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一些选择     
禁不住朋友撺掇,终于决定赶赶时髦,让傻瓜相机换代为数码相机。但是,我对数码相机是纯粹老外,只好请两位朋友帮助选购。  相似文献   

2.
天蔚的天空     
当代体育的编辑:你好!我是《当代体育》的老朋友,我叫梁云正,我原先在《当代体育》登过有关我的资料,我找了两个朋友,一位是河南洛阳漳西区的张婷,另一位是大连的张黎,但我们现在失去了联系,我想你帮我再登一下我的资料,希望能找到这两位朋友,并结交更多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在大兴安岭的卧都河畔,我与两位朋友垂钓,在一天的时间里连续两次钓上水中的意外之物,让我和朋友们又吃惊又欢喜,赞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相似文献   

4.
两支鱼竿     
舟子 《垂钓》2005,5(5):60-60
我和一位德国朋友在莱茵河畔漫步,无意间瞥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手握着一支鱼竿在水边专心致志地钓鱼。我忍不住驻足观看,朋友也停下了步子。男孩旁边的钓位没有人.空架着一个竿子直指远方。  相似文献   

5.
走进壁球     
《时尚球类》2005,(2):44-44
两年前,就听一位在外企工作的朋友介绍说打壁球很有意思,特别是对女士而言更有减肥的奇效。当时,我颇不以为然。壁球,电视里见过,不就是两个人往墙上击球吗,能有多大意思?  相似文献   

6.
李军 《垂钓》2006,6(10):25-25
今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和朋友来到一个不收费的小池塘垂钓。朋友将钓位选择在池塘附近的菜地旁,而我则选在陡坡的水草旁边。我刚修好钓位就见朋友钓上一尾大约800克的鲤鱼,可惜他只遛了一会儿就断线了。朋友重新换上一副粗线组,又开了一大团鲤鱼饵,准备主攻鲤鱼。我见他这么快就遇到一条鲤鱼,也不敢怠慢,赶快开好一团鲤鱼饵。没想到钓位不一样,效果也完全不一样。我只搓饵钓了三竿,就发现浮标出现慢慢下沉然后又慢慢升起来的标相。我试着提竿,感觉有点力度,可拉出水面一看,居然钓到一只龙虾(学名克氏螯虾)。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6,(17):I0001-I0001
2000年的麦收季节,我应一位老家在库区的朋友邀请,到白莲河水库垂钓。站在山顶一望,一泓清水浩浩荡荡折向两山深处。我选一高地下的一小块秃地作为钓点,把浮标抛至2米处.抽竿测试水深.发现浮标斜靠于水面。这时朋友过来说:“这片水域太深了。从来没有人在这地方钓过,深处可不好钓鱼。”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本人一直是“象棋研究”杂志的一位忠实读者,亦是一位老棋迷。今天,我代表我的一些棋友朋友向你们写这封信,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我17岁那年,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里玩,无意中瞥见了他的一本集邮册,顷刻我对这位朋友产生了一种敬意,没想到外表狂放不羁的他,内心却有着一片平和的世界。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集邮。在朋友的侃侃而谈下,我知道了集邮不仅是一项大众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是:集邮还能够提升个人的审美观和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仲红书 《收藏》2009,(11):136-137
一位在上海做旧家具生意的朋友送给我两件民国时期的老信封,信封上的收件人都是在上海五和织造厂工作的钱炳南先生,信封内的信件早已不存,从发信人的姓氏来看,应该都是钱先生的家信。  相似文献   

11.
在我几十年的集邮经历中,相识与结交了众多的集邮朋友,他们成为我集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我这里要说的两位“邮”友,并非集邮界的朋友,而是我永远敬重而难忘的西四邮局的舒有义师傅和西长安街邮局原局长高振声同志。  相似文献   

12.
钓友情深     
张桂林 《钓鱼》2009,(10):1-1
在我的一生当中,从过去到现在曾经结交过许多朋友,例如学友、战友、牌友和车友等等。对于他们,我在平常日子呈根本不用去挂念惦记,因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顺利幸福。然而,近年来我却对一位钓友不断想念,先后两次奔波到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地震重灾区北川去看望他。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有幸获得一位藏界朋友特意转让的千两白银大清国铁路债券,使我非常兴奋。因为原先我已有一张500两债券,这次两枚的配套,弥补了我的这种债券空缺。  相似文献   

14.
一啸 《钓鱼》2014,(22):50-51
我依然在等待,但却毫无动静。感觉在我这个钓位下几乎是完全没有鱼的,就连丝毫的小动作也没有,而边上的两位朋友却开始接二连三地上鱼,这让我开始思考其中原因所在。钓鱼,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不断改变。  相似文献   

15.
你问我答     
《围棋天地》2006,(4):76-77
两道死活题 围棋天地的编辑们好!今年第3期贵刊《天才逸事》一文中有罗洗河九段小时候入门考试的两道死活题,由于刊登的是原件的照片,我看不清题目。有位朋友开玩笑说,想看看现在的他和罗洗河小时候谁更适合下围棋。呵呵,恳请在下期里弄个清楚的图,谢谢! 一位读者  相似文献   

16.
博客潮     
据说2006年最流行的两个词汇是:草根、博客。我知道《上海集邮》好几位笔杆子都开有博客。“勤奋的人开博客”——有朋友这么说。我不认为。愿意与读者零距离接触者,才开博客;固然,每天写或不间断地写,也需勤奋。怕事者回避博客,我因年老,又懒,不敢涉足。  相似文献   

17.
李寒停 《钓鱼》2009,(22):20-21
安徽钓友曹明:11月初强冷空气到来的前一天,我和6位朋友(2位台钓,4位传统钓)去来安县一个养鸭子塘钓鱼。据塘主讲该塘已有10年未干枯,青鱼大的都在10公斤以上,鲢鳙鱼也都在5~8公斤。出发前一天晚上我就准备好了6.3米硬竿两副(备用一副),3.5号主线,1.2号大力马编织线,新关东2号钩,准备好好地爽它一回。  相似文献   

18.
空钩擒青记     
唐友军 《垂钓》2005,5(11):67-67
9月11日,星期六,沈阳气温25℃,天空晴朗,北风2—3级,正适宜秋钓。前几天,我的一位朋友听说我近年来迷上了钓鱼,多次邀请我去他的鱼塘玩:所以这天早上,我约上单位的一位钓友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19.
唐昌科 《收藏》2010,(4):65-65
浙江永嘉的一位朋友为我送来一块木匾,说是下乡时用两条“大红鹰”香烟与杨姓农户交换而来,匾额当时被这户人家用作搁板,上边堆满杂物。这些年,我收藏古匾有了点名气,外边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一有信息都喜欢跟我联系,这位未曾谋面的朋友就这样把一块2米多长0.8米宽的木匾送到了上海,为我增添了一块有分量的匾额藏品。  相似文献   

20.
罗慧敏 《桥牌》2009,(11):29-29
初学桥牌没几天,在一个朋友家作客,席间朋友问我最近在做什么,我说我们夫妻俩在学桥牌。使我非常诧异的是“桥牌”两字就像一股电波,传到了隔桌一位客人那里,他即刻跳起来到我们旁边加个座位,犹如遇到了难觅的知音,滔滔不绝地讲起桥牌的魅力,讲起他对桥牌的热爱,讲起找不到默契搭档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