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钓鱼者说     
中州之野盛产鱼。气候湿润多雨,河沟纵横,水网密布,多鲫、鲤、草、鳊,昔能钓者,日钓数十斤。有鲁氏者,三代爱好垂钓矣。问之,则曰:“吾祖好钓,吾父好钓。今吾钓十年而鱼愈少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惊之,问曰:“何故,竞至无鱼钓耶?”鲁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哀吾无鱼钓乎?则吾无鱼钓之不幸,莫若环境污染之不幸甚也。自吾氏三世居是城,积今数十年矣。而今城乡污染严重,造纸厂、皮革厂、化工厂、电镀厂黑烟蔽日,污水横流,呼嘘毒疠,水族往往死者相藉也。吾祖钓鱼,一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7)
正"僬(tiao)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上中学时读《庄子》,对庄子和惠子的这段著名的"濠梁之辩"印象深刻。和庄子一样,王世襄先生的母亲金章也是一位知鱼之乐的智者。金章,字陶陶,号陶陶女史,别号紫君,浙江湖州南浔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金章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丝商家庭。她自幼从长兄金城(民  相似文献   

3.
清朝名画家高桐轩,十分注意长寿,不仅要养身,而且要养性。他虽然生活在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封建社会,地位微贱,生活清贫,然而他的一生清心寡欲,不求荣,不求利,视“公卿不足为贵”,愿“居此仁厚乡里”,与里人“和睦为习”,和朋友“坦胸畅谈”。做到了身心愉快,健康长寿。他的“十乐”是: 1.耕耘之乐。耕耘虽劳体肢,然颇健身心。伏案一日,把锄半天,既享田家之乐,又能健壮人身;既不忘耕耨之劳,又有秋收丰食之望,何乐不为。 2.把帚之乐。把帚扫地,洗桌净几,躬身举手之劳,则尘垢顿去,地净窗明,精神一快,乐趣即寓其  相似文献   

4.
史怡 《收藏》2018,(12):10-23
晋《庄子注》记载(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鱼也,予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相似文献   

5.
退休乐更多     
人生旅途中有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退休.从忙忙碌碌到闲来无事,如何适应这一巨大的变化?我的养生之乐陪我度过退休生活.  相似文献   

6.
扫地     
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简析:南宋大诗人陆游,为历代文豪诗圣中的寿星,写过不少论养生的诗文,这首《扫地》诗总结了他躬身洒扫庭厨的养生经验。诗人认为,有空就扫扫地,即能节省人力,又能活动身体,行气活血,一举多得。按摩、导引等养生术,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也稍嫌麻烦,不如扫地之法,既能延年益寿,又简易可行。陆游以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养生观念,即经常活动是最有效的养生之法。在另一首养生诗《书几戏诗》中,陆游更用『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的诗句,明确地…  相似文献   

7.
百岁寿星,中外有之。其养生之道,人人向往;其长寿奥秘,人人乐道。但中外百岁寿星的养生之道到底有何区别?其长寿奥秘究竟有何异同?年前,我们应上海人民出版社之约,编写出版了《寿星列传——古今中外百岁寿星的养生经》一书,为此,我们翻阅了大量有关中外百岁寿星的养生资料,走访了数十位健在的百岁寿星,深感百岁寿星的长寿之道并非是单一的。鉴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修养等,他们的养生方法也显得缤纷多彩,其中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有的还相互融合、影响。探索中外百岁寿星的养生异同,能帮助我们打开自我保健的大门,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健康地走向人类长寿的巅峰。  相似文献   

8.
孟庆联 《武当》2004,(12):52-52
什么叫养生?简单地说,就是保养身体。养生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庄子》中的《养生主》篇,介绍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叫“庖丁解牛”。庖丁是一名厨师,他的宰牛刀用了19年,还同新磨砺的刀一样锋利,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用刀得当,保护了刀刃。文惠君知道了这些情况,感慨地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里讲的“养生”,是指保养刀刃。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刀刃保养得当可以使用长久,身体保养得当不也可以长寿吗?所以后世就把对身体的保养称为养生。  相似文献   

9.
话说来,友之《足俱》已三年有余,爱不释手,阅之于堂(饭堂,课堂)。《足俱》之惑甚大,身不由己也。然吾等尽享《足俱》之乐数载有余,却未曾与编者一叙感言,以为不妥,遂撰此文。《足俱》之迷于敝校,非区区二三,且尝有师者借以阅之。其内容之丰,插画之精,编辑之细,令锢于校之球迷盖叹曰:天下足球何其  相似文献   

