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教育》2004,(26):60-60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我们也说:教育者,天下之公器也。“公器”即社会上有才能的人。以天下之公器,培育天下之人才,能不慎之。教育上的每一个微小调整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人才储备和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是我国宋代教育家胡瑗学育才的一句格言。  相似文献   

3.
林贻红 《考试周刊》2010,(24):229-229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众所周知,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班主任如何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带好一个班级,管好一班人呢?结合多年的班主任经验,我认为要有“爱心、细心、耐心”。  相似文献   

4.
胡永强 《贵州教育》2011,(12):50+49-F0002,F0003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祚学校。贵州省兴仁树德学校是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封闭式、寄宿制、九年制民办学校。该校创办于2004年8月,存兴仁县办学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综合办学实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理解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理清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可操作性的保障措施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卢秋红 《考试周刊》2011,(14):61-61
古人云: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自古以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模子刻出来的人,  相似文献   

7.
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是的时代呼唤,也是现实的使命。作为一个小学校长,如何去应答这个现实命题,既是体现了校长的办学思想,也体现了校长的办学价值取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之任者在师儒,宏教化而致之民者在郡邑之任,而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宋史·胡瑗传》)从校长的立场上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办好自己工作的学校,而这所学校应该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素质  相似文献   

8.
《西江教育论丛》2005,(3):17-18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育在立国兴邦的战略地位.教师在“教化”的关键作用,已成为愈来愈多人的共识。那么,教师在“教化”中应具有怎样的职业美德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下面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余黔  胡永强 《贵州教育》2010,(2):F0002-F0002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踏进兴义八中校园,你会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沐浴着兴义八中文化兴校的春风,厚载着兴义儿女的成才梦想在这里升华。在这块炽热的教育沃土上,传承着文明,播撒着希望!  相似文献   

10.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师是人才的教化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它要求教师不仅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求教师有较高水平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是教师进行教化的主要手段。教育、教学活动,多是靠口语来进行的。有人把教师的事业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