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赵堡太极拳之形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武当》2009,(8):16-17
修炼赵堡太极拳讲究“五知”,即:从形知、理知、法知、心知、身知入手,经主宰自己,控制形意运化修炼,明身了性,出真心真意及真知之功,达见真用真之能。  相似文献   

2.
孔德 《武当》2000,(12):48-50
本首诗主要示人当知死生了当大要,以追求修炼的最高“天仙”境界。  相似文献   

3.
朱天册 《武当》2003,(3):19-19
孙氏形意拳传自一代宗师孙禄堂先生,其拳具有势小、劲巧、理精、法严等特点。重内功修炼,讲技击实战。故每学一势均要晓拳理,明拳法,通医理,知用法。  相似文献   

4.
李国兴 《武当》2001,(1):44-48
自古以来,修炼气功者多为男子。而女子研习此道,名为女丹功,因此世人寡知。女丹功,即女子修道炼丹的功法。据史书记载,为唐代吕岩(即俗称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所创,传至道教北派七真之一的孙不二,完结在清朝末年。  相似文献   

5.
胡伟容 《武当》2006,(8):13-14
太极拳是内家拳,而内家拳讲究内功修炼,因此,没有内功就称不上太极拳。笔者上世纪80年代拜广东省武术家、中华武林百杰之一王华新为师,20多年来潜心修炼太极内功,一有所悟得即笔之于纸,以期毋忘。笔者深知脊髓?化功对于练好太极拳之重要性,经过数年实践,从“身知”中悟到腰脊在  相似文献   

6.
阚彪 《精武》2006,(7):22-22
自然门武功在近代武林中独树一帜,以理论精纯、技法独特享誉武坛。本人经过多年研究修炼,不断探索发现其中的妙处。外人都知自然门修炼, 以内圈手炼气为根,以各种基本功为制胜手段,如天行健,如地之轴;随方就圆,随屈就伸;东来西应,直来横接, 利用“填空不应响”之诀,乘其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倾,因势乘便、随手自  相似文献   

7.
詹石窗 《武当》2000,(1):54-56
中国的丹道文化以金丹修炼为中心内容。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丹道文化又与文化现象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内容相当丰富的文化圈。研究丹道思想,自然必需搞清楚在道教中流传的理论与力法秘籍;与此同时,广泛涉及其它学科的知积体系,透析其纵横交错的文化网络,这也是十分必要的。有鉴于此,学术界专家们多年来已着手从相关学科来  相似文献   

8.
张平 《武当》2009,(6):41-42
丹道修炼必须有证验标准,修炼者才能知道自己的修炼境界,否则必如盲人摸象,糊里糊涂。所以,笔者从《道藏》中精选古代丹经中有关内丹修炼证验内容的文章,以供广大丹道爱好者借鉴取证。  相似文献   

9.
张方 《精武》2004,(2):34-35
我说的“修炼”绝不是朝三暮四、一曝十寒的偶然之举,“修炼”更不是为掌握某一种技艺,并使其成为沽名钓誉的工具而奇货可居。“修炼”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每天必须的饮食和睡眠一样,它更是你荡涤身心污垢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6,(11):27-28
心意拳文化是含有多家学说的综合性文化,其中道家、医家、释家思想文化的成分多一些,心意拳的修炼采用道家、医家、释家修炼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紫轮 《武当》2005,(8):37-37
金丹功的修炼与人们所熟知的内丹修炼截然不同。近代所有丹书只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及还虚面壁之说。而金丹三元加炼最上大成之真,妙一、三一、九炁,炼虚化炁(气),炼炁化精(玄元始三炁合化之阳精,非是淫精)、炼精化神及炼虚合道之秘则从无见说。今此说一见,读者不免感到意外,然是非邪正,功夫自会做证,明智之人一见便知。  相似文献   

12.
李兆生 《武当》2004,(7):45-45
《清·医方集解·勿药元诠》中指出:“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养生。”由此而知,静功在过去的年代中是较为普及的。儒释道三教都有静功的修炼法。有关静功的修炼学习方法,各家有各家的传授,三教九流泛化于俗,因传承不同,层次上有很大差别。如果仅停留在外表上观看,不去切身的体会,可以说外行人不容易分出  相似文献   

