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试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上海市试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进行调查,探析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效果和原因。结果显示:对外开放体育场馆主要以室外场馆为主;对外开放的时间和项目与群众需求有较大差别;学校管理力量不足以及怕影响教学是制约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主要因素;群众体育锻炼的组织与管理问题仍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资源政策措施的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城市体育场馆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在发展中逐步实现区域体育资源的均衡;大力扶持和培育公益或盈利的公共体育文化服务机构,承担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管理任务。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等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供需情况进行研究。结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供需处于非均衡状态,表现为增量不足,数量难以满足需求;存量过剩,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运营单一,供给效率低下;人才薄弱,供给质量不高。建议从改革增量、盘活存量、多元运营、优化人才等入手优化公共体育场馆供需,实现供需均衡。  相似文献   

3.
从场馆的运营模式及经济政策的界定入手,深入分析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及相关经济政策的现状,结合目前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经济政策的环境与形势,总结出现阶段研究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经济政策的重点,从财政拨款政策、税费政策、土地使用政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专项维护资金政策、专项发展基金政策、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几个方面提出完善广州市公共体育场馆经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共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一方面可以提高其使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为所在地区居民提供了健身的场所,对全民健身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公共体育场馆的研究众多,其中多集中在场馆建设、赛后运营与维护、与全民健身相结合等角度,本文旨在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研究现状进行把握,以便对后续研究有所启迪,更好地促进对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与运营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广东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找出其制约因素,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思路与对策,以期盘活广东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提高场馆利用率,促进广东省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在现状分析及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论证适合我国的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管理模式,得出结论: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采用民营化管理模式的重点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资源的合理介入,对于不同规模、类型的体育场馆民营化模式和市场资源介入程度应该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7.
郑美艳 《体育世界》2011,(11):80-82
本研究在剖析英国谢菲尔德国际设施管理集团(S.I.V.)14座大型公共体育、休闲及娱乐设施产权关系、运营业绩、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单体公共体育场馆运作模式,提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集团化托管崭新运营理念,并对该理念的内涵、实质、优势、目标逐一进行深层分析,并指出体育资源逐步市场化推进的初期阶段推行公共体育场馆集团化托管模式可能存在的异化现象,并从差异化定位、公益性服务、多元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层面提出四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国内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研究涵盖了公共体育场馆的性质、运营管理模式、管理体制改革、经营内容、绩效评价、区域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学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国外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等领域,横跨多个学科。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多功能开发、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和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扶持政策等领域是当前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的薄弱之处,也将成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对我国体育场馆经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体制制约、竞争能力制约、经营管理水平制约等因素制约,必须完善承包责任制、建立或改建股份制公司、功能多元化、专业的经营开发人员、经营内容多元化、开发公共体育场馆人力资源等,才能更好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0.
对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我国体育场馆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因素,提出了盘活和整合现有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并与社会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北体育科技》2018,(5):398-40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体育场馆市场化背景下,体育场馆公益性丧失、商业化严重等一系列过度市场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公共体育场馆过度市场化的主要表现以及成因,以及公共体育场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建立理事会独立决策机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是体育场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检索并筛选出的30篇体育场馆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关方面的外文文献。从文献的总体概况、体育场馆选址、体育场馆与地方经济发展、体育场馆与公共补贴以及体育场馆与城市更新等几个方面,对国外体育场馆与经济发展研究进行分析;得出几点启示:注重体育场馆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体育场馆选址向城市中心转变;公共补贴留有发展但不再成为主流;场馆建设财政补贴的理论基础由经济影响转为城市更新;挖掘体育场馆多功能多业态综合运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体实力的日益增强及体育事业越来越深入人心,体育场馆建设如雨后春笋遍地拔起,且投资的规模也广为增大,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积累日益丰厚。然而繁荣的另一面则是建成场馆利用率低,消耗与浪费严重已成不争的现实。究其原因既有理念滞后、体制缺位的根本性痼疾,也有管理者本位主义驱动,行政管理欲强、服务意识淡薄的"机关作风"使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常州市公共体育场馆活动开展状况调查,发现市民认为公共体育场馆应该提供的公益性体育服务项目排在前三位,依次是:健身咨询、健身辅导及健身培训,多数市民健身趋向于公益性服务;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及中午的营业空闲时段,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项目几乎涵盖了目前开展的所有经营项目。提出整合公共场馆的各种资源,培育公共体育场馆的消费主体,构建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中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价值补偿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是我国体育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既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最基础的场地资源,自身又承担着作为国有资产应该保值增值的功能。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不断探索适合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需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总结目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3种主要模式,即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模式、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模式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阐明了场馆改革带来的启示并预测了场馆未来改革的趋势,即未来将分类推进体育场馆体制改革、以产权制度为核心进行改革、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集团化管理的改革趋势,旨在为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体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山西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模式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属性、管理权限、经营范围、方式和经营状况等主要问题,发现目前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资产性质及其改革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公共体育场馆应该是由各级体育部门负责经营管理的一种“国有资产”,而不宜视作体育部门中的一级“事业单位”。资产的经济性质是经营,企业化经营是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公共体育场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认清其资产性质,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公共体育场馆资产经营机制,盘活公共体育场馆这部分国有资产,使之走出目前所处的困境,是体育场馆改革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转变观念、理顺关系→内联外引、逐步脱钩→自主经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元 《精武》2011,(5):91-91,93
随着中国体育场馆建设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现在公共体育设施占全国体育设施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在大多数城市体育设施中扮演重要角色,公共体育场馆是全民开展健身运动的基础,公共体育场馆占据着社会体育设施重要地位。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体育场馆的投资建设、运作、经营管理上已经有一套出色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对陕西省公共体育场馆员工工作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剖,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旨在为陕西省公共体育场馆员工工作满意度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以推动陕西省体育场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地方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体育场馆商业运营的本质就是回头经济的应用,顾客回头率的保持与提升是决定体育场馆回头经济生成的核心要素。体育场馆回头经济会经历由注意力经济到影响力经济转变,再由影响力经济升华到回头经济形成的过程。消费者一次性消费的完成、消费群体的增多和场馆信息的放射性扩散、二次定向消费或更多消费的实现是体育场馆回头经济形成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一定数量的顾客和回头率、具备吸引消费者的回头资源、舒适的场馆服务环境、适销对路的营销策略等是体育场馆回头经济形成的必备条件。而找准场馆目标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顾客回头率;打造场馆回头资源,维持顾客消费频次,注重场馆服务环境,提高场馆服务质量;实行多样化的经营策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等是体育场馆商业运营过程中回头经济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体育世界》2010,(8):103-104
本文通过对全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运营情况的了解和对天津市十二所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天津市各大高校的体育场馆普遍存在着资源紧缺,开发利用不合理,管理人员经营水平有限的问题,而资源和自主经营与教学的矛盾正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因素。通过合理组织安排,协调教学与自主经营这对矛盾,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并最终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有效盈利是非常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