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引入联觉策略,符合学生欣赏认知成长规律,与学科教学创新实践探索有更高契合性。作为教学设计者、参与者、组织者的教师,需要建立联觉教学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联觉机会,以成功激发学生音乐思维,建立丰富欣赏认知体验。本文先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联觉应用作用展开分析,然后就音乐欣赏教学联觉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索,最后针对音乐欣赏联觉应用展开反思,希望为音乐欣赏教学提供更多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联觉一词源自古希腊语。联觉也叫"共感觉、通感或联感",它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具有联觉的人通常被称作联觉人,这里所指的联觉主要指听觉、声觉、视觉、动觉和嗅觉。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联觉"?心理学上,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过程或心理机制称为"联觉"(Synesthesia)。"联觉"在生理学上称为伴生感觉或共感觉,也译成"通感","感觉挪移"的意思。"联觉"的思维方式是让学生在欣赏活动中,注重训练形象思维,围绕音乐作品有效、合  相似文献   

4.
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同构联觉策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让学生在积极接收音乐信息的同时,自然形成认知内化。教师要有同构联觉教学意识,在教学程序、学习活动、训练拓展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学生接受音乐信息主要靠听觉,教师组织多种聆听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聆听角度展开音乐学习和思考,能够促进其学科能力的顺利成长。聆听和思维属于不同的感知体验,教师利用聆听机会推出直感思维学习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5.
联觉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音乐审美中联觉心理过程与想象、联想、幻想、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联觉能让我们更有效地达到通过音乐审美培养和锻炼形象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音乐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融音乐、情感和身体为一体,联觉感官,促进学生思维、情感、听觉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引发表现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7.
陆慧怡 《考试周刊》2024,(9):144-147
视听联觉,主要是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相融合,对学生的各个感官进行刺激,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突破音乐欣赏课的思维藩篱,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等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地提升。文章通过对视听联觉的应用优势和应用策略进行简单的分析,对核心素养视域下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为立足点,首先对视听联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述,然后分析了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视听联觉的应用,最后有针对性地指出了音乐欣赏教学应用视听联觉的科学途径,供小学音乐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读"与"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又借助语言对思维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因此,教学中除了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学及动手操作等手段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读与说的训练,通过读、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教师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通过一个感官引起其他感官的共鸣,即为联觉。在音乐欣赏课《乒乓变奏曲》教学中,通过分析不同层次与不同维度的"联觉体验",以期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钢琴教学中,歌唱性旋律的演奏技术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钢琴演奏不仅仅关系到手指、手臂的运动,更关系到眼睛、耳朵和唇齿的系统配合。而各种感官的协同配合就是感觉之间互相联系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联觉"。本文将歌唱的感觉和钢琴演奏的动觉、视觉、听觉联系起来,使联觉成为提高钢琴演奏水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方静 《家长》2023,(8):136-138
<正>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深入探讨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很多教师与家长都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主课学习,而音乐、美术等科目的学习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联觉"在心理学上表示通过一种感觉而导致了另一种不同感觉的产生的心理过程;在生理学上也被解释成感觉的转移。"联觉"的思考方法应用在学生的音乐赏析中,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方式,通过音乐的音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将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通过联觉的方式,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音乐中的别样内涵。应该将"联觉"充分应用在音乐的赏析教学中,从多个角度展示怎样将这种新的方式运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  相似文献   

14.
小学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引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并使其发展成为学生们的一种爱好。我们将音乐欣赏课置于教学教研的重要位置。小学低年段音乐欣赏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就是运用"联觉",利用学生对音乐产生的某一种感觉,通过寻找通感做到"一觉引多觉",增强音乐欣赏的趣味性。"神奇的联觉"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利用"神奇的联觉"来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趣味中积累音乐知识,在趣味中走近音乐家给予我们的音乐世界。  相似文献   

15.
听和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式理论能为学生的听说训练提供思路和帮助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记忆模式与思维模式进行图式积累;可以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文化图式四个方面进行图式构建;并通过动觉感知、听觉体悟、联觉实践进行图式理解。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是关联听觉的教学,而有深度的音乐体验可以在听觉的基础上,引发关于视觉、动觉、直觉、嗅觉等联觉的融合性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听觉开始,引申视觉,强调联觉,重点探究音乐视觉中的形和神,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融体验于音乐学习中,挖掘与体验音乐的情感和内涵,使学生能突破歌唱教学的唱唱跳跳模式,高层次、立体化地体验音乐并浸润其中,获得思想启发和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7.
联觉(synesthesia)是心理动态现象中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色彩是一种直觉形象,通过听觉活动、视觉活动和动觉活动中的色彩联觉现象相互作用于人的心理所产生的移情作用,并借助这些色彩的交织,使参与者得到心理上的某种审美享受、审美满足,并引发他们的知觉形式直接反映教学的全过程,引导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知觉表象,产生整体认识上的感受,以加强审美感知、审美能力及审美行为.  相似文献   

18.
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将联觉融入歌唱教学,让嗅觉与声觉、动觉与声觉、视觉与声觉、听觉与声觉相互作用,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二度创作”,使学生更好地体验、理解不同作品所蕴含的独特情感,并以自己的理解,形象地表现这种情感,进而获得丰富的音乐想象与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9.
联觉,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音乐艺术的审美联觉是按着音的传递方式进行的,即由发音体振动——音波——音波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听觉神经传递大脑,然后引起生理的感受。少年儿童正处于对外部事物,特别是对音响刺激敏感期,他们认识和理解事物时带有明显捕捉性,喜欢与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音乐欣赏时易产生情感、意象、色彩、嗅觉等审美联觉。 一、少年儿童在音乐欣赏中的情感联觉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音乐欣赏中的情感联觉是最常见的视听联觉,即在声音刺激下产生的视觉形象,通过审美的听觉活动,对审美对象产生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哀  相似文献   

20.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升华的结果 ,整个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 .因此 ,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所以 ,如何通过数学教学自觉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公式变换、习题变换进行教学 ,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 .1 公式变换数学公式变换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联想思维、辩证思维训练的好素材 .在教学中应当细心捕捉、深入挖掘 ,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 ,利用棱台体积公式V棱台 =13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