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急于问老师"这道题目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或者诸如"你做得不对,我这个是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的,我这个才是对的"等等;教师们也会说,"你这道题做得不对,不符合标准答案"等等。也许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现象,所以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认为这样的现象很正常。但当我们仔细思考  相似文献   

2.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后,面对孩子的诉说,有些家长这样哄孩子:"是啊,老师不对,我们去学校骂她!"这一来,当然会哄得孩子破涕为笑,但她今后很可能会认为,只要老师让自己不顺心,爸妈就会支持自己"抗命"。有的家长也这样做:一听这孩子竟敢批评老师,这还了得?  相似文献   

3.
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听懂了吗?""对不对?""是不是?"接下来学生一呼百应地答道:"听懂了","对(不对)","是(不是)!".  相似文献   

4.
杜艳玲 《早期教育》2007,(12):46-46
镜头一:小王老师抓住了正在桌子上乱画的小明,批评他说:"老师讲了多少次了,不能在桌上乱涂乱画,你这样做对不对?""不对。""你自己说,  相似文献   

5.
启发与提问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多提问题,好象提问题愈多启发性愈强,这种观点我认为不对。 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把启发式等同于问答式了。如果认为启发式就是老师问学生答,诸如:“是什么?”“对不对?”之类的简单问题,学生不需要动脑,只要把书本上的某一、两句读一下就可以回答,这样,看起来课堂上很热闹,有问有答,而实际上是:“学生动口不动脑,答案现成书上找。”这样的提问起不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的作用。 有的老师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普遍认为数学难学,课上能够听懂,但完成作业的质量就是不高,考试成绩不理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听得懂,做不对"的现象呢?在初中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内容少、难度小,老师可以反复讲、学生反复练.而高中每堂课的内容都较多、难度也较大,教师的讲解不可能面面去到,只能做到讲解重点、难点,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完成,并逐步学会"举一反三".所以,笔者认为要想克服"听得懂,做不对"这一现象,练与  相似文献   

7.
听课时,一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用“计较”造句时学生造出了这样一个句子:“李伟就打坏了一块玻璃,我们别与他计较”。老师听后一愣,接着问学生这个句子意思对不对?不少学生认为“计较”意思正确,老师接着追问:这个句子好不好?学生分析后一致认为,虽然“一块玻璃”不值多少钱,但损坏了集体利益“别计较”不对。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把这个句子改一改,学生改出了“李伟打坏了一块玻璃,已经赔偿了,我们不要再与他计较了。”“李伟无意打坏  相似文献   

8.
时下,在中小学生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孩子与哪个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就喜欢上哪门课,哪门成绩就好;如果与哪个老师关系不和谐也会殃及那门课,这大概也是爱屋及乌的反应吧.有的孩子甚至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以至于影响到了学业进步,让家长为此大伤脑筋.那么,孩子究竟该怎样与老师交往呢?笔者认为,只要家长教孩子做到以下几点,就会对孩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物理中把物理量分成矢量和标量两种,我们都知道这两种量的计算法则完全不同,标量符合四则运算法则,矢量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定制合成和分解,而标量不行。但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题目(如例 1、例 2),在一些辅导书上将动能定理这样一个纯粹标量计算的公式进行矢量一般的分解,而且能够得到正确答案。一些学生和老师基于此认为标量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以分解的,动能定理可以分方向使用。那事实是这样吗?笔者认为不对,对此,笔者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0.
"秦老师,早读时陈凡迟到了,您不应该让他站在教室门口老半天……""老师,上语文课,您总是喊成绩好的同学发言,好几回我举手了您都不喊我,我认为您这样做不对!"以上两段话节选自我班章冬俊、王天赐的日记。各位,你读了以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学生在抽烟,教师见了问“你这样做对吗?”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对!吸烟有害健康,是违反《中学生守则)的.”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明知故犯”.  相似文献   

12.
今天,张老师告诉我,汉字从家里拿了两个骰子要和哲哲换一盒水彩笔。张老师认为汉宇这样做非常不对,找他谈话批评他,可汉字就是不觉得自己错。下午我备课时,张老师让汉字来找我,让我批评他。事情来的有些突然,我没有什么心理准备,汉字已经站在我面前了。  相似文献   

13.
美术活动时,晨晨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老师一见,便批评道:“太阳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这样画不对。”小朋友们一起嚷道:“不对,不对,太阳是红色的。”进行形体活动时,晶晶随着韵律,自己随心所欲地跳了起来。老师又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王洁茹的做法不对。因为:1.学校连在校门口卖东西都不允许,现在她却在班里卖,真是大错特错。2.她这样在班里卖东西,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其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0月,北京育鸿学校开展“21世纪如何做教师”的大讨论活动,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用他们朴实真诚的语言说出了对老师的希望和要求,描述了他们理想中的老师形象。希望老师和家长们都认真读一读,这样便会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我认为一个好老师,应该成为同学的朋友。有问题,我们共同探讨,如果认为对方有不对的地方,即使是一位老师也应该主动提出建议。同学和老师应该建立起深厚的情意,大家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作为一个跨世纪的人民教师,要适应时代潮流。在班集体中,对待同学要像对待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一、善待学生发言。让学生敢于表现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①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教师说:“他说的不完整,谁来帮帮他呢?”(潜台词:这个学生的发言不行。这样会挫伤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②“不对,请坐。”(潜台词:说不对就不要发言。下次学生还愿意举手发言吗?不管对不对,学生能发言,说明他已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文中,作者尹建莉有这样的一段叙述,女儿在美术班的作业上.画了一条粉红色的河流,很开心的交给了老师,心里认为老师一定会赞赏漂亮,没有想到却被老师退了回来.老师评价说孩子描绘的小河的色彩不对,小河是蓝色的。孩子因此十分伤心,并对自己的作品失去了信心。作为孩子即使没有见过真正的河流。可是在自己的脑海里也有对它的想象,  相似文献   

18.
神奇的字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带的是个大班,这些孩子已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如一发现有小朋友做了错事时,马上会说:“老师会骂你的。”这话听起来很不顺耳,老师怎么能骂人呢?究其原因,原来是班上的保育员阿姨经常这样说。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我开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正确评价孩子们的优点与缺点。遇到有小朋友说:“老师会骂你的。”我就纠正说:“他做的不对,老师会告诉他怎样做才对。老师骂人,首先是不对的呀!”我又教给小朋友念诗歌《神奇的字》,要求每个幼儿都会讲、会用神奇的字(对不起,请原谅,谢谢)。同时,也向保育员恳切提出要求,以便共同把工作搞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孩子开始转变了,他们会由衷地赞叹别人的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甚至初中阶段,我们会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老师有关。有的学生本来喜欢学数学,可是一升年级换了老师,反而不愿学了,有的学生语文成绩不好,一换老师,他对语文有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为什么?有的人会说,可能是老师严厉,学生害怕,不敢不学;有的人会说,老师教的好,学生愿意学。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从学生心理上分析,我认为主要跟学生对老师的认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最近笔者在一些资料上发现有些老师写的方程式中,有这个方程式:Hg+2AgNO_3=Hg(NO_3)_2+2Ag,笔者认为这个方程式这样书写是不对的。 我们知道,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活动顺序,是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为理论依据。因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