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欧氏马先蒿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欧氏马先蒿中的Ca、Fe、Cu、Zn、Mn、Ni、Co、Na、K、Cr等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欧氏马先蒿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松针提取液对小白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以四氯化碳和醋氨酚造成小鼠急性损伤模型,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清SALT活力并观察醋氨酚中毒对小鼠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复方松针提取液能降低小白鼠SALT水平并显著提高醋氨酚中毒小鼠的生存率.结论复方松针提取液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南阳市城区蒿属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分布进行调查,并对部分蒿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南阳市白河湿地公园、梅城公园、人民公园、南阳师范学院和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区域共有6种野生蒿属植物分布,分别是蒙古蒿、野艾蒿、南毛蒿、艾、黄花蒿和矮蒿,其中以野艾蒿、黄花蒿和蒙古蒿分布较多,南毛蒿局部零星分布.(2)对野艾蒿、艾、蒙古蒿、南毛蒿4种蒿属植物的叶形态特征比较分析,发现4种蒿属植物叶上下表皮细胞主要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气孔器主要分布在下表皮,垂周壁式样有波浪状、平直、波纹状三种类型,下表皮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高树春 《新高考》2005,(3):60-62
(2004年全国理综高考题第31题)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文摘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F.Griffith做了一个有名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小白鼠的实验。这种细菌有三种类型(Ⅰ、Ⅱ、Ⅲ),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荚膜多糖外壳,因此,看起来其表面是平滑的(Smooth),称为S型。这种荚膜多糖外壳对细菌有保护作用,因而它们可以在小白鼠  相似文献   

6.
_诗经_卷耳_臆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录原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实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阝贵).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石且)矣,我马瘏矣!我仆(疒甫)矣!云何吁矣!这一首诗,解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先列出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几种解释:一、“第一章,写女子在采卷耳时因想念丈夫而中止了劳作.”第二、三章“写女子托言想升高望远,但是马病不能行,只好用饮酒来解除自己的忧伤.”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文摘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F.Griffith做了一个有名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小白鼠的实验。这种细菌有三种类型(Ⅰ、Ⅱ、Ⅲ),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荚膜多糖外壳,因此,看起来其表面是平滑的(Smooth),称为S型。这种荚膜多糖外壳对细菌有保护作用,因而它们可以在小白鼠体内大量繁殖。这种多糖具有毒性,使小白鼠染上肺炎而死。上述三种S型细菌都能产生一种突变体,它们没有荚膜,看起来其表面是粗糙的(Rough),称为R型。由于没有荚膜多糖存在,细菌失去保护,不能在小白鼠体内繁  相似文献   

8.
以根部半寄生植物大王马先蒿为对象,考察了寄主种类和栽培距离对其成苗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王马先蒿具有一定的自养能力,在苗期的存活不依赖于寄主植物的存在;同时,大王马先蒿也表现出很强的寄主依赖性,寄主植物的存在可以显著促进大王马先蒿的生长;寄主种类与栽培距离均对大王马先蒿的生长存在显著的影响.要对大王马先蒿进行成功的栽培,需考虑优化马先蒿一寄主组合及两者的栽培距离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蒿中提取挥发油,分析不同生长期黄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三个不同生长期黄蒿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5、28、24种成分,相同成分17种,其中开花期黄蒿挥发油种类和含量较多.共有成分主要是篙属酮(Artemisia ketone)、石竹烯(Caryophyllene)、4(14),11-桉叶二烯(Eudesma-4(14),11-diene)、金合欢烯(Farnesene)、甜没药萜醇(Bisabolol)等.  相似文献   

