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还原主义的[分解-还原]分析方法,把本不属于"可"的所谓"表示疑问语气"、"表示提醒语气"、"表示叮咛嘱咐、告诫劝止语气"、"表示程度高"等意义从"可"身上剥离出去,还"可"一个本来面貌。剥离后的语气副词"可"只有一个核心意义,即表示客观事态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匹配关系。所谓"表示疑问语气"、"表示提醒语气"、"表示叮咛嘱咐、告诫劝止语气"、"表示程度高"等意义起初都是"可"的核心意义与语调、否定词、语气词等句子其他要素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好"与"坏"在意义上的不对称 (一)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好"解释为:1.优点多;使人满意的,2.合宜;妥当,3.友爱;和睦,4.(身体)健康;(疾病)痊愈,5.用于套语,6.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到达到完善的地步,7.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8.反话,表示不满,9.容易(限于动词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对"坏"解释为:1.缺点多,使人不满意的(跟"好"相对),2.品质恶劣的,3.不健全的,无用的,有害的,4.表示身体或精神受到某种影响而达到极不舒服的程度,有时只表程度深.  相似文献   

3.
"啊"是一个表达语气和感情的助词.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助词,单用在句子开头,是叹词,它的卢调随说话人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在句子末尾.用来表示语气,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最后一个音素的影响,读音往往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否定词前的"了"本是表示接近于"空"的极量少义,由于是完成极小量否定的手段,并且与所在句子内容的主观性相关而成为语气副词。在"了无"、"了不"等凝固结构中是强调否定程度的语气副词。"了"又可用于肯定句,所表示的程度义较语气义更为突出。这在清代之前并无疑惑之处,纷争源于现代将其误定为总括范围副词之后。  相似文献   

5.
1.引言 很多副词研究文献中对"倒"的语义及用法都给出了表述,专门研究的论文有代表性的如彭小川(1999)、李宗江(2005)、吴中伟等(2005).彭小川(1999)把"倒"的语法意义归为表示对比,认为"倒""是一个表示对比的具有很强的语篇功能的语气副词";李宗江(2005)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对"倒"进行了研究,把"倒"的语义功能归结为三个:表示与预期相反、表示转折关系、表示舒缓语气;吴中伟等(2005)则把"倒"的基本语义表述表示"确认",并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倒'字句所表达的内容与说话人预期相反",其二是"除了'倒'字句表述的内容以外,还存在与之对立的方面或者情形".  相似文献   

6.
学界大多认为"简直"表夸张语气,也有学者认为"简直"并不表夸张语气,而是表确认语气.其实"简直"不仅仅是表示夸张语气,可以说所有的"简直"句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只不过与比喻、拟人、双关、仿词等结合使用的"简直"句,夸张手法的运用较为明显,是高度夸张;不与其它修辞手法配合使用的"简直"句表达的是心理的真实感受,其用法已经凝固化,因此夸张手法没有得到凸显,这样的"简直"句也使用了轻度夸张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7.
祁东县东区话里有一个"格",基本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可以作结构助词、时制助词,并在句尾表示语气.  相似文献   

8.
语气词"着、个、则个、些"产生于近代汉语,明清时期逐渐趋于衰微并最终消失.通过研究《西洋记》中的语气词"着、个、则个、些",分别简述其历史来源并描写其使用情况.其语气意义:"着"在祈使句末是表达自身意愿,并促请对方考虑或执行,在陈述句末表示情况的变化或行为的实现;"个"单独用作语气词极少有人提到,"个(则个)"在祈使句末意义与"着"相当,在陈述句末和句中停顿处,语气意义是申明事实存在,略带夸张."些"尚处在语法化过程中,未最终虚化为语气词.  相似文献   

9.
镇坪八仙方言的"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坪八仙方言中的"哒"既是助词,又是语气词.作助词用于句中动词之后表动作的完成;作语气词用于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句末,表示肯定、确认、假设、感慨、禁止或劝阻等语气.  相似文献   

