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钢报”□王纪民“钢报”是冶金行业企业报的统称。目前我国冶金企业“钢报”已达200家。企业报命名无外乎两类,一、企业(行业)简答;二、企业(行业)产品商标。由于办企业报没有排名法“规矩”。所以同一类企业(行业)报便会出现两类报名,有的是企业(行业...  相似文献   

2.
从“体验式营销”看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精品购物指南》创刊并获得成功后,生活服务类报纸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如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天津的《假日100天》、广州的《周末画报》、重庆的《新女报》、长沙的《今日女报》、大连的《大连女报》、武汉的《第1生活》(知音期刊集团2005年9月推出)等。生活服务类报纸虽然只是周报,但其中不少报纸期发量雄居当地报纸之首,年广告收入达到数干万元,被誉为报业的“金矿”地带。然而近几年来,报纸发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发行下滑问题越来越突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认为,生活服务类报纸突破发展瓶颈的思;路有两点:一是要打好“服务牌”,认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生活服务类报纸主要为读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咨讯;  相似文献   

3.
鲁贺  李曦 《新闻传播》2004,(5):70-70
所谓“体制外”报纸主要指晚报、早报及都市类报纸。这类报纸最初定位于“市民生活报”,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在计划经济下如何走向市场、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并创立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个崭新的课题摆在地市报尤其是生活类地市报人面前:当国际国内发生重大新闻时,地市报如何报道?按照以往的惯例,“上面怎么报,下面就怎么报”。可是,这样的做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生活类报纸是走向市场的,其受众不满足于所获取的信息与其他媒体雷同,令人可喜的是,一些地市报特别是生活类地市报已在这方面迈出了探索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郭勇 《新闻实践》2006,(9):44-45
地市商报定位“服务经济、贴近生活”,是一种侧重经济报道的都市类生活报。地市商报覆盖范围主要是本地区,受当地经济环境、读者层次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地市商报的经济报道必须有别于《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全国性主流财经报  相似文献   

6.
宋建中 《传媒》2000,(2):22
1999年7月1日创刊的《鲁中生活日报》,是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社主办的一张子报,由生活日报和大众日报社淄博分社主办,该报是一张立足淄博、面向鲁中的生活类晨报。《鲁中生活日报》尚未创刊之时,淄博分社就明确了这张报纸要走“多渠道发行”的路子,并成立了“淄博大众报业发行有限公司”,确定了采用“邮发”、“自发”、“民间发行”、“报贩零售”等多头并举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报(以下简称广电报)是广播电视系统“声、屏、报”三位一体宣传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四级办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副产物。因为前三级(中央、省级、地市级)都办有这类报纸。现今把它列入生活服务类报纸之列。就全国来说,“广播电视节目类报纸仍是生活服务类报纸中单一品种数量最多的报纸类型。  相似文献   

8.
一、漫步在大花园之中 最近我们看了不少企业报副刊,真好似漫步在花园之中,比如,《中原电子报》文化版”、《长江航运报》“企业人文化”、《鞍钢日报》“热土·品读”、《江苏石油报》“邵伯湖”、《北方电力报》“生活树”、《铁道建设》报“花蔟”、《新疆石油报》“黑油山”、《石化管道报》“热流”、《上海铁道》报“汽笛”、《陕西邮政报》“绿色憩苑”、《万向报》“万向潮”、《拖拉机报》“东方红”、《茅台酒报》“杨柳湾副刊”、《焦作矿工报》“光与热”、《莱钢日报》“钢花”、《黑龙江邮电报》“绿韵”、《河南石油报》“秦淮风副刊”。  相似文献   

9.
“党报姓党,党报是报”,一位省报总编辑的观点较为准确地表达了党报的属性与特征。《泰州日报》作为泰州市委机关报,承载着党的声音,负有一种特殊的政治与社会责任。但它又与生活类、娱乐类的报刊一样,是普通的读物之一,具有“新闻纸”不可缺少的要素。应着力在“重”、“新”、“靓”上下功夫,让党报更耐看,更好看。  相似文献   

