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乙肝是尚未解决的公众健康问题,需要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本研究拟从天然植物绿茶中寻找有效、经济、毒副作用低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创新要点:首次以HepG2 2.2.15细胞为载体,发现EGCG对乙肝病毒HBsAg、HBeAg和HBV DNA的选择性作用。研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含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上清和细胞内HBV DNA的含量。重要结论:EGCG的浓度在0.11~0.44μmol/ml(即50~200μg/ml)的范围内能有效抑制HepG2 2.2.15细胞中HBsAg和HBeAg的分泌,其效果甚至优于浓度为0.87μmol/ml(即200μg/ml)的拉米夫定(3TC),并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同时,EGCG也能抑制胞外HBV DNA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EGCG具有良好抗病毒活性和低毒副作用,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择我院门诊及传染科病房174例乙型肝炎病例.同时检测HBVM和HBV-DNA,以探讨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传染性高低方面的意义。方法:分别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HBV-DNA,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cAb,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检测HBeAg、HBeAb。结果:乙肝患者HBVM不同模式血清HBV-DNA阳性率有较大差异;小于40岁患者组血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上组;男性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高于女性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不同HBVM模式均应检测血清HBV-DNA,以判断其病毒复制情况和传染性高低。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PreS1、HBeAg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DNA(HBV-DNA)与前S1抗原(PreS1)及e抗原(HBeAg)的关系,评价PreS1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筛选179例实时荧光定量PCR HBV-DNA水平阳性患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PreS1和HBeAg。结果:179例HBV DNA阳性血清中,HBeAg总阳性率为66.5%,随着HBV-DNA水平的升高,HBeAg的检出率大幅升高。PreS1总阳性率为83.8%,在三组不同的HBV DNA水平中,1组与2组、2组与3组间无差别(P>0.05),仅1组与3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χ2=9.38,P<0.05)。结论:PreS1与HBV-DNA密切相关,PreS1检测可反映其体内HBV病毒的复制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放免法、聚合酶链反应法两者的相关性.方法:323份血清标本分别采用放免法、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检测.结果:放免法两对半大三阳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100%;两对半小三阳中,HBV-DNA定性阳性率为44.92%;两对半HBsAg、HBcAb、HBeAg、HBeAb阳性中,HBV-DNA定性阳性率为98.08%;两对半HBsAg、HBcAb阳性中,HBV-DNA定性阳性率为50%;两对半HBsAb、HBcAb、HBeAb阳性中,HBV-DNA定性阳性率为0%;两对半HBcAb、HBeAb阳性中,HBV-DNA定性阳性率为12.12%;两对半HBcAb阳性中,HBV-DNA定性阳性率为0%;两对半五项全阴性中,HBV-DNA定性阳性率为0%.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最直接的可信指标,可反映HBV真实感染和复制状态,特别是低复制状态,结合RIA法检测HBV-m,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肿瘤个体化治疗中体内外模型差异的问题,明晰体外模型对药敏检测的影响。实验在体外建立肿瘤3D细胞模型,通过ATP生物荧光法(ATP-TCA)检测3D肿瘤细胞中ATP的含量,间接反映3D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5-FU和紫杉醇的敏感性。同时,通过Live/Dead细胞成像实验进一步研究化疗药物对3D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发现化疗药物5-FU和紫杉醇均可抑制HepG2和A549肿瘤3D细胞的生长,且紫杉醇对HepG2 3D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5-FU。药物敏感性评价结果显示,HepG2 3D细胞对化疗药物紫杉醇中度敏感,对5-FU不敏感。A549 3D细胞对紫杉醇和5-FU均中度敏感。Live/Dead细胞成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TX对HepG2 3D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本实验为体外药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药物对张力诱导下终板软骨细胞退变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获取大鼠终板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建立终板软骨细胞加力退变模型.设对照组(未加力的终板软骨细胞,NC组)、加力组(10%间歇性循环牵张力,10%ICMT,0.5Hz,8h/d,加力3天,ICMT组)及加力加药物组(加力组中加入不同浓度中药淫羊藿素,加药+ICMT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细胞表型.MTT法检测大鼠终板软骨细胞的增殖.实时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Ⅱ型胶原(COL2A1)、蛋白多糖(ACAN)及SOX-9基因变化.结果:淫羊藿素在低浓度(2umol/L)药物范围内对大鼠终板软骨细胞生长无明显毒性作用,较高浓度对细胞生长与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终板软骨细胞体外加力后细胞表型改变,甲苯胺蓝染色可见细胞外基质减少,加药+ICMT组细胞外基质未见明显减少.淫羊藿素药物在一定药物范围内对大鼠终板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抑制细胞软骨细胞退变发生.结论:淫羊藿素通过抑制椎间盘终板软骨细胞退变的发生,进而起到保护终板软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苯丁酸钠(SPB)联合奥沙利铂(L-OHP)诱导HT29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奥沙利铂组、苯丁酸钠(1 mmoL/L)+奥沙利铂组、苯丁酸钠(2 mmoL/L)+奥沙利铂组,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核转录因子NK-κB的表达。结果:苯丁酸钠能降低奥沙利铂诱导的HT29细胞存活率,随着其浓度增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lt;0.01),细胞中Caspase-3蛋白和NK-κB蛋白表达则逐渐降低(P&lt;0.05),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苯丁酸钠(SPB)联合奥沙利铂(L-OHP)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和NK-κB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早、中期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血清TNF-α、TGF-β1的变化.[方法]121例早、中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两组,均以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100 mg,每日1次,共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HBeAg、HBV-DNA、TGF-β1、TNF-α的变化,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HBV-DNA转阴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NF-α、TGF-β1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病死率也下降.[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应该尽早应用抗病毒药物,这对减少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有益.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16,(6):62-65
本实验旨在构建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稳定干涉载体pLKO.1-ds RI,为后续观测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干涉载体的表达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奠定基础。用亚克隆法,将针对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的干涉片段从Simple T-ds RI质粒克隆到pLK-0.1-TRC质粒,用酶切法筛选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LKO.1-ds RI,用测序法鉴定克隆序列正确。转染时设干扰组、空载体组和空白组三组,每组三次重复。用脂质体CellfectinR将pLKO.1-ds RI(干扰组)、pLKO.1-TRC(空载体组)转染进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中,未处理的细胞作空白组。转染后72hr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表达的变化。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结果均正确;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对比空白组(1.1578±0.015)和空载体组(1.1216±0.027),干扰组RI表达(0.6119±0.048)明显下调(P<0.05)。结果表明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干涉载体pLKO.1-ds RNH1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按浓度与按单个细胞药物含量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对甲基阿魏酸(methyl ferulic acid,MFA)抑制TGF-β1刺激的体外培养人肝星状细胞(HSC-LX2)α-SMA表达的影响,评价两种给药计算方法在细胞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体外培养HSC-LX2,MTT法测定MFA抑制HSC-LX2增殖的作用,由此确定MFA 1.25、2.5、5mg/L(其相应的单个细胞MFA含量为1.13×10-7、2.25×10-7和4.5×10-7 mg)3个浓度进行后续的实验;以两种不同的细胞数量接种到培养皿,分别以上述浓度和单个细胞MFA含量干预72h,采用RT-PCR检测细胞α-SMA mRNA的表达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α-SMA蛋白含量。结果:在两种不同细胞数量情况下,以单个细胞MFA含量计算方法干预后,相同MFA含量组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且与MTT结果相吻合;而以浓度计算方法干预后,相同MFA浓度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较大。结论:以单个细胞药物含量计算方法在MFA对HSC-LX2细胞体外药效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更稳定,更科学,实验可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