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告是电视媒体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传媒经营日趋商业化,电视广告播放的时段不断增多,广告播放时间不断增长,广告形式日趋丰富,但与此同时,电视广告的质量却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让观众对电视广告产生了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2.
高淑莉 《新闻世界》2011,(6):143-144
在电视日益普及的今天,作为电视媒体经济支柱之一的电视广告也开始被大家关注。电视广告有着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视听结合、形象生动、注重广告内容、以"情"动人等特点。但是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我国的电视广告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无论在质量、数量还是播出形式上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数量上来说,目前电视广告数量庞杂,同类广告重复现象泛滥。从质量上来说,目前的电视广告缺乏新意,虚假广告乘虚而入。强制性播出方式令观众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针对这些不足,我们一方面要从制度上去规范电视台播放合法的广告,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电视广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电视广告是电视媒体信息传播的一种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制作质量的优劣是电视广告人学养的体现.笔者认为,电视广告人应具备以下几点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4.
如今,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和电视以及电视广告密不可分了。在中国,有数亿台电视机;在购买力较强的大中城市,拥有两台以上电视机的家庭已不在少数。电视是受众面最广的媒介,即使日不识丁的儿童也是电视的观众。因此,伴随着电视共生存的电视广告,也便成为收看率最高的广告形式。只要收看电视就必须接受电视广告,电视广告这种“强迫性”也保证了它受众面的广泛和  相似文献   

5.
电视广告影射并左右着大众的价值观念,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依男性话语而塑造,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份构建的缔造,她是一种被电视机前观众观看的主体.对于电视媒介而言,视觉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广告影像的清晰度;二是广告所带给观众的美感.  相似文献   

6.
沈莉 《新闻传播》2010,(9):81-82
随着电视广告的发展,目前,在地方台出现了电视专题广告类的节目。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电视专题广告节目凭借其宣传产品更全面、更透彻,广告价位更实惠,与百姓走得更加密切等优势受到了商家和老百姓的欢迎。作为电视专题广告节目的主持人,在广告中起到一个引导消费的作用,本文以江阴电视台电视专题广告节目《洋洋大观》为例,通过比较电视专题广告类节目主持人与电视广告演员的异同来分析专题广告主持人在做广告时为什么需要表演,又是如何进行表演的,并且通过阐述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的信誉度来分析主持人在电视专题广告表演时的伦理道德和分寸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电视产业风云激荡,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是电视频道林立,观众可接收频道数迅速增加。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会出现类似中国这样众多大大小小、级别错综复杂的电视台混战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一方面观众市场容量饱和。1997年,全国有10.94亿人能够看到电视;到2002年,全国的电视观众数量达到11.15亿人。五年时间仅增加了2000万人,电视观众的数量增长接近极限。另一方面广告市场增速减缓。据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统计测算,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广告市场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1983年至2001年间,电视广告经营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1.7%,1997年至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降至14.8%,低于报纸广告的15.6%、杂志广告的17.2%和广播广告的16.6%。《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2003年全国电视广告营业额255.04亿元(电视行业统计为274.12亿元),仅增长10.39%。观众市场容量饱和,标志着电视市场进入收视份额竞争阶段,一个频道收视份额的上升就意味着其他频道收视份额的下降,品牌战和淘汰赛打响。电视媒体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然要制定适合自身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8.
赵婧 《新闻记者》2008,(9):85-86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电视传播的受众正在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选择的方向演进,但对于电视广告的泛滥--无论是播出时间的冗长难耐还是制作质量的低劣乏味,广大电视观众仍处于一种难以忍受但又无可奈何的境地.然而最近,中央电视台部分频道及某些地方台在播出广告时,屏幕上显示广告剩余秒数的"倒计时".虽然这种广告剩余时间的屏幕显示目前还时有时无,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尊重观众,控制电视广告泛滥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9.
李西莉 《新闻知识》2005,(11):57-58,51
作为现代大众传媒,电视是人们接触最为频繁的大众传播工具。然而,有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对于电视节目,40.6%的观众认为“部分娱乐节目有庸俗化倾向,要提高文化品位。”38%的观众认为“节目形式互相抄袭,雷同”,28%的观众认为“高水平的演唱会、音乐会太少”,18.4%的观众认为当前电视综艺节目“过分追求豪华形式”。  相似文献   

10.
电视节目播出是吸引观众的基本要素,也是电视广告成功的核心。因而,在激烈竞争的电视系统中,各个电视台和频道在节目上使用各种竞争性策略来吸引观众,留住观众,谁能争取到较多的观众,就意味着谁更成功。  相似文献   

11.
电视与广告的结合,使电视广告成为媒体、广告主、观众各方利益纠结的一个“焦点市场”,广告收入也就成为各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动能。围绕广告经营,不但每天上演着媒体、广告与受众之间的博弈,各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广告时间段随意增长、虚假信息增多、目标市场不明确、定价混乱、高折扣等问题。因此,如何规范电视广告经营,使电视广告业务在符合市场化需求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每家城市电视媒体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冯涛 《新闻传播》2010,(7):90-90
电视广告传播在五大传播媒介中独占鳌头,被商家广泛利用,备受客户欢迎。笔者认为,电视广告具有速度快,影响广;边看边听,感染力强;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吸引力大等诸多传播优势。有效利用这些优势,必将发挥电视媒体的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电视广告存在的问题电视广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广告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观众既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现代广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地影响着观众的收视质量。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电视广告存在的问题 电视广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广告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观众既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现代广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地影响着观众的收视质量。电视节目中插播广告,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15.
一种商品畅不畅销,其自身的质量是先决条件,电视广告则在不同程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广告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完美地达到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一、电视广告以其形象性给人最直观的印象。特别是现在电视购物专  相似文献   

16.
韩怡冰 《声屏世界》2016,(7):121-121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动电视广告新思路。关于互动电视广告的发展,不得不提到互动电视的发展,目前业界包括三个形态,一个是DTV,是指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实时发送、广播,供观众接收/播放的视听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12,(22):83-84
广告回避指"媒体用户不同程度地减少广告接收的所有行为",可分为身体回避、机械回避和认知回避三大类.身体回避指在电视播放广告时,观众起身离开,回避广告接触;机械回避指观众通过换台等方式回避广告接触;认知回避指"在场,却并不观看(视而不见)或边看边活动",比如读书或做杂事.①可以说,判断电视广告编排科学与否的基本依据,是观众对电视广告的反应.一般而言,观众对电视广告的回避越少,说明电视广告的编排越科学.在这三类广告回避中,认知回避的发生比例最高,其次是身体回避,最后是机械回避.虽然机械回避的发生比例最低,但由于其可直接用收视率的变动加以衡量,因此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电视广告要适合观众心理姜建山纵观今天的电视广告,越做越好,对宣传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起了播种机、扬声器的作用。但是就电视广告与观众心理而言,也存在一些不足。一、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不够。所谓注意就是将思维...  相似文献   

19.
郑岩 《新闻窗》2010,(1):111-112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受众最广的又是电视传媒。现如今,观众已经把看电视当做一种休闲和娱乐,轻松和愉快已经成为电视观众的主要追求。同时,在电视传媒越来越商业化的现代社会,电视广告已然成为当今电视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电视广告是结合视觉形象以及听觉感受来传递产品或服务信息的媒介,具备传播面广,诉求力强,声像具备等特点。它能通过精美的形象、动人的音乐、独特的创意来打动观众,从而达到树立品牌,沟通受众的效果。本文概述了国内电视广告业的发展.同时分析了当前我国电视广告传播导致的价值观念问题及原因.最后本文指出了如何正确引导和监管电视广告传播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