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本学段中,主要有以下学习内容: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三年的学习,初步认识了数与运算,并能用浅显的数学知识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学生的思维特点也逐步从具体、形象过渡到抽象、概括。因此,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拓展数的概念、数的运算仍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本学段数与代数的具体目标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及探索规律。一、数的认识本学段…  相似文献   

2.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标准的制订与教材的编写都由各州或学区自己来完成.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有:聚焦"代数基础",提前渗透代数概念和思想,寻找平衡点等.《成功的基础》的启示是:应将有关模式内容从低年级开始重视,同时把代数思想以非正式的形式逐步渗透.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段划分问题是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既关系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也关系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教材的编写。本文对国内外几个国家、地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段划分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思考,并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学段划分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综合与实践”内容相较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较大改动,主要表现为:学段划分更细,加强了学段衔接;进一步阐释、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与要求;分为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两类。研究者建议根据内容要求调整、充实内容;拓展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形式;在第三学段适当增加项目式学习。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整体考虑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儿童成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笔者在长期从事第一学段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这一学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另外受识字量和知识水平的局限,他们在读题时的理解能力较弱,常常要依赖老师或家长帮助读题、分析题意,没有自己读题的习惯,以至于  相似文献   

6.
课程目标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从量的视角比较,发现义务教育阶段三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在整体架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调整,核心变化体现在学段调整、核心素养融入和目标表征的转变.从质的视角比较,发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目标在内涵与本质、内容与表征两个层面实现了对以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继承与发展.同时,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与突破:立足核心素养的育人理念,全面落实数学“三会”;关注学生发展的阶段性,优化学段划分体系;秉承发展与联系的眼光,致力于学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纪金凤 《成才之路》2010,(34):I0029-I002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情感目标,并在不同学段划分出了具体的子目标体系,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相似文献   

8.
褚涓 《教师》2011,(8):42-4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整体考虑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儿童成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笔者在长期从事第一学段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发现:这一学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另外受识字量和知识水平的局限,他们在读题时的理解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9.
1989年5月,全美数学教师协会出版发行了《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一书。本刊上一期介绍的内容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其目标;各个学段的教学改革要求。本期和下期介绍的是:各个学段的课程标准,说明该学段在学习上应达到的要求,并对教学方法提出建议。虽然美国与我国的国情不很相同,但从美国所设想的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梗概中,可获得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芬兰官方数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数量、结构框架、详略程度、要求程度、内容分布、内容变化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中国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条目最多、最详细,其次是澳大利亚维州数量居中,芬兰最少、概括性强;三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运算、几何内容都较其他内容所占比重更大、强调更多;中国数学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上所侧重的内容不同,呈动态变化趋势,而澳大利亚维州各学段各部分内容比重相当,随学段增长,不同内容所占比重无明显变化,芬兰不同学段内容设置不固定,内容所占比重也不固定,不受统一模式限制。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年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也发现一些问题。2005年开始修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在广泛调查研究,征求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标准进行了认真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在体例与结构上略有调整,增加了目标行为动词的解释,三个学段统一表述实施建议,案例作为附录后移;理念与目标的表述更加清晰;三个学段的课程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内容总量基本未变,具体内容和要求几个学段有不同程度调整。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是课程改革十年经验总结的结果,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类型要求也逐渐增加,人们更加重视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为此推出了新课程改革内容,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微课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构建更为高效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文化是人类的基本文化.这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已得到充分的关注。要使数学课程更好地体现数学文化的途径有三:第一,更新数学教育理论;第二,优化数学课程内容;第三,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理融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国家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前提下产生的一种教学形式。中学数理融合教学过程强调多样性、聚合性和创新性,具有多元化的教学特征,是学科整合背景下对数学和物理的知识、思维、方法的再组织和提炼。中学数理融合教学体系的功能是筛选和整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呈现方式、教学范式、教学评价和教学保障等要素,促进数理学科融合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提升学生的创新性素养。中学数理融合教学的实施路径为:探索新的学科融合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开发建设数理融合校本课程;组建融合型创新学习团队,实行“联合培养”模式;开展数理融合科研课题研究,产学研相结合发展创新能力;建立促进学科融合发展的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如何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中国现代数学课程的历史进行回顾与反思,这一时期中国数学课程的发展演进分为稳定期(1902—1952)、转折期(1952—1983)、改革期(1983—)3个阶段.现代中国数学课程具有关注现实、关注儿童、关注归纳、关注计算的传统."舶来品"与中国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传统如何与时俱进,从"传统"出发评价新课程时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等,都是应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师《名题赏析与数学史话》课程内容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各个高校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名题赏析与数学史话》作为通识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数学的欣赏水平,树立良好的数学教育观念.在分析开设《名题赏析与数学史话》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数学问题、数学典故、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方面初步构建了该课程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材编排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促进了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不过,课程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一些论争,如关于数学生活化的论争、关于数学"双基"的论争、关于学习方式转变的论争、关于几何课程改革的论争和关于教材编排方式的论争等.检视这些论争并对其进行理性思考,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A Spiral Task as a Model for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piral approach has long been used by curriculum designers to deepen students’ knowledge of scientific and mathematical concepts and to bring students to higher levels of abstraction. The benefits of a spiral approach, however, can also be extended to teac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piral activity employed by the Kidumatica program not only to raise the level of teachers’ content knowledge, but also to promote discussion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teachers teaching at different grade levels. The activity was designed to take a single problem situation and develop it in ways appropriate to the different grade levels. At each stage, the teachers are encouraged to discuss teaching approaches required by the students at each grade level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临沂师范学院2000年以来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从第二阶段起,临沂师范学院开始在课程建设上大胆探索,包括:更新对课程的认识,提出课程是高校的产品,按课程要素配置高校资源;成立新的课程领导机构;围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系列改革。本文从经营理念与课程建设、课程的要素建设、课程领导三个方面对临沂师范学院的课程改革做出分析。建议临沂师范学院的课程改革实践应与理论研究联系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