10.
古都子  天翔 《武当》2000,(9):42-45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乾隆是我国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者,他活了88岁,拥有独到的养生理论,他自己总结的养生四诀“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放在今天也很有借鉴意义,那“十常四勿”具体指的都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孔德 《武当》2004,(12):39-41
虚无者,老释同传之物也。虚者何?虚心也。心虚故神清,神清故性慧。大超脱大解悟从此生也。无者何?无我也。无我故无人,无人故无欲。大清静大欢喜从此得也。今汝两门人,不明虚无,只探实有。“实有”二字,其名亦佳。究竟,入迷者如谷之数,日求实而谈金石,无一得也;日求有而参禅偈,生六尘也。无量恒河沙,谁是第一波罗密哉?吾悯尔等愚,吾开尔等智。  相似文献   

13.
管子(公元前?——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是春秋早期的大政治家、思想家。管子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取得伟大业绩,而且在继承,发展西周前的文化上,也作出巨大贡献。《汉书·艺文志》谓,“易”为我国文化之源。“易”包罗万象,究其旨要则是“天之道”,“民之故”与性命之理”。管子的养生思想主要是继承发展了“易”的“性命之理”,用于上层统治者的延年益寿,为其毕生功业服务,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孔德 《武当》2013,(9):59-62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释解】天下凡柔性的东西,可以克制、征服坚强的东西,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比如水很柔,但人们会发现,屋檐上经年累月滴下来的水,会把地面滴成洼坑;岩头上成年累月向下滴水,会把下边坚硬的岩石滴成凹窝。比如风是柔的,但如果某些时候柔风的积聚,则会形成台风、飓风,会使海水掀起几十米高的大浪,能把高大建筑物和参天大树连根抜起。太极拳是很柔的  相似文献   

15.
[原文] 人生有五德①,吾尝以譬天地之五行,人身之五经②。仁属木,也肝也③: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是知五德之不可少一,犹之五经之不可绝一,即如五行之不可缺一。人皆日木不可少也,而何以无仁也?无仁者必无养育之念,其肝已绝,而木为之槁枯矣。人皆日金不可少也,而何以  相似文献   

16.
王志远 《武当》2010,(6):14-15
一、吾心为悟,疑而无疑 印度的《奥义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太极剑道实在是一种得用全身心去体悟的哲学文化,崇尚的是“练”,讲究的是“悟”。所谓练,是“性海澄淳平少浪,心田洒扫静无尘”后的“拿住丹田练内功”,  相似文献   

17.
孔德 《武当》2004,(4):47-49
【原文】人生有五德,吾尝以譬天地之五行,人身之五经。仁属木,也肝也。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是知五德之不可少一,犹之五经之不可绝一,即如五行之不可缺一。人皆日木不可少也,而何以无仁也?无仁者必无养育之念,其肝已绝,而木为之槁枯矣。人皆日金不可少也,而何以  相似文献   

18.
盈亏篇 [原文] 天下国家之事,尝有消长晦明,一盈一亏。常人目为天运,达士归之人心。理固正也,词固醇也。吾何议论之云云?然世有未盈则亏,欲亏不亏者。此情此故,吾当(?)发明,以为世劝。 国家之气势,安极始危,乃有一传而生事变。再世而叹危亡者,谓为亏欤,何以尚有中兴?谓非盈欤,何以忽萌大难?盖不亲贤才,则奸雄坏政;不敦诗礼,则子孙奢  相似文献   

19.
七种武器     
吾之棋道,虽名逍遥,实则无法无天之怪招,乱招,敢下常人之不敢下。以逍遥名之,遮丑而已!然手谈之中,吾之惯技,为吾友惠子总结,共有武器者七,今预告如下,不另收费。与吾对弈者但请观之信之,莫谓言之不预也!  相似文献   

20.
栖心子问道     
薄闻 《武当》2004,(7):44-44
昔初学道时,只知习内功而不闻其理。一日,问道祖师处,谈及内功之练习。祖师问:“太极者何也。汝可知晓?”吾答日:“尚未详知。”祖师日:“汝对内功之练法尚未入门。”吾日:“吾知内功修习,知心法知架子即可。如何尚未入门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