10.
<正>河亭小学金老师在教《田忌赛马》这课时,运用创造教育原理,创设情境,激疑引趣,启迪思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一、假设实践人人参"战"在教《田忌赛马》之前,先要求学生用硬纸板制作田忌的三匹马与齐王的三匹马。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马的不同色彩与大小,以表示马的强弱。金老师根据组合原理标出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出场顺序为A23=3×2=6(种),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得出赛马的六种出场顺序。田忌的马(上排)齐威王的马(下排)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蛇菰多糖提取物对运动耐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蛇菰多糖高(150mg·kg^-1)、中(75mg·kg^-1)、低(37.5mg·kg^-1)剂量组,蛇菰多糖各处理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多糖,对照组给等体积蒸馏水,一周后进行力竭游泳及耐缺氧实验,并测定各组小鼠肝糖原、血清乳酸、尿素氮含量,并检测反映肝组织过氧化水平的MDA含量及SOD活力.结果表明,蛇菰多糖处理各组小鼠力竭游泳及缺氧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肝糖原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乳酸、尿素氮含量则低于对照组;肝组织MDA含量低于对照组,而SOD活力则高于对照组.说明蛇菰多糖具有抗疲劳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肝组织的过氧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重型肝炎病人血浆置换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生产的Plasauto iQ系统对114例重型肝炎患者共进行182次血浆置换,每次置换血浆3-4升.通过护理方面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确保了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 - Acute cellular rejection (ACR) remains a major concern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Predicting and monitoring acute rejection by non-invasive methods are...  相似文献   

14.
海藻多糖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朋纳  黄清松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4):106-107,119
目的:研究海藻多糖(Polysaechrides from Spirulina Platensis,PSP)对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与肝匀浆脂质过氧化模型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4的方法,制造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金氏法测定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SGPT)和肝脏的过氧化脂质(Lipoper-oxides,LPO)含量;Fenton反应诱导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动物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肝匀浆LPO。结果:在体外,海藻多糖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Fenton反应导致的CCL4毒化小鼠肝匀浆中LPO的生成,其IC50为1.6×10-4。在体内,灌胃250mg/kg的海藻多糖组可明显降低CCL4毒化小鼠血清SGPT活性(P<0.01)。结论:海藻多糖对体内外的肝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快速诊断小鹅瘟的PCR方法,根据已发表的GPV主要结构蛋白VP3基因序列,经多序列比对和Oligo6.0软件分析设计特异性PCR引物。以微量法提取病鹅肝组织DNA,优化PCR反应引物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和鉴定其特异性,并与酚氯仿法和煮沸法进行同步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病鹅肝组织中GPV的核酸,其扩增片段大小为343bp,最佳退火温度为58℃,最佳循环次数为35次。微量法提取的病毒核酸PCR检测灵敏度分别是酚氯仿法的50倍和煮沸法的2500倍。该PCR检测方法不与鹅副黏病毒、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鸭瘟病毒以及健康鹅肝组织发生交叉反应。本研究建立的GPVPCR检测方法能够快速诊断小鹅瘟。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金樱子多糖(RP)对药物性肝损伤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采用KM小鼠为研究动物,将小鼠平均分为5组(高、中、低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RP连续灌喂5周.其中第5周的星期一、三、五、日在正常灌胃后2h,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按5mL/kg腹腔注射0.5%CCl4的花生油溶液,并于末次注射CCl4后18h摘眼球取血,测...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实验感染长爪沙鼠结果如下:每只沙鼠感染15—30只囊蚴20—32天后,在其胸腔、腹腔、肝和肌肉等处回收到卫氏并殖吸虫大型童虫。虫体总回收率为31.3%(154/495),虫体主要分布在沙鼠腹腔44.2%(68/154),胸腔26.0%(40/154)等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对20-54岁之间的煤矿职工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选用身高、体重、肝胆功能、肺功能、握力、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来研究和探索其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以期找出规律为改善矿工健康状况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氏文昌鱼一直以来在动物学教学中作为头索动物的代表动物被详细介绍,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3个主要特征即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而且都表现得很典型。广泛使用的《普通动物学》教科书中图示的白氏文昌鱼的“背神经管”、“肝盲囊”的名称标注需要重新讨论,在教科书中它们分别被标注为“神经索”和“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