13.
高中山 《武当》2008,(1):46-48
《阴符经》是一部完整的丹道修炼学。一旦提到修炼丹道的理论渊源,不论丹道或旁支,都认为其源于“黄老”养生学。南宗南丹派之祖张紫阳诗云:“《阴符经》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竞连《阴符经》本经也说:“知之(指天机)修炼,谓之圣人。”由此可见,《阴符经》应该是为丹道而写的。但是,多少年来,人们不是偏从军事,就是偏从政治去注释,尚未发现有人完全从丹道角度去诠解。愚认为,《阴符经》确为丹道所写。为了证明此说,愚决定试注此经。在动笔之前,已与师系与族系断绝了往来,故一切露泄之责,由笔者一力承当。  相似文献   

14.
李剑方 《武当》2008,(9):15-17
拳谚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可见太极功法在整个太极拳修炼中的重要性。传统太极拳不是“太极操”,需注重内功的修炼和浑圆劲的增长。太极拳的拳势套路本身就是一种科学严谨的综合功法,所有的身法、手法和功法都包含在里面,所以说“功夫须向架里求”。但在太极拳的实际修炼过程中,各种功夫并非均衡发展,也很难均衡发展。为能弥补常规练习中的不足,强化修炼整体内功,前辈太极大师在实际教练中总结出许多特殊的太极功法,作为有效的辅助练法,收到了奇效。  相似文献   

15.
杨春 《武当》2006,(10):44-44
经书,通常指讲道说法的书。诸如老子的《道德经》、张三丰的《无根树》及《丹经道藏》、《性命圭旨》等等。道家这些经书就像修炼的“信息历书”,传送着不同时期,不同法门的修炼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向人们揭示历史上的诸多修炼方法与道理。那么,在这些经书中,除了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与涵意以外,是否还存在着人们五官感知不到的遗留信息呢?  相似文献   

16.
陈禾塬 《武当》2006,(7):43-45
我曾经到过武当山不同的宫观请教道士们的内丹修炼方法,均答之曰“丹道”。因此,为了区别于道家普遍的、不同门派的内丹修炼方式,我们将武当山的内丹修炼名之曰“武当丹道修炼”。武当丹道修炼,虽然也包含了“内丹”与“外丹”两方面的修炼,但与道家历史上的内丹和外丹修炼已有  相似文献   

17.
重点阐明了太极拳形象的形成过程和太极拳的具体形象,并明确了只有从思维脉络形成的角度作为修炼或教学的切入点,才能全面获得太极拳的修炼效应,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春 《武当》2006,(5):15-16
一、太极拳与气·炁·功太极拳道功法都是为气、炁、功转化而修炼的。它依赖于精气神的相互作用。气、炁、功三者基本体现了太极拳修炼三个层次的变化。气者,大自然之气也。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在宇宙自然和生命之间,充斥着一种无形无象、至精至微、无所不在的微观物质——气。大自然之气是宇宙中最原始、最根本的混元之气,它可以化为阴,也可化为阳;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天地保  相似文献   

19.
杨春  肖英 《武当》2008,(9):20-21
太极拳原属道家神圣修炼中的功法,而后被民间所传承,随着岁月流逝变换,太极拳传承已渐失道家传真的修炼内涵,人们对张三丰经、法日渐忽略和漠视,往往修与炼概念混淆不清,甚至一些太极名家也把炼混同于修,认为太极拳就是太极拳修炼的全部。其实不然,严格地说,太极所有功法都不能称之为修,其中包括站(桩功)坐(静功)卧(睡功)用(攻守护道之法)以及精、神、意、气、力、筋、骨、皮、毛、肌内外五行之练法。无论是内炼或者是外操,无论行功盘架划分多少层次,本身不具有修持的内涵,都属于以武事修身,改变后天身体状况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08,(3):32-33
武当山地处鄂西北,峰峦叠嶂,群峰耸峙,自古便有仙山之称,相传真武大帝曾经在此修炼四十二年,最后得道成仙。还有传说东汉的阴长生、晋朝的谢允、唐朝的吕洞宾、宋朝的陈抟以及明朝的张三丰,都曾经在这人间仙境中结庐修炼。或许正是这片云雾缭绕、苍松掩映的仙山中,才能产生出这变幻莫测的武当武术。太乙五行拳就诞生在那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