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联理论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从认知和交际两个维度来具体阐述语言的价值与意义,希望通过该原则与方法来解释自然话语理解中的各种语用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无疑对克服以往语用学理论泛化具有创新的价值与意义,不断促进其成为一门科学化、系统化的语言学科.  相似文献   

2.
万江心 《职业圈》2012,(34):24-27
确切地说,对十年来企业文化领域进行全景式的扫描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需要有条分缕地梳理,不带功利色彩的客观评论以及个人在学识、能力、经验、技巧甚至是时间上进行周密规划,即使这样也未见得能讨好。但是,我们还是本着一种使命,在这里对企业文化这十年的发展作了蜻蜒点水式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11,(4):179-179
李家玉在《学术界》2010年第12期撰文指出,人际修辞是指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控制彼此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取得理想交际目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言语交际行为。它要求发话人和听话人能够有效调控言语交际的进程和交际的各种参与因素,遵循一定的话语原则,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最大限度地促使发话人所期待的交际目标顺利实现。人际修辞是当代修辞学中重视语言交际实践,追求语言表达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女性话语权     
<正>女性话语指的是以女性的立场关注女性的存在和发展的话语,许多人称之为对男性话语霸权的反叛力量。虽然许多人认为这一提法不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大众传媒中,女性话语由于其在主流叙事的覆盖之下还有男性叙事的覆盖(这二者有时候是重叠的),因此女性话语在大众传媒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女性话语就面临着双重的困境:既要以一种有别于男性的立场和方式表达个体差异,又要承受来自意识形态语境的指责和非难。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课题,文章应用了verschuere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和于国栋基于这一理论提出的中英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模式,从顺应性的角度探讨中国网民在网络交际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6.
孔子"仁"学说的功利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大功利观"的角度肯定了道德论与功利论的同一性,指出迄今为止研究中国传统道德学说的论著,仍然有过分地强调两者的对立,而忽视甚至完全抹杀它们之间的同一性的倾向.同时以孔子"仁"论为例阐释了其道德学说的人本特色和功利特色,发掘其中功利论内涵与道德观传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尝试着为中国古代道德思想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拥有硬实力的同时,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软实力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课题。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要着力推进国家传播能力的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正尝试探索新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沟通方式,增进与世界的沟通。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能润物细无声地展现民族精神和国家魅力,还能  相似文献   

8.
交际和思维是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犹如硬币的两面,不易分割。外宣工作要求从业者使用语言的交际功能改变受众的思维定势,好像把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切开,难度很大。这是外宣“入脑、入心”难的根本原因,也可以理解为传播者和受众话语体系的不对接。克服这一困难,  相似文献   

9.
"网络暴力"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网络暴力"下的热点事件在网络上容易引起广泛的讨论,对社会也有着一定影响。本文首先对"网络暴力"新闻报道话语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接着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文本的结构,然后从语境方面分析了这类报道的风格与修辞,总结出了它的话语特点,旨在提高网媒新闻报道的质量,起到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璇 《文化学刊》2024,(3):227-230
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术语的翻译问题一直是中国历次翻译高潮中的核心问题。在中国传统语言哲学“名实之辩”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译论非常关注名与实的关系,这尤其体现在清末民初的译名之争中。近代学者努力构建一套有效的译介西方术语的实践,是建立在对中西文化的主体性差异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以互不归化、彼此尊重的姿态来看待术语翻译问题的。以此为参照,在当代学者积极投身于中西文明与理论的对话以及互相阐释,并积极探寻中国话语将以何种形态来参与世界秩序的重构之时,英语世界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理解与误解应得到深入的审视。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大国角力不仅围绕经济、科技、军事等传统硬实力展开,围绕话语权展开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现象。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是我们向世界讲述更生动的中国故事、传播更响亮的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重要路径。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增强话语自信,把中国发展进步的话语权、解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紧扣时代主题,总结形成准确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立场、中国现状的对外表达方式;体现中国价值,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标识成为对外话语体系的底色;融通中外,做到学贯中西、兼收并蓄,使中外话语体系更好地相融相通;强化创新意识,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观察中国、理解世界,从而使中国话语体系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周涵  杜静波 《文化学刊》2023,(4):182-185
话语标记的功能是切分话语单位,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乃至篇章当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主题展开与话语标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主题展开及话语标记的概念、分类进行了说明;其次,以主题展开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流动性的过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话语标记在主题展开中起到的功能性作用。经研究分析,话语标记在主题展开中体现的功能性作用有开启主题、延续主题、转换主题、对比主题、列举主题、补足主题、无视主题、找回主题、总结主题、结束主题十种。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学习心理误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灿红  何学武 《职业圈》2007,(2S):168-169
高职学生存在的自卑心理、功利思想、偏科现象和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文章对产生这些错误认识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话语是保障和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资源,大众传媒在话语的生产与传播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冷战结束后,西方凭借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获得了话语霸权,在这套话语体系所构建的意义指涉网络中,诸多非西方国家处于被审视和评判的客体地位。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世界百年变局之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中国必须和亟需破解的课题。中国新闻社立足自身定位推出的大型学理型融媒体报道特稿专栏“东西问”,致力于通过陈情与说理相结合,对西方话语霸权体系进行修正,将被西方话语所歪曲和遮蔽的事与理还以本真面目,在话语创新实践方面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秘密语,是世界大多数民族一般都具有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因而汉语秘密语非但历史悠久,也是世界上诸多同类语言现象中最大的一系。从既存文献考察,中国秘密语滥觞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为解决全球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如何有效传播这一理念,使中国话语变为世界话语,是我国对外传播工作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在《话语的秩序》中指出"话语即权力",将话语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说明拥有话语权就拥有了彰显权力的平台。在新时代,传播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将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进而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冰雪山水画之所以开宗立派、标树当今,就在于她美。 冰雪山水画何以美? 十一年前,我着手编著鉴评本《宋词三百首书画集》时,就提出了这一设问。当时是中国美术最为重要的一个转型时期。历经“文革”的反思,人们对美的体验渐由朦胧而至鲜明。新的直觉、新的个性被鲜明地提设至美的殿堂,让人去感悟、去思想。人们再一次发现,传统的土地上,除权力话语、权威话语外,还有精英话语。他们的思想性更有一种批判的魅力,创造的魅力。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出于著书且回答问题的需要,我认识了志学先生,认知了志学兄思想的深刻。  相似文献   

18.
庭审话语作为仅出现在特定场合的话语,自身的特殊性造就其成为案件再现的一种特殊文本。本文运用人际元功能的相关理论,从语气系统和介入系统两个方面分析庭审话语的人际意义,发现庭审中话语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希冀对今后庭审中各方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提高英语思维能力对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学习至关重要。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与来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们进行有效的沟通。然而,仅仅掌握语法和词汇是不够的,需要创新和实践来提高我们的英语思维能力。英语思维在跨文化交际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英语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不同文化背景的观点和意见,促进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该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创新的方法和实践的经验来提高英语思维,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融入跨文化环境,实现更加顺畅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语言行为与文化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习惯于把语言看作交际工具,但是这样的看法并不恰当。因为语言并不能像一件工具那样独立存在,它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交际固然使用语言,但语言行为又受存在于思想深处的文化心理的制约。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虽然我们可以从话语中切分出词和句子,但这并没有把语言从文化的整体中切分出来。任何一句话、一个词都仍然与它的文化联系着。那么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它们的关系有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