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体育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缩影,也是中华民族认同感、归属感、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重要反映,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文体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从文化生态学和现代社会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大运河沿线城市传统体育非遗存在以下问题:现代化进程消解传统体育非遗的生存空间、传统体育非遗文化资源分散、浅层次融合发展造成传承路径单一等。为了进一步促进大运河沿线城市传统体育非遗保护进程,以文体旅融合为背景,创新发展思维,整合各地资源,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实现大运河沿线城市传统体育非遗的长效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
唐之斌 《文化学刊》2013,(3):115-121
本文在李白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基础上,从文化视角来审视李白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亟待解决问题。从李白文化研究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如何构建李白文化理论体系,进一步阐述了李白文化在旅游景观上的物质表现形态和教育是李白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并预测了李白文化研究未来发展的走向。为深入研究李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负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它的外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因而关于中华文化典籍的外译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典籍外译实践效果,拓宽中华传统文化广泛传播途径,该文以译介学为研究方法,从译介的主体、内容、途径、受众和效果5个方面对中华文化典籍外译的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可知,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中国把自己的文化推介到世界,而译介学为中华文化典籍外译提供了全面科学的理论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成熟,能够助力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远大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彰显丰富价值内涵的底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深厚理论源泉,是推动文化自信建设的不竭动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根基。因此,该文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传统文化底蕴进行探讨,发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希望通过该研究探索出适合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企业价值观、经营观、企业信誉及企业制度、传统和企业精神等的总和,是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企业文化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讲企业文化理论是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从实践上讲它是企业文化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林丹  李琳 《文化学刊》2011,(3):44-49
"第七届中国文化哲学论坛"集中围绕文化的本体性问题、文化软实力以及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回应了文化哲学的发展潮流。研究文化软实力方法论问题的前提是考虑文化的本体性问题,即是说,将文化作为对象或本体来理解,只有在确定了具有独立性研究对象的文化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深化对方法论问题的研讨。文化是一个不断延伸,不断升腾的过程,不是一个僵化不变的过程,基于此,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应当涉及文化传统、文化变迁或文化评价问题。在如何研究文化软实力的方法论问题方面,可以从与文化软实力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文化软实力研究应处理好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7.
对近代以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型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地探索与经验总结,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挖掘传承、吸收借鉴、整合创新传统文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和合""和谐"为基调推行全方位外交。这些优秀经验开创了用现代学术方法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崭新局面;使我国成为社会新思想理论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快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吸引力。上述经验与成绩有利于巩固和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和增强我国的民族号召力、感召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易传》是儒、道、墨、阴阳等思想的集合,德育思想是《易传》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易传》以精炼的语言和成熟的思维探讨了德育的起源、明确了德育的目标、归纳了德育的基本内容,并首次对德育问题做出了总结性论断,构建了一个维护统治秩序的德育规范。研究《易传》的德育思想,对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悠长厚重,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知旧守正""守正创新"是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也是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永葆活力的时代要求。本文对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价值作深入梳理,明确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分析现阶段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遇到的问题,提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下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可能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在理论法学界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在阐释法律文化功能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和自身三个维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思想精髓的继承、国外优秀的法律文化理念的移植以及现有法律文化的创新等问题,论述了中国法律文化演进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及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大致讨论了导致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差异的两大主要因素,并分别从文化层面及译者方面入手,佐以例子来解释和支撑笔者的论点,并得出文化差异及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与阐释是导致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差异的两大重要原因。最后,笔者提出了进一步的问题讨论,如果译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与原文保持一致,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续影响?文化霸权主义或许会被考虑在内,而殖民国家与被殖民国家之间的联系也会重新被讨论和定义。进一步来讲,对被殖民国家而言,文化主权的缺失也是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具有多元价值。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本文将从重塑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体现,亦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映射着民族与地域的发展历程,成为研究传统手工艺的重要切入点。该文从传统文化视角阐述潍坊风筝发展的地域独特性,分别解读其在历史、民俗、符号、娱乐功能层面的文化内涵意义,并以此为前提指出当代风筝的数字化发展策略。推行数字化设计符合青年人喜好,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需求,能为潍坊风筝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发展指明道路。该文通过对潍坊风筝的文化解读及对数字化传承的实践,探讨当代传统文化的活态发展,以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树立文化自信提供创意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是中国大运河中重要的一段,其沿线衍生出的一些重要的大运河乡土文化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沧州段传统技艺类非遗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分析了京杭大运河沧州段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价值,沧州段京杭大运河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归,高等教育也越来越注重"文化转向"。高等教育文化嵌入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对文化模式的认同和适应。研究文化与高等教育两者之间的流动和嵌入关系,处理好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尺度。高等教育文化嵌入是基于所处文化与高等教育在育人目标上的同一性、育人资源和方式上的共通性。文化与高等教育发生结构、制度和行动的互动,主要从主体、资源、过程、制度四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文化研究中,伯明翰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是重要领军力量,他们的理论研究为大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式与途径,他们是新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流。文化工业的提出让法兰克福学派有了理论指向,伯明翰学派则开辟了文化研究的先声。这两个学派对大众文化的认知代表了西方学界的基本立场,两个学派的研究既有共通之处,又在大众文化的价值、意义研究、理论视角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比较两个学派的异同可以进一步进行大众文化的理论范式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源泉。大学生既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维护、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其文化自信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文化强国视域出发,分析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意义,探讨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价值意蕴,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鼓励文化创新和实践、建立完善的文化自信培育机制等路径,来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王良滨 《职业圈》2013,(31):104-104
乔东教授的《企业职工文化理论与实践》一书,是对传统企业文化的理解,还是对企业文化通过企业职工文化的重塑与建构,都浸染着乔东教授对中国企业文化独到的理解与创新。尤其是对企业职工文化中的核心问题——价值观形成与规范,形成了对中国企业职工价值观的独特见解。企业职工价值观理论的阐释不仅推进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此同时还以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职工价值观构建了我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9.
传统工艺浸润着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的审美基因,其种类和形式日益多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样态。高水平推进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苏州作为传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高水平推进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是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该文阐述了推进传统工艺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苏州传统工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苏州传统工艺高水平保护和发展的主要路径,旨在为其他研究提供相关借鉴,以期为高水平推进苏州传统工艺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影响的分析,指出了我国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在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础上,来探索如何通过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的影响来提高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