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经常会让孩子写一写:《假如我是老师》、《我的老师》等这类的作文,每每读这些文章时,就会感受颇深,尤其看到孩子们努力赞美自己时,在得意之时就会有几分内疚感:我有孩子说的那么好吗?一份自责感就会油然而生,实际上我肯定没孩子们说的那么好,许多时候对孩子做的事,都是出于我需要而非出于孩子们的需要。因此,笔者时常告诫自己要努力做个好老师。  相似文献   

2.
习作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少有欢喜,多是忧.老师布置习作任务时,很多孩子咬着笔杆,一筹莫展,为了应付作业,他们勉强成文,所写内容空洞无物. 我班有个孩子在写《假如我是老师》的作文时,这样写道:"当老师真幸福,只需布置作业,而不用写作业,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可见,在孩子心目中,老师扮演的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对于作文,动口不动手.读了这篇作文,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该如何改变这种强迫式的作文教学方式?我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有效地激发孩子作文的兴趣,提高习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何我不尝试和孩子一起动笔作文呢? 在"砸鸭子"的活动作文课上,我设计了几个环节,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作文,孩子们的作文热情高涨,习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3.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就必须真诚尊重学生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在阅读教学中 ,只有给学生以充足、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才能使学生有所发展和创造。一、课文谁先读 ,让学生自己决定教授新课时 ,第一次朗读任务应由谁来担任 ?老师、录音机 ,还是孩子们自己 ?几年的教学中 ,孩子们总是兴致勃勃说着“老师 ,我来读”,“老师 ,我想听录音”,“老师 ,我们爱听你读”。对这种情况 ,如何处理呢 ?一次 ,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 ,在孩子们的要求下 ,我满怀深情地读完了课文 ,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含着泪花 ,从他们…  相似文献   

4.
孩子的眼睛     
李玲 《幼儿教育》2004,(10):1-1
记得中考那年,我经常练习的一篇作是《老师的眼睛》。那时,我总是努力想从老师的眼睛里读懂些什么,作为自己作的素材。而今,我也成了一名老师,每天面对孩子们。我仍然要去读眼睛,只不过读的是孩子们的眼睛。  相似文献   

5.
黄彬 《四川教育》2004,(6):37-37
这是一堂六年级孩子毕业前夕的习作课——学写毕业赠言。令人感伤的背景音乐、一张张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照片的回放,将孩子们带进了对往事挥之不去的氛围之中。当孩子们的情绪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一句“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将孩子情感的闸门启开,他们纷纷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一个孩子眼睛红红的,没有经过老师的允许,从座位上站起来,小声说道:“我想把我的话写在我设计的这张卡片上,送给黄老师。”我正想让孩子们讨论关于毕业赠言的写法,教室角落处站起来一个女孩子:“老师,我们搜集了好多赠言,可以参考吗?”“当然可以。那就请孩…  相似文献   

6.
走出练琴、压腿、练声、写写画画的学校生活,眨眼就要来到孩子们的中间,成为他们的老师。我在激动、兴奋之余,心中隐约带着一丝疑虑:“孩子们会喜欢我吗 ?”“我能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幼儿教师 ?”带着疑虑,我还是鼓足勇气,自信地走进了中一班的活动室。当我面对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时,我那些早已准备好的开场白一古脑的全忘了,剩下的只是我对那些孩子们无声的微笑。   “你是刚来报到的新老师吗 ?”一个孩子好奇地瞪着圆溜溜的小眼睛问我,我点点头微笑着表示认可。“你还没有我姐姐大,就来当我们的老师 ?”另一个孩子用稚嫩的声…  相似文献   

7.
巩俐主演的《漂亮妈妈》因为朴实动人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儿子郑大耳朵上的助听器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稀奇物,放学途中一群男孩围住郑大强行要他摘下助听器,遭到了郑大的拒绝,为了保护自己,郑大和他们打了起来。“漂亮妈妈”见此情景,赶走了闹事的孩子们,冲着他们的背影没忘了加上一句:“小心我告诉你们的老师 !”面对郑大,“漂亮妈妈”则是很生气地训斥:“你为什么和别人打架 ?别人惹你,你不会不理他们 ?”我想这一场景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如果孩子遭到其他孩子的攻击或是侮辱,中国的父母大多在警…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眼睛     
赵娟 《山东教育》2004,(15):59-59
眼睛是人的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你可以领略其内心深处的整个世界而孩子们的眼睛,更是清澈见底。他们会把所有的情感通过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睛传达给你。记得第一天踏进小班的时候,望着一双双盛满疑惑的、漠然的眼睛,我有些忐忑不安了———这些孩子会喜欢我、接受我吗?我紧张的声音有点颤抖地说:“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赵老师,以后的日子里老师就和你们一块学习,一块游戏,看着你们吃饭,看着你们睡觉,如果你们听话做个好孩子,老师愿意和你们做好朋友好不好?”我的话音未落,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们异口同声地大喊:“好!”我瞬间便被感…  相似文献   

9.
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他们总是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着一切。在观察天气变化的同时,我留意同学们的反映。大自然的美在孩子们的眼中被放大了。以下是3个孩子看到的景色。龙思宇:今天,我们上完音乐课回教室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太阳雨带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彩虹。当我们发现它  相似文献   

