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卢小宾:关于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这是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设立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开展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新形势下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制度建立的过程,针对未来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与职业认证的对接、适应社会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创新教学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学位教育指导、保障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就如何培养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关问题,尤其是构建良好的教育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进而助推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科学、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正迎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社会各领域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型的特征正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知.图书情报业是与社会连接紧密、应用性很强的行业类型,在我国当前图书情报从业人员还处于学历普遍较低、业务水平普遍不高的严峻形势下,开辟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培养途径就显得尤为必要.各高校应该抓住机遇,高度重视,明确目标,积极探索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程焕文: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踌躇徘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秘书处设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并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研究制定了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建议稿),讨论并委托秘书处制定教指委具体工作规则以及2011年度工作要点,并就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专业学位招生考试等问题,形成了一致意见。在此背景下,《图书情报知识》编委会与?指委秘书处商定,在本期《图书情报知识》上,在敎指委委员范围内,对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展开一次"大讨论(笔谈)"。参加"讨论(笔谈)"的专家委员有:中山大学咨询管理学院程焕文教授;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柯平教授;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张向先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贺德方教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孙建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卢小宾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周庆山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传夫教授。8位专家委员的探讨与交流,让我们认识到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在此我们对各位专家委员的热诚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对研究生的职业教育给予关注并参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和建立基于社会需求、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建设,由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培养单位联席会议于2013年11月在武汉举行。会议  相似文献   

7.
从胜任特征的角度出发,以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质量标准为基础,构建图书情报硕士胜任特征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收集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图书情报硕士胜任特征的五大子群,即基础性胜任特征群、专业性胜任特征群、拓展性胜任特征群、职业发展胜任特征群和管理胜任特征群,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图书情报硕士胜任特征模型,为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细化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制定图书情报职业资格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美国图书情报教育历史悠久,具有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而我国图书情报教育历史较短。对比分析中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能为我国完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推进学科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中美31所设立了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的培养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调研法和对比分析法,分别从内部保障体系和外部保障体系两方面入手进行调研和分析;着重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色与异同。[结果/结论]针对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现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以促使我国逐渐构建高校、政府、社会组织相结合的混合型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保障体系,共同推动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传夫:专业学位应面向宽广的图书情报职业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8日全国金融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开始。国务院学位办《关于转发金融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11〕34号文件)转发了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的《图书情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学位授权“四个十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的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本领域高级人才的重任。本文在政策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学位授权为线索,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四个十年,总结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升级、发展与创新的历程。图书情报事业快速发展、图书情报教学改革、图书情报职业发展、图书情报业务创新等因素都是推动图书情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未来要进一步保持图书馆学教育的价值,适应新型信息环境,培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图书馆情报人才;还要推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教育协调发展,加大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授权力度,大力提升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秘书处设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并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章程,研究制定了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建议稿),讨论并委托秘书处制定教指委具体工作规则以及2011年度工作要点,并就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专业学位招生考试等问题,形成了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王知津 《情报学报》2022,41(2):188-201
为了明确拓宽专业与学科融合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学科融合之路,本文通过对MLIS (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现状的统计分析,阐述了MLIS拓宽专业的特点,引出并重点探讨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学科融合问题。本文认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的学科融合主要不是指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之间的融合,而是指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跟其他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的融合;在学科融合过程中,应当注重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图书情报类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与西方国家图书情报类毕业生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的高匹配度相比,我国图书情报类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背离特征.文章通过我国图书情报类毕业生专业认同感、就业走向、职业发展状况和薪酬水平等职业特征的分析,指出当前毕业生专业认同感的薄弱、专业教育与职业发展匹配度的偏离以及就业去向职业发展的多元化等已经成为我国图书情报类毕业生就业的普遍特征,并从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社会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需求结构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不同角度寻找原因,探索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教育改革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文章分析了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业务的影响及新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职业定位,重点介绍了国外图书情报教育机构对知识管理的反应及引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管理视角的图书情报教育机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的发展为入口,以培养高素质的图书情报专业人才为宗旨,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层次四方面,论述了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及图书馆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世界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潮流与中国图书情报教育改革走向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为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90年代我国图书情报教育人才需求与图书情报教育深化改革研究综合报告中的部分内容。文章回顾了图书情报教育发展简史,针对美国图情教育界的“关门”风和中国图情教育界的“改名”潮发表见解。在中国图书情报教育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中,论述了图情教育改革的导向,构建“信息管理学科群”,以及设计面向21世纪的信息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情报教育也在发生着变革。本文阐述了图书情报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及项目等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了图书情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指出图书情报教育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相应的变革,以保证图书情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课程设置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文章对我国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培养政策文件中课程设置要求及培养单位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培养单位专业基础课程涵盖图书情报领域核心知识、能力培养课程培养专业基本能力、探索发展课程特点显著,但存在核心课程急需全面覆盖、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不足、探索发展课程过于分散、课程名称有待规范统一、课程信息难以公开获取等问题。因此提出全面覆盖核心课程设置、加强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合作探索未来发展课程、规范统一课程名称、公开获取课程信息等对策,以促进MLIS课程建设,提升MLIS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研究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养、职业实践技能、社会协同能力和创新创业才能,其核心能力的缺失会造成人才竞争优势降低、学科声望提升受阻、图情事业发展驱动不足,以及图情教育缺乏支持等不良后果。文章提出通过采取优化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实践教育、开展协作办学等措施,提升MLIS获得者的核心能力,进而克服跨专业报考教育劣势、功利目的严重、培养方案同质、师资水平失衡等制约MLIS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41(5):F0002-F0002
2021年7月19日一20日,由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协办和北京华图新天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举办的“2021年全国图书情报案例学术研讨会暨图书情报创新案例大赛”在四川大学汇文楼演播厅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