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应用超磁致伸缩材料(GMM)构建FBG的电流传感探头,与ASE光源谱特性解调系统共同组成了交流电流测量系统,对50Hz的交流电流进行测量,并通过温度解调传感实验先对ASE光源谱特性解调进行了定标。通过实验标定ASE光源谱特性解调应变灵敏度系数,最终将交流电流形成的布拉格波长漂移量解调成交变的电压信号输出。该信号与输入电流信号相对应,并且包含了输入电流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信息。从示波器测得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相似性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验证了ASE光源谱特性动态解调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差动变压器调理电路输出值和输入位移量之间存在着非线性误差和温度漂移。利用传统方法设计和制作高精度差动变压器比较困难。在调理电路中嵌入单片机.利用传感器标定数据建立25℃为基准的温度补偿算法和分段线性插值的温度补偿算法,以提高传感器设计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分段线性插值补偿效果更明显,可以将线性度从室温下的0.5%提高到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的0.12%.热灵敏度由原来的1600×10—6/℃提高到70×10-6/℃.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危旧房屋状态的实时监测预警问题,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危房监测系统。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房屋状态信息,改进传感器标定算法,采用温度分段式六位置标定法提高精度。数据传输采用射频通信和NB-IoT网络,根据实际房屋结构设计低功耗的路由算法,保证数据可靠传输。最终实现了高精度低功耗的远程监控方案,使决策者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掌握房屋状态,提高房屋倾角监测精度,误差低于0.1°。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气体传感器实验中待测物质从液态到气态转换过程中存在的损耗与污染,以及实验中温度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液气转换功能的传感器恒温实验系统的设计方案。该实验系统由密封气室、液气转换模块、恒温模块及控制电路模块组成。密封气室及液气转换模块实现了在密闭环境内待测物质从液态到气态的转换,恒温模块和控制电路模块确保了目标温度的相对稳定。以具有液气转换功能的MQ3酒精传感器恒温实验系统的实现为例,对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预热蒸发片后5s内实现了酒精从液态到气态的转换;在加热与制冷实验中密封气室的温度与预设温度的误差绝对值小于0.5℃;MQ3酒精传感器灵敏度为4.962 3V/(mg·mL-1),且24h内相对变化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5.
汤小娇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3):21-22,25
根据大型复杂结构的监测需求,研究了超大容量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网络的传感器查询与波长解调原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系统。虚拟仪器软件实现了信号分析与处理、网络通信、数据存储等功能。经实验验证,该分析仪单台仪器的测量点数达到1 000点以上,应变量程±800×10-6,温度量程±100℃。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早期变形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监测混凝土硬化早期的收缩应变对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埋设型光栅布拉格光纤(FBG)应变传感器监测混凝土的早期变形性能.由于FBG应变传感器同时感应温度和变形,需要进行温度补偿,分别采用精度高但价格贵的FBG温度计和精度一般但价格较低的热电偶温度计分别进行温度补偿,对混凝土试件硬化早期的水化温度、收缩应变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补偿方法都比较精确地监测了混凝土硬化早期的温度和应变.通过分析得出了两种监测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制了一种基于拉锥细芯光纤、可同时测量折射率与应变的传感器。传感器结构为“单模光纤-多模光纤-锥形细芯光纤-多模光纤-单模光纤”,由于细芯光纤中部腰锥尺寸变小,构成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透射谱线谐振峰或谐振谷的中心波长与环境折射率和轴向应变之间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折射率灵敏度最高可达–38.677 nm/RIU,轴向应变灵敏度最高为–4.4 pm/με,取两个谐振峰或谐振谷构建矩阵,消除两物理量之间的交叉敏感,能够实现双参量同时测量。该传感器制作简单,成本低,鲁棒性优良,在折射率与轴向应变传感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饮食业油烟监测分析中 ,因样品含水导致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的普遍问题 ,进行了模拟实验 ,探讨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实验表明 ,样品脱水回收率在 95 4 %~ 97 9%范围内 ,相对标准偏差 (RSD ,n =5 ) 0 33%~ 1 6 0 %之间 ,方法简单、可行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底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释放采用ROTDR温度感测技术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底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120 h后内部温度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54℃.底板混凝土表面温度使用FBG温度传感器监测,并根据其监测结果对PPP-BOTDA应变监测结果进行温度补偿,以获得底板上下表层混凝土应变.利用应变监测数据,分析了闸首底板结构施工过程中由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引起的应力、应变变化.研究结果验证了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在船闸等大型水工结构施工安全监测中的可行性,并对结构设计、工程施工监测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环氧树脂在高应变率下的热粘弹性本构方程和时温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100℃的温度范围内用SHPB实验技术研究了环氧树脂在高应变率(10~2~10~3s~(-1))和直到7.5%大应变下的粘弹性力学行为。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非线性热粘弹性本构方程,并发现存在一种时温等效性。在加卸载全过程中,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当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