10.
和一些注重儿童阅读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孩子的阅读量明显不足。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被问道“你是否经常读书”和“你现在经常读的是什么书”时,接近65%的孩子回答除了教科书和作文书,他们几乎从不看书,另外有25%的孩子承认自己只看图画书。孩子们受环境的影响,极少阅读文学作品,许多孩子甚至连基本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遇到的孩子们不全是听话的小天使,当碰到的是打架、说谎的孩子时,是放弃还是给他们机会并且耐心等待呢?只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了解他们,你会发现他们都想做大人眼中的乖孩子。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朋友     
我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我,每天我都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疯”。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因为我们是朋友。在与这些孩子第一次接触时,我便对他们说:“我们做朋友,好吗?”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我又补充说:“你们在和我说话时,可以称呼‘你’,不必叫我邱老师,可以吗?”孩子们笑了。果然,他们常常会主动地与我交谈:“你昨天在干什么?”“你喜欢看动画片吗?”“给你玩我的玩具”……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称呼,这是我和他们成为朋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课余时,我和同事们就作文教学聊开了:"为什么老师一说写作文,孩子们的脑子里就是一片空白?""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作文要得高分,不外乎是抄和编两种方法.""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写捡钱包、扶老奶奶过马路、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之类的故事.直到现在,我们有的孩子还在编着同样的故事."……讨论还在继续,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谁让天真的孩子学会了欺骗,学会了不尊重事实,学会了迎合?作文教学的任务,本来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哪知道学生习作空话假话套话满天飞,抄袭克隆家常事.  相似文献   

14.
一次公开课,老师教授《一朵云》。小组读文之后,老师让孩子们向云提问题,看看谁的问题最有意义。有的孩子问“:云啊云,你为什么是一团团的呢?”有的孩子问“:云啊云,你为什么老飘来飘去的呀?”这时,一个小女孩问“:可怜的云,你是因为寂寞经常流眼泪吗?”这孩子的语言多么有诗意,多么有想像力!我不禁暗自赞叹。此后,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评议,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读了《一朵云》这首儿歌,我们都知道云就是水变的,雨是许多云堆积在一起形成的。怎么可能是眼泪呢?这个问题好像没什么意义!”老师微笑示意男孩坐下,显然很满意他的发言!我的心里却很不平静:把雨比作云的眼泪是多么生动的比喻,老师怎么也会赞同“没意义”呢?第二天我在自己的班级教授《一朵云》。我把这个问题展示在孩子面前“:我曾经听过一个同学问云‘可怜的云,你们是因为寂寞经常流泪吗?’孩子们,如果你是云,会怎么回答呢?”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我是太寂寞了。大江大河的水资源都在枯竭,更别说山涧溪流,我的伙伴越来越少,我当然寂寞,我当然哭泣!”“不单单是这样,世界上的绿化带也在逐年锐减。在漫漫黄沙的上空,我的伙伴更是少得可怜,我都欲哭无泪了!”“我不但为‘自己伤心’,我也为禾苗伤心...  相似文献   

15.
师生情谊     
1991年6月的一天,一曲“老师再见了”的歌声未了,孩子们已哭成一团。我的眼睛湿润了,琴也弹不下去。这就是我带的第一届孩子将要毕业时的情景。几年时间过去了,这些孩子每当放学路过幼儿园,总会亲切地和我这个启蒙老师打招呼,并汇报在小学里的学习情况。当他们看到我带着孩子在户外做游戏时,就羡慕地说:“张老师,你啥时候能再带我  相似文献   

16.
奉献与收获     
在爸爸、妈妈的眼中,我永远是个孩子。可在孩子们眼中,我却是他们的老师。我和最小的人在一起,享受着世界上最大的快乐。我的妈妈是幼儿园的园长,可能受妈妈的影响,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孩子。当我跨进海军青岛示范幼儿园时,那优美的环境和孩子的欢歌笑语声深深地吸引了  相似文献   

17.
和一些注重儿童阅读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孩子的阅读量明显不足。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被问道"你是否经常读书"和"你现在经常读的是什么书"时,接近65%的孩子回答除了教科书和作文书,他们几乎从不看书,另外有25%的孩子承认自己  相似文献   

18.
<正>你眼中的发丝作者海伦?福斯特?斯诺为什么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头发遮挡住自己的眼睛呢?对于我来说,这依然是个谜。我可不喜欢任何东西遮挡住我的眼睛,即便是一缕发丝。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男人和男孩们开始留起女性般的长发时,刘海儿也很长,有时会挡住他们的眼睛,就像一层薄薄的窗帘一样。这意味着什么?即便是刻意装扮出来的随意,这看上去还是很凌乱。  相似文献   

19.
<正>我长期担任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我的一大难题,写作文也一直是大部分孩子不太愿意面对的作业。他们怕写作文,也写不好作文。作文时,或挖空心思,七拼八凑;或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写出来的文章似老太太的脸——干巴巴,又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孩子们看着伤心,老师看着揪心。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走出这种无话可说、无句可写的局面,让孩子们爱上写作呢?我根据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幼儿是那样的可爱、聪明、活泼,他们那细心的观察,天真的话语,是那么让人快乐,令人回味。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摆积木,大家玩得很开心。玩着,玩着,贺昕洁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在哪里吗?”“你不是在玩玩具吗?”贺昕洁说:“不对,老师你想想。”“我不知道。”“告诉你吧,陈老师,我在你的眼睛里。”看着孩子那惊喜的目光,听着她那稚嫩的声音,我也高兴地对她说:“对呀,贺昕洁的眼睛里有个老师,那就是我,对吗?”“对!”于是,我们又高兴地玩了起来。老师和孩子通过目光的交流,就会建立起丰富的感情,也会让孩子更加喜欢你。我在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