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我们的数学课堂,学生并没有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精心预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感知、去思考、去交流,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创造出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反观我们的课堂实践,学生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了吗?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学生还没来得及与文本亲近,就要先来欣赏课件。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精心预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阅读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交流、阅读,把课堂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  相似文献   

3.
正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课堂上看似气氛活跃,学生兴奋,教师热情,教学节奏快且容量大,实则空泛,华而不实,"满堂灌"、"群言堂"充斥其间。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和提问,学生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动接受下一个知识点了;还未等学生思考成熟,教师就急于请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安排紧凑,一环扣一环,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可是反观我们的课堂,尽管乍一看现在有些课堂中,学生似乎是“动”起来了,“说”起来了,但是学生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了吗?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讨论,  相似文献   

5.
宋波 《辽宁教育》2014,(9):70-71
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课堂上看似气氛活跃,学生兴奋,教师热情,教学节奏快且容量大,实则空泛,华而不实,“满堂灌”、“群言堂”充斥其间.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和提问,学生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动接受下一个知识点了;还未等学生思考成熟,教师就急于请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安排紧凑,一环扣一环,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个性被扼杀.在这种没有“留白”的课堂中,学生怎么能充分掌握知识并提高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应让学生多参与主动思考。课堂上,教师不能急于解决问题,也不要急于推进教学进度,要等待学生的思考,等待学生的感悟,等待学生的自我教育。在等待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细心揣摩,主动发现,适时点拨。教师还可以试试少讲一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教师的着力点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学生需要思考、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停下脚步静心地进行等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创造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当学生需要思考、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停下脚步静心地进行等待,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创造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学生主动探索的阵地,课堂是学生思维放飞的乐园,课堂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阅读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去阅读,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演绎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0.
许明霞 《成才之路》2014,(36):I0006-I0006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今的语文课堂节奏太快了,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大容量、高效益,在教学时各种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有时教师刚刚展示出一个课件,学生还没来得及仔细观察,教师就又进入到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尤其是在师生问答活动中,学生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对答案予以提示……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完全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节奏真正慢下来,让学生成才呢?  相似文献   

11.
实用课堂不仅仅是简单、规范的课堂,还应该是顺应学生发展规律的课堂。而等待能够让学生静静地思考,充分的展示。等待是对学生发展规律的遵循,是我校"以实用为原则的小学课例群开发研究"课题组所研究的"实用课堂"应有的教学策略之一。实用课堂真的需要等待,需要我们用耐心去等待,需要我们用爱心去等待,需要我们用智慧去等待。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或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悄悄地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或没等别人说完就举起手跳着喊着……长此以往,学生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我认为只有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或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悄悄地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或没等别人说完就举起手跳着喊着……长此以往,学生如何学会思考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抢答”活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课堂。但目前的一些课堂特别是一些公开课,课堂上的“抢答”活动不但不能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相反却产生了与课程目标不相符的现象。如:老师的问题刚一出口,多数学生还未来得及思考.甚至连问题还没听清,就被少数尖子生抢答了.抢答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专利;有时老师的问题刚说完,学生就你一言我一语.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中没有提问,就成了死水一潭,而连珠炮式地提问,又使被提问的学生没思考的时间。教师向学生提问,如何把握时间,才能使提问变得有效呢?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有两个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与“第二等待时”。“第一等待时”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一阵,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回答。“第二等待时”  相似文献   

16.
一、思想政治课讨论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讨论随意化 现实课堂中的讨论往往缺少必要的组织者,缺少合理的任务分配及讨论前的独立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营造学习氛围,在呈现问题后,不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讨论”。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根本谈不上形成自己的见解,讨论就容易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了问题就立即让学生讨论,有时候一节课能组织二十多次讨论。由于学生事先无准备,因而很难达到讨论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快节奏"成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必然状态,无形之中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总是一个教学环节接着一个教学环节,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时间紧凑,结构严谨……看似加快了教学节奏,加大了课堂容量,实际上却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吃了"夹生饭"。学生的思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待的,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不妨巧妙地运用"等待",在教学环节的处理上,节奏放慢一点儿,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思考、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静思细想,让学生操作探索,让学生细嚼慢咽,充分体  相似文献   

18.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是用学生自己的学习与交流取代"听讲",在他们自学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就他们在自学中提出的问题去讲解、答疑、讨论、实验、调查、探究……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其基本流程是:定向自学,小组交流;课前检测,课上交流;解疑释惑,当堂训练。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版课标强调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拓展,教师则要高屋建瓴地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引导和必要约束,让学生能够紧紧围绕着教材、围绕着教学主题来思考和学习。为做到这点,就必须对课堂生成"去伪存真",教师做在课堂实践中实现"去伪存真"?本文从筛选可以用来补白的课堂生成以深化主题、激活思维;利用课堂生成丰富课堂的语言性,让语文课堂工具性和人文性并存;从课堂生成中为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架设桥梁,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与情感体验能力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20.
吴建青 《广西教育》2012,(33):54+76-54,76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当今课堂中的主要教学手段,这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广泛运用。然而,学生们不会在老师的一声令下,就能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兴趣和动力。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常常会选择放弃或者等待老师和同伴给出答案。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能轻易将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