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16"中国网络直播元年"以来,以"抖音短视频"为代表的短视频社交软件已成为大学生日常聚集和消遣的重要场所。分析"抖音热"产生的客观原因,透析大学生"抖音热"的内在心理机制,有助于把握当下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时代的俄乌冲突呈现物理世界热战和数字空间信息战并行的特征。本文关注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在舆论形成中的作用,以活跃在推特(Twitter)等海外社交平台上的军事博主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军事爱好者、军事记者、自组织等身份的军事博主通过大数据挖掘、网络社区、情报众包等方式获取开源情报,成为舆论场的重要信源。这些博主一方面形成传播网络扩散信息,另外一方面成为海外机构媒体和社交媒体“大V”二次传播的信息来源。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军事和舆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在世界范围使用愈益广泛,加之中外“互联网+”校际交流更加频繁,青少年学生的跨国网络社交行为明显增加,使得相应的社交礼仪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了解中西网络社交礼仪差异便成为必需。该文在概述中西文化中社交礼仪差异的基础上,着重围绕中西网络社交礼仪中语言和用词、礼貌和尊重的表达、非言语行为的表达及网络社交平台使用等差异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背景、语言特点与网络环境,对如何完善学校社交礼仪教育提出建议,以期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社交能力,进而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4.
微信朋友圈是互联网社交网络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全新的交往模式。它区别于传统社交网络的种种模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社交方式,注重人的私密性,但同时也使交往主体与他人和自我的关系发生了异化,如主体与他人的疏离、自我迷失、自我蒙蔽等现象。朋友圈占据了人们太多时间,由此引起人们对朋友圈异化问题的担忧,为防止人们丧失自我以及社交本质,必须避免过度使用朋友圈及类似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5.
微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温暖的亲和力,是一种具有明显传播优势的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获取资讯、信息交流、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首要工具。微博的出现标志着新的文化传播方式的诞生,也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获得了新的发展载体。高校如何借助微博新载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本文从"开通高校官方微博,建设特色主题微博,正确引导微博类兴趣爱好型社团,培养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四个方面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依赖症是指现代人对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过分沉溺、过度依赖,将注意力时刻投放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之中,而对现实世界越来越缺少参与感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以微信这一社交软件为例,分析当代大学生频繁使用微信甚至沉湎其中不能自拔的原因是:微信这一平台建构出的网络"熟人社会"恰好满足了大学生的自我表露需求及在他们在现实压力面前的消极逃避倾向,并借此思考在新媒体时代下重拾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微媒体的运用让我们每个人与世界的距离都更近一步。以微媒体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不仅对社会也对个人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微媒体环境中成长,性格、心理都深受网络影响。如何让大学生成为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生唯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身才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越来越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国越来越多企业借助海外网络平台进行国际形象建设和品牌传播。然而,从网络平台使用规模、平台功能使用率、传播力等方面来看,大部分企业的运用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各类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和流行,"可供性"(affordance)概念走进西方传播和媒介研究界的视野,成为理解和分析社交媒体界面、传播技术与用户之间关系的术语之一,不少国外学者也从可供性角度探讨社交媒体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及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而互联网平台可供性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交流互动的主要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资源。而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很强的群体,其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和主动,扩展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异化。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趋利避害,培养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青年群体。  相似文献   

10.
伴随数字媒介技术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社交媒体成为全球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提供了全新机遇和可能。在技术可供性视角下,社交媒体在底层架构、算法机制和界面形态三个维度对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具有互动参与、情感实践、认同塑造等作用。在以“互动参与-情感实践-认同塑造”为核心环节的文化传播模型中,可供性的“多元可能性”特点和用户关系网络、技术感知等因素,对我国媒体利用社交媒体技术可供性开展文化传播的效果带来一定影响。在技术赋能下,要以优质内容为基础,以情感联系为纽带,制定和优化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麦晓桃 《文化学刊》2015,(1):159-161
网络传媒对90后女大学生正确婚恋观的构建存在着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流行文化本质的曲解,低俗价值观的误导,西方消极文化、色情暴力信息的传播等。因此,社会各界加大对糟粕文化的抵制力度,绿化互联网世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更具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社交焦虑量表(IAS)随机调查320名大学生。结果:(1)的社交焦虑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科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社交焦虑分别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关系;(3)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主观支持对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负预测作用;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正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上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并具有边缘性、时尚性及颠覆性等特征.从网络亚文化的影响效果来看,包含了积极网络亚文化与消极网络亚文化,其中积极的网络亚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交流平台,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而消极的网络亚文化会对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产生误导,诱发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推特、脸书等为代表的海外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在提升对外网络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我国一些主流媒体、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积极通过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新闻、澄清事实、引导舆论、传播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外网民听到了中国声音、读到了中国故事。不过,由于国外网民对中国官方机构和主流媒体存在长期偏见,以及西方受众也已对政府部门和专业媒体持较低信任态度,使得官方背景的对外传播能力依然受限。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技术和现代社交网络转型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悠久历史文脉的著名大学已成为所在名城的文化遗产和景观资源。新时代的教育模式正转型为文化教育社区。提炼了国内外高等教育新的理论实践,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教育综合体设计实践思路,即新型社交生态系统的文教社区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伟 《职业圈》2007,(4S):222-223
信息时代,网络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更强大,它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工作状态。高等学校是社会“网络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信息化浪潮的感应者和推动者。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更易接受新事物。那么,如何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形态和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日益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社团、社团+网络"成为高校社团发展的新常态,也成为高校德育面对的新课题。社团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华南地区9所高校大学生随机问卷调查,探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华南地区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现状,并提出新常态下对网络社团进行德育引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视媒体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其引导国际舆论的力量。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就是电视节目海外落地,这是扩大海外影响、建立国际一流媒体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国际电视传播领域竞争异常激烈,有效落地过程中各种障碍屡见不鲜,一些瓶颈突破极难。电视媒体如何利用社交网络提升传播力显得尤为迫切。2013年,面对世界范围内多媒体发展势头,央视俄语频道尝试进入俄语地区主流社交网络VK。通过网际虚拟社区,为有的放矢地生产出高度客户化的产品,精确投放节目内容提供了机遇。将传统电视传播方式转变为社交网络传播的优势,突破落地局限,通过优良渠道和精确制播使受众群体不断壮大。同时,与观众的高度互动性也提升了节目品质,为电视媒体的国际传播注入高能量燃料。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全球化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研究成为高校教育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有效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不仅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实现高校为社会发展培育健康向上的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国外社交网络账号是我国媒体接触国外用户、提高境外影响力、塑造国家形象最便捷和灵活的方式。本文选取介绍了我国主要媒体在脸谱与推特等海外社交网络上的运作现状,分析海外社交网络运作特点,并根据国外媒体社交网络账号运作经验提出发展建议。一、国内主要媒体在脸谱和推特账号运作现状因为脸谱和推特没有类似于新浪微博的分类排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