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数学创新能力不像1+1=2那样通过摆几个实物就可以教会,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逐渐培养起来的,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 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热情,都点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全新型的教师,不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要有一个全新认识,这样才敢于冲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不是硬性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是真正地做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的独创的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达到知识的传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的同步发展,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和研究得却很不够,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根据创新教育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下面主要阐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树立“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笛卡尔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  相似文献   

4.
教学的价值不是单纯为装备学生的知识,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以适应当代世界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使创新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初中阶段科学教学必须注重培养这一能力.本人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多年科学教学的实践,对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学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脱离了具体的学科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会落入空谈.  相似文献   

6.
文摘     
从两个调查结果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正做些什么?文摘一、我们对351名大、中学生和86名初、高中青年物理教师进行了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的自主独立性还很不够,这将成为妨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也将成为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知识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的。在知识应用的每个真实问题中,即便所涉及的概念、原理相同,这些概念原理的相互作用模式和背景也往往…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  相似文献   

8.
吴宏宇 《成才之路》2009,(16):75-7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是人脑的机能。创新能力不是少数头脑聪明学生的“专利”,而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因此,教师循序渐进、有意识、积极地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角度入手,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开发其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要造就具备创新能力的人首先就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彻底地转变观念,从“教学”转向“学教”,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重视知识的积累”转向“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还需要教师清醒…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能充分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且还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因此,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的学知识、运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成为储存知识的“记忆仓库”。教师在课堂上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下面我为实施创新思维教学中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明确培养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创新不等于掌握知识与技能技巧,要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鼓励音乐创造、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班主任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为此,高校班主任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具有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才能真正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在实践锻炼中提高的,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思维个体的创造力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提高。  相似文献   

14.
韦参 《中学理科》2007,(6):20-20
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作为科学的基础学科的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占有特殊地位.所谓创新,是相对学生而言的,即这些知识对教师和书本来说不是新知识,而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是他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获取这些知识要靠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培养掌牛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借此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15.
浅谈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和较高的心理素质。同时,人是一个整体,人的素质不是几个方面的简单相加,人的素质还要进一步转化为人的活动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教育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愿和态度。创新精神决定了人们对创造寄予无限的希望。创新精神是创造的动力,而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一种总想用…  相似文献   

16.
陈幼玮 《考试周刊》2014,(53):144-145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结合《温度计》的教学谈谈这方面的实践探究:师生互动,生成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置疑,课堂有了新生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即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一、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教学即研究,而不是现成知识技能的传递,哪怕所传递的知识是很好的.教学的核心就是催生学生新观念的产生,学生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实际上只是在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而已,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在理化教学中,每一位教师要不断反思,摸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大量事实证明: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新能力及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前提,在完成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研究知识、发现知识,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改实践中,我尝试了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谈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科学的基础学科的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所谓创新,是相对学生而言的,即这些知识对教师和书本来说不是新知识,而学生是未知的,是他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获取这些知识要靠学生自己独立去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