10.
维吾尔语"非目睹"陈述语气式是在鄂尔浑-叶尼塞古代突厥文献语言的-m(e)∫/-m∫I和εr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回鹘文文献语言时期,εrkεn出现并逐渐取代原先的-m(e)∫/-mi∫和εrmi∫的功能,表示间陈语气,而-m(e)∫/-m∫I和εrmi∫(>-ermi∫>-imi∫)则向表转述语气方向发展.经察合台语时期语法形式的整合,最终形成了现代维吾尔语的间陈式和转述式.  相似文献   

11.
汉语里的“啊”在口语中的使用率很高,而且在不同的句子当中可表示不同的语气和意义,当然在维语当中也有相应的语气和意义。它带什么样的语气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句子的具体意义,因此不能看作是都是同一个意思,而要看它的实际效果和意义。把它用维语表达时要更加注意句子的实际意义和具体语气,使用适当的语气词或词缀。  相似文献   

12.
蒋宁 《现代语文》2006,(3):62-63
本文主要从句法功能、语义倾向、语用三个方面对表示揣测语气的两个副词"可能"和"也许"进行辨析,揭示出两者所存在的不同,以便我们在今后的语言运用中,注意选词造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鄂东南方言处于官话、赣语和湘语三大方言交换地带,方言呈现出边缘地带与过渡地带特色.常用的语气词"啊"不仅可以用在句尾、句中,也可以用在句首,通过与其前后成分的重音配合使用,既可以表示功能语气又能强化意志语气."啊"作为鄂东南地区的句首语气词应是古汉语的流传,是叹词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向后面语句靠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不能带动态助词"过",但是有些又可以带,只是比较少而已.我们从意义方面着手,结合句法,语用等方面,运用观察法与"假设-求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这类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把"字句中动词带动态助词"过"的前提条件是动词后要出现语义指向宾语的补语.在此前提下,不同情况带"过"的合理程度不同,主要表现在,主语出现与否:出现>不出现;语气:表示遍指的否定句或疑问句>否定句或疑问句>肯定句.  相似文献   

15.
"并、倒、也"是几个意义上具有相关性的评注性副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上的难点之一。本文比较分析了"并"、"倒"、"也"的语法意义及其所在分句的句法特征上的差异。"并"的核心语法意义为重复、确认事实,还原事实本来的真相;句式上"并"只能放在否定词前边,用来加强否定语气。"倒"的语法意义归纳为:1、表示所述事实与预期相反。2、表示转折关系。3、表示增强语气。句式上"倒"用在主从复句中表示让步。"也"基本的语法意义是表同一;句式上"也"常跟其他词语配合,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具有强调和比较意义的语气副词"连"为研究对象,从汉语史的角度描述"连"由实词向语气副词"连"语法化的过程,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汉语史中表达强调和比较意义的一些用法,进而分析语气副词"连"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罢癃"为汉代的一种特殊人群,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故而国家对其也有许多优抚措施.通过对"罢癃"具体定义的考证,来探究其享有的优抚,并利用荆州松柏汉墓木牍研究汉代户籍中如何登记"罢癃",有利于我们对汉代"罢癃"问题系统地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汉代社会优抚.  相似文献   

18.
荆州市荆州区北部土语中共有16个常用语气词,分别表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意义。其中,表陈述、感叹的语气词可出现在其它各类语气中。祈使语气是由其他手段而不是语气词来表示的。  相似文献   

19.
近代白话文献中的句末語氣助词"在裹"源自表方所意羲的"在裹"."在裹"从方所范畴演变到语气范畴,语法化路径是:句末处所结构>时态助词>语气助词,所关涉的意义跨越空间、时态、语气三大范畴,其方所意义、功能不断泛化与句法位置、隐喻、重新分析、主观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孙苹 《现代语文》2007,(4):53-53,70
一、引言 语气词的意义比较空灵,以往对语气词的研究大多采用"随文释义"的方法,即"在语气词的使用过程中结合语气词所在的句子来考察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意义."①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随机性太大,很容易把句子中某些词语或结构或句调所表示的语气意义误加在语气词上,因此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