10.
韩运荣 《现代传播》2003,(2):132-133
目前 ,通过报纸来传播消费服务类的资讯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专门的生活服务类报纸 (如《精品购物指南》) ;二是作为“厚报”的综合性报纸中的消费服务的专版或版组 (如《北京晚报》)的消费版组 ) ;三是综合性报纸加办“报中报” (如《北京青年报》的《产业信息报》“时代系列”)。随着传媒市场的此消彼长 ,不仅这三处报纸之间存在着竞争 ,电子媒体和因特网也在不断蚕食着消费服务类报纸的市场 ,消费类报纸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了。那么 ,对消费类报纸现状的担忧 ,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的不确定性 ,越来越成为令报纸经营者们焦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是业界近年来使用最频繁的关键词之一。作为地市级媒体运城日报社旗下的都市生活类子报,《黄河晨报》自2006年创刊以来,致力于同网络媒体运城新闻网的互动和融合,为“全媒体”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报业几乎都走过了“有报无网”、“报网并存”、“报网互动”、“报网融合”4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2.
王献 《视听界》2006,(2):85-86
广播电视报是一张依托电视媒体成长起来的市民报,历来就是一张进入家庭的大众报纸,是一张工具报。但是,随着人们收视习惯的改变,电视报渐渐失去了以往“看电视必需品”的地位;同时,随着报纸市场的迅速发展,靠单一的“电视预告”功能,已经很难维持广播电视报的良性运转,开拓服务于家庭的其他功能已是广播电视报的当务之急。一、功能要有独特性抛开“广播电视”不说,就作为一张周报(周刊),在成熟的媒体市场中,其类型大致可以归纳成六类:一类以时事新闻为主;第二类以娱乐为主;第三类为生活潮流类,内容多为本地和国际流行的时尚;第四类为美容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大量存在的行业报(或称产业报),大约又能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官办”转为“民办”的产业报,如《中国冶金报》。另一类是目前仍然存在的“官方”性质的行业报,如由国土资源部主管的《中国国土资源报》,这类报纸的现状是,它们已由部委“主办”变为“主管”,不再是机关报,经济上大多自收自支,也在一定程度上踏入了产业化发展征途。但由于  相似文献   

14.
李鹏  陈翔 《新闻记者》2004,(9):24-26
1995年1月1日创刊的华西都市报,率先提出“市民生活报”定位,并进行成功的市场化运作,深远地影响、推动中国报业的发展——华西都市报创造了最初的“都市报模式”,引领出蔚为壮观的都市报群。如今,“市民生活报”已经成为一种普及性的办报理念和操作手法,尤其在综合类市场化日报中。但随着“市民生活报”模式的全面定型,以及竞争单向集中、片面趋同,“市民生活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尽快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淖?显然.创新与突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最近,华西都  相似文献   

15.
党报二题     
“党报”这两个字,“党”是个性,是报纸当中的党报,不是晚报生活类报纸;“报”是共性,虽然是党报,但它是报纸,报纸就要尊重新闻规律。不能强调个性,抹杀共性,当然也不能强调共性,来抹杀党报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党报姓党 党报是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报”这两个字,“党”是个性,是报纸当中的党报,不是晚报生活类报纸;“报”是共性,虽然是党报,但它是报纸,报纸就要尊重新闻规律。不能强调个性,抹杀共性,当然也不能强调共性,来抹杀党报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党报”这两个字,“党”是个性,是报纸当中的党报,不是晚报生活类报纸;“报”是共性,虽然是党报,但它也是报纸,报纸就要尊重新闻规律。不能强调个性,抹杀共性,当然也不能强调共性,来抹杀党报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党报”这两个字,“党”是个性。是报纸当中的党报,不是晚报生活类报纸;“报”是共性,虽然是党报,但他是报纸,报纸就要尊重新闻规律。不能强调个性,抹杀共性,当然也不能强调共性,来抹杀党报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在网络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下.报纸这种最为古老的媒介形态的生存问题随之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重点。相关的讨论及观点也为数不少,但概要之有二。第一类的观点认为:“报”活。“纸”死。这是说。以纸为介质的传播形式会不断萎缩直至消亡.但是报道的内容以及内容所体现出的思想与观点,将会继续存在,不过是以新的方式或介质来传播。第二类的观点则认为:“报”死,“纸”活。这是说。报纸仍将长期继续存在,但将不再是现在的模式,而是“进化”为社区报、免费报的形式,也就是说报道所针对的读者对象和内容与现有的报纸截然不同。因而可以视为“报”死“纸”活。  相似文献   

20.
耿伟 《当代传播》2006,(2):54-55
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今,党报改革推进速度不及生活服务类、专业报等媒体快,甚至党报政务报道因改革步履缓慢而被形容为“带着镣铐跳舞”。对此,深圳特区报针对党报面临的诸多挑战,响亮提出“办全国最好看的党报”的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