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5月-8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永州夏季城市鸟类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9目30科93种,数量4939只,其中属于"三有"名录鸟种约占59%。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5780,均匀性指数为0.5688,优势度指数为0.1467。对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和灌草丛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村落鸟类多样性指数最低;灌草丛鸟类均匀性指数最高,水域与城市公园、校园均匀性最低;村落优势度指数最大,鸟类群落最不稳定,而农田正好相反;农田与城市公园、校园的相似性最高,乔木和水域相似性最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安徽卧牛湖风景区春季鸟类多样性的研究,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3~5月采用定点观察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卧牛湖研究区内春季鸟类多样性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到14目41科117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33种。鸟类季节型组成方面,有留鸟39种(33.3%)、夏候鸟29种(24.8%)、冬候鸟20种(17.1%)、旅鸟29种(24.8%)。鸟类区系组成方面包括古北界种55种(47.0%)、东洋界种19种(16.2%),两界广布种43种(36.8%)。在117种鸟类中,水鸟45种(占38.5%),其中雁鸭类14种。该区春季鸟类优势种有9种(7.7%),常见种36种(30.8%)。结论:4类生境中,树林灌丛生境内的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多样性指数也高于其他生境;大面积水域内鸟类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最低;滩涂生境内鸟类均匀度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城市校园中鸟类的多样性分布与变动对于城市鸟类群落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2020年9月-2021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黄山学院率水校区校园内的教学区、水榭区、天都园林区和后山区4个区域的鸟类进行调查,共监测到鸟类83种,3078只,隶属于12目33科。在空间分布方面,后山区和教学楼区鸟类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分别为最高及最低;天都园林区与后山区的校园鸟类多样性的相似性最大(N=38,β=0.704),而教学楼区和后山区的校园鸟类多样性的相似性最小(N=23,β=0.541);4个区域之间鸟类个体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时间变动方面,春季和冬季鸟类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最高及最低,同时夏季和冬季鸟类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与最低;秋季和冬季的校园鸟类多样性的相似性最大(N=31,β=0.697),夏季和冬季的校园鸟类多样性的相似性最小(N=24,β=0.533);春季和冬季之间鸟的个体数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其它各个季节之间鸟的种数和个体数量都不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路线调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发现鸟类93种,隶属于14目34科,其中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安徽省重点保护鸟类26种.季节型中,有留鸟33种(占35.5%),夏候鸟22种(占23.6%),冬候鸟17种(占18.3%),旅鸟21种(占22.6%).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种46种(占49.5%)、东洋界种11种(占11.8%)和两界广布种36种(占38.7%).水鸟35种,其中雁鸭类7种.该区优势种鸟类7种,常见种28种.对鸟类数量和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多,鸟类多样性指数也较高.在5类生境中,树林灌丛中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多样性指数也高于其它生境,明水水面内鸟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少,多样性指数也最低.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 2012年11月,采用系统抽样调查法与样带调查法,对梵净山牛肝菌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获标本230号,经鉴定隶属10个种.结果表明,各种类主要分布在海拔为1500米~ 1800米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海拔为1300米~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地带分布较少;物种丰富度以针叶林最高(5种),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之(3种);多样性指数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0.962),常绿阔叶林最低(0.813).通过调查,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的牛肝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安徽科技学院生态校园建设规划提供依据,并为学生快速识别校园鸟类提供方便。方法:于2014年9月~2015年8月,采用路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安徽科技学院校园5种生境(树林、疏林灌丛、草坪、小型湿地、农业试验田)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9目23科46种,其中留鸟24种(52.2%),夏候鸟7种(15.2%),冬候鸟9种(19.6%),旅鸟6种(13.0%);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26种(56.5%),东洋界7种(15.2%),广布种13种(28.3%)。结论:对鸟类数量和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冬季鸟类数量最多;春秋两季鸟类种类最多,多样性指数也较高;夏季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少,但均匀度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宏村环境协调区内春季鸟类群落特征的研究,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于2015年3~5月,采用路线调查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宏村环境协调区内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12目36科122种.其中属于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16种,属于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鸟类95种;季节型中,留鸟63种(占51.6%),夏候鸟31种(占25.4%),冬候鸟9种(占7.4%),旅鸟19种(占15.6%);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种35种(占28.7%),东洋界种46种(占37.7%),两界广布种41种(占33.6%);该区鸟类优势种6种(占4.9%),常见种26种(占21.3%).结论:在5类生境中,树林灌丛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多样性指数也高于其他各类生境;大面积水域内鸟类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均最低;滩涂生境内鸟类均匀度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8.
绵阳市区梨园杂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四川省绵阳市区梨园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绵阳市区梨园杂草有20科43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1种,占总种数的25.58%,菊科杂草5种,占11.63%,苋科及大戟科杂草分别4种,各占9.3%,其他杂草共19种,占44.19%;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杂草有虮子草、喜旱莲子草、酢浆草、饭包草、狗尾草、铁苋菜、光头稗、鸭跖草、无瓣蔊菜共9种,为该地区梨园主要杂草;其中虮子草和喜旱莲子草的相对多度分别达37.55和30.94,为当地梨园的优势杂草.绵阳市区梨园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绵阳东北区和绵阳西南区的梨园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高于绵阳西北区和绵阳东南区,而辛普森指数却相反.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绵阳西南区和绵阳东南区的梨园杂草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达0.619;绵阳西北区和绵阳东北区的梨园杂草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相似性指数最低,为0.34.  相似文献   

9.
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四川省绵阳市区梨园杂草种类及其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绵阳市区梨园杂草有20科43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1种,占总种数的25.58%,菊科杂草5种,占11.63%,苋科及大戟科杂草分别4种,各占9.3%,其他杂草共19种,占44.19%;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杂草有虮子草、喜旱莲子草、酢浆草、饭包草、狗尾草、铁苋菜、光头稗、鸭跖草、无瓣蔊菜共9种,为该地区梨园主要杂草;其中虮子草和喜旱莲子草的相对多度分别达37.55和30.94,为当地梨园的优势杂草.绵阳市区梨园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绵阳东北区和绵阳西南区的梨园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高于绵阳西北区和绵阳东南区,而辛普森指数却相反.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绵阳西南区和绵阳东南区的梨园杂草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达0.619;绵阳西北区和绵阳东北区的梨园杂草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相似性指数最低,为0.34.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至8月采用样线法对沱江内江段夏季鸟类资源及其生境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23科38种.区系分析显示:古北界种类11种,占总数的28.95%;东洋界种类13种,占总数的34.21%;广布型种类14种,占总数的36.84%.6种生境类型鸟类群落中,树林生境类型的种数最大(28种),多样性指数最高(3.44),芦苇丛生境类型的种数最小(6种),多样性指数最低(1.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