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飞虹 《学语文》2008,(6):23-23
语文课要教出自己的个性.就应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的接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广泛而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以大量课堂阅读为基础的语文训练,有利于增强语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提高说、写等表达能力;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阅读要求一字不易,还有助于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2.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以此提高小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小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呢?一、尊重个性化理解,深化语言对话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个性化理解,并以此为教学切入点深化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例如,在教学《绝句》这一首古诗时,笔者是这样组织学生对"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进行品读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证明:文本对话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生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咬定文本不放松,立根原在对话中,这样,才能呈现阅读课的精彩。一、咬定文本不放松——紧扣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根。如果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训练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也就是说语文的本体是言语。只有立足于文本的言语训练,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语文教学要努力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揣摩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激活语言感知。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真实起点,把课堂还给学生,抓住语文课的本质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课堂追问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追问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这样才能让阅读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在生成时追问——引发语言对话 新课程特别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这样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才能让课堂呈现精彩.  相似文献   

6.
石飞虹 《学语文》2008,(5):24-2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厂泛而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以大量课堂阅读为基础的语文训练,有利于增强语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提高说、写等表达能力;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阅读要求一字不易。还有助于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荞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省时、高效。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无法代替。集体讨论也无法代替。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将阅读还原成学生自己的阅读。还原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心灵的碰撞和沟通,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艺术之境。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这样三个策略:一、搭建对话平台——高效教学的着力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话题",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教学情境,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对话"的平台。案例:《孔乙己》学片段:师:刚才同学们从人物语言的字里行间发掘出了潜含在语言下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以来致力于阅读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单篇教学独撑阅读课堂的局面,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注入更多的实用阅读策略,学生除了课内要研读文本,更需要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实践,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要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的任务。当前的语文教学,老师更多的是注重文本段落的一味分析,具体语句的赏析,将整篇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而忽视了对文本情感的真正体验。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多注重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对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感知体验,通过阅读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说的语感,是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一种直觉、整体的感知。它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能够深入到文字内质,对文本产生更多深层次的解读和品析,对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感悟。”所谓训练语感,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文字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甚至文本中的人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阅读视角,增强学生语言感知的敏锐度。  相似文献   

11.
段落教学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重视,但由于实践中将段落教学等同于分段教学,导致肢解文本现象频繁,机械训练过度.于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段落教学被打入冷宫.许多课堂文本阅读从篇章整体感知开始.然后直接进入词句细读,很少在重点段落上下工夫研读。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个体阅读的心理过程。对语言作品要按部分“停下来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也能够边思考边进行个性化阅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下的段落教学进行反思,进而寻求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加强诵读,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情境再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强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勤于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黄厚江老师认为阅读教学要三"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素养。基于文本的阅读,应该包含两层意义上的对话:一是学生和文本主体间进行教学对话;二是学生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显然,学生是阅读的直接执行者,而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主要通过课堂对话来促进学生和文本主体间的对话。语文的课堂营造的是一个共享、共融、共进的氛围。而良好氛围的营造最重要的前提是课堂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高爱梅 《江西教育》2011,(14):34-35
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之所以语文味不浓,失落了语文本体,其深层原因是语文教学偏向教学形式的模仿,甚至将形式作为决胜课堂的砝码,文本学习成了一种浅阅读、快餐式阅读,无法深入文本体会意蕴,感受语言的魅力,也就没有了语文味。薛老师的教学就能引领学生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和应用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解读文本、语言训练等教学活动环节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感受母语背后的语言之美。文章结合笔者教学实例,探讨语文教学课堂上如何感受语言之美。审美教育在开拓学生智力,构建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上具有其他各种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阅读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课堂阅读是指语文新授课文篇目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中两个重要部分。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更要上好阅读课。不同年龄、学段的学生课堂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不一样,同一学段的学生的个性也有差异,这给教师的课堂阅读教学带来了难度,它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状况设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目标及务实的教法,尤其不能忽视“读”在小学课堂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既然是“对话”,学生和教师就要交流,“文本”才会讲话。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人与文本的对话,通过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一线老师,现就小学课堂阅读教学现状进一步分析探究,以求更好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课堂追问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追问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这样才能让阅读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农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凡是语文老师都知道不轻松,高考语文每年都有阅读理解,因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老师教学的一个难点,有些老师一辈子都无从下手;对学生来说,更是学习上的一个难点,无论怎么学习,都拿不到高分,其实,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需要培养学生语感的。新课改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方面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另一方面,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转化是由外在文本的“文”向学生内在的“意”的转化过程,是把规范的、精美的文本语言转化生成为学生内在语言的过程。语文教学只有实现外在的文本语言转化为内在的学生语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实现文本语言与学生语言转化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一、情境对话:促进语言理解相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表达语言的方式也会不同。在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表达,情境对话为创造多元理解、多元表达的个性课堂提供了舞台。  相似文献   

20.
张洁 《学周刊C版》2011,(1):122-122
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完成“课本,老师,学生的对话”,而现在,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只注重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越来越少,缺少阅读的语文课堂不是好的语文课堂。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对文本的直接感知,是完成深刻探究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加深对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