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通过能级相关理论、前线分子轨道理论,论述了对称性方法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同时论述了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中,对称与守恒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前线轨道理论解释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突出前线轨道对称性,找出了前线轨道对称性规律,并根据前线轨道对称性判别反应中分子轨道的旋转方式,从而确定立体化学;无论是电环化还是环加成反应,其反应物分子轨道对称性具有相同规律,据此规律可轻松解决反应的立体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1.分子轨道对称与反对称分子轨道是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除了在数学上用波函数表示外,通常用更形象的几何图形-分子轨道图形来表示,它能够更直观的显示出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应用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来说明反应机理时,通常是通过分析有关分子轨道图形的对称性来完成的.一个图形经过某些操作之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  相似文献   

4.
“轨道”是现代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对于整个结构化学课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习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等一些非常重要的理论化学论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轨道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原子轨道,自旋轨道,分子轨道,群轨道和杂化轨道等等),而每种轨道  相似文献   

5.
元素守恒,即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其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原子守恒法是依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个数都不变的原理,进行推导或计算的方法。利用元素守恒配平法解析了一类较复杂的高考计算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子轨道理论用来解释化学键、研究化学反应性能,日愈显示出很重要的作用。在定性地应用上普及这个理论,涉及轨道重叠、线性组合、位相、对称性匹配、能级、宇称守恒等概念。其中位相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但在这个概念上存在着混乱状况,使细心的初学者感到矛盾莫解。这里既有概念上的科学性问题,又有如何表达的教学法问题。故很有必要讨论清楚。  相似文献   

7.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一类题型。该题型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分类,电解质强弱判断、电荷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离子共存、物质在体系中的真实存在形式,物质的溶解性等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计算中,学生如能巧妙运用守恒的思想,往往能够避繁就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所以一切化学反应都存在着物料守恒(质量守恒,粒子个数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电子得失守恒,电量守恒),化合物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数相等(电荷数)守恒,因此它们呈电中性。以上三点就是守恒解题的依据和基本题型。  相似文献   

9.
<正>一、质量守恒:质量守恒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计算或推断。主要包括: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守恒;结晶过程中溶质总质量守恒;可逆反应中反应过程总质量守恒。  相似文献   

10.
化学计算是从定量角度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概念、原理及物质变化规律的理解,这也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重点.质量守恒定律是计算的基础和依据,其核心是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其微观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和个数保持不变.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等.……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8,(5)
质量守恒定律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即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其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由质量守恒定律派生出以下守恒关系:质量守恒、化合价守恒、原子个数守恒、离子个数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  相似文献   

12.
王波 《化学教与学》2010,(11):60-61
杂化轨道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的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用该理论时,首先必须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在未知分子构型的情况下,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时比较困难,成为教学难点。本文总结几种高中阶段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一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守恒法的实质是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的原理来解决问题,而抓住一个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特征量来解决问题,能够在纷纭复杂的解题背景中寻找出关系式,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地将题解出.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变化纷繁复杂,但是化学变化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都要遵循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有很多守恒定律,如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元素守恒(物料守恒)、电荷守恒和质子守恒等。  相似文献   

15.
一、明确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它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不包括物理变化。如5g冰熔化后得到5g水,这一变化前后质量虽相等,但不能把这种变化说成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它是物理变化。二、强调“质量守恒”,掌握守恒的原因与推论。定义中的“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一定守恒;(有的守恒:H2+Cl2==2HCl,有的不守恒:2CO+O2==2CO2)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一定守恒。(有的守恒:H2+Cl2==2HCl,有的不守恒:2CO+O2==2C…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无论利用焓变(ΔH)还是熵变(ΔS)作为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相对比较片面,二者都不能独立地作为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但是充分地利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就比较准确,并且能很清晰地知道反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7.
罗功举 《考试》2004,(9):41-42
守恒是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化朦胧为直观、变复杂为简单的特点。从数学角度来讲,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看作一个等式,等式中就必然具备某些守恒要素和数量关系;从化学层面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必定遵守质量(原子)守恒(适合一切化学反应)、电子得失守恒(适合氧化还原反应)、电荷守恒(适合离子反应、电解质溶液)等。那么,在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守恒法”就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作为依据来解题.运用守恒法解题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甚至还可以解决其他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将中学化学计算中常见守恒问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总是遵循着守恒的原理.本文从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数目守恒、离子反应中的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得失数目守恒等角度来讨论守恒法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应用多种不同的守恒法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开阔学生思维的广度,以适应越来越"灵活"的高考试题.下面以一道试题的多种解法,也就是应用不同的守恒法来解决问题,以此来说明不同的守恒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轨道概念及其对称性的分析 ,力图通过轨道对称性在分子形成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论述来阐明轨道对称性这一知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