质教育教学需要等改革的对策与途径,为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出新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研人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专业支持和专业引领的过程;体育教研人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具有双向共赢性,但其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尚不尽如人意;影响体育教研人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采取提高体育教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体育教研人员的素质能力、强化体育教研人员的服务意识、赋予体育教研人员专业自主权、打造多元的体育教研文化等措施来促进体育教研人员参与体育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对我国现有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使该专业的课程方案设计不够合理,以及就业方向不够明确,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不乐观。因此提出社会体育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把培养目标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技能指导型”高级专门人才,以便更好地为全民健身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回顾新中国70年来,武术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认为武术历经“技艺、项目、课程、专业”四个转变阶段,逐渐支撑起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设,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到现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新时代赋予武术专业教育和学科建设全面发展的新机遇,应从文化自信的历史角度,审视和创新本学科的理论建设与实践;从“双一流”建设的评价标准出发,规划和促进学科建设、专业教育、项目发展的共同提高;从“健康中国”的总体战略出发,指导和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项目推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更多的是需要基本功扎实、素质全面、专业技能过硬和教师业务水平专业化特征鲜明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跆拳道体育人才.因此,为了能使体育院校的跆拳道专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文章在进一步明确跆拳道课程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应该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以解决体育院校跆拳道课程目标与跆拳道课程内容设置契合度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