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医院剖宫产率持续上升,更有高达80%的报道。我院剖宫产率近年每月也在40%~60%之间。为了降低剖宫产率,我们分析了剖宫产的原因,其中以胎儿因素为主,胎儿宫内窘迫为首要原因,约占20%。要降低剖宫产率,必须分析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正确性,减少误诊。本文分析了胎儿宫内窘迫术前诊断依据、术后羊水及胎儿情况,为提高胎儿宫内窘迫诊断准确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能途径。方法:统计1999-3-12~2000-4-8在张家口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27例剖宫产病历,分析各种剖宫产原因及所占比例。结果:胎儿因素197例(46.1%),其中胎儿宫内窘迫86例(20.1%);母体因素104例(24.4%),其中胎膜早破37例(8.796);母儿因素72例(16.9%);社会因素54例(12.6%)。结论:胎儿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要求剖宫产也占了很大比例,要降低剖宫产率需要医生和社会共同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转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又是胎儿窘迫的继续。如何及早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可以使新生儿窒息及病死率明显下降。我科通过79例胎儿宫内窘迫行剖腹产术进行前瞻性临床分析并寻找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04-01-2008-12河北省承德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 300名孕产妇中,14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占6.09%,在140例胎儿宫内窘迫中,导致新生儿窒息36例,死亡4例.其中脐带因素、羊水因素、胎盘因素、产程异常、胎位异常、药物(麻醉剂、镇静剂、缩宫素等)因素等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占主要因素.结论 做好孕期和产程监护,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避免新生儿窒息和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产后胎儿宫内窘迫的原因,寻找早期发现临产后胎儿宫内窘迫的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临产后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332例患者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产后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93例、头位难产87例、羊水因素70例、产程异常37例、宫缩剂应用不当及母体胎盘因素各15例、先兆子宫破裂9例和过期妊娠6例.结论:对临产后胎儿宫内窘迫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及剖宫产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探讨产钳助产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产钳助产术病历415例。结果:产错术占分娩总数的6.9%,占头位难产的24.0%,其主要指征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胎头异常,第二产程延长,妊高症等。结论:产钳术是解决头位难产必不可少的,而合理正确地使用产钳术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胎儿宫内窘迫在新生儿窒息的病因中又占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及时诊断并积极防治胎儿宫内窘迫,可以有效地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窒息后遗症的发生。现就我院1994—1995年中除臀位、产前用药外,随机抽取的1000例病历,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羊膜镜检查观察妊娠晚期宫腔内羊水颜色,确定有无胎粪排出,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窘迫,给予及时处理。方法:本组对200例高危妊娠行羊膜镜检查,结合胎儿监护,B超监测,综合评价胎儿宫内安危。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擦净宫颈粘液,动作轻柔,防止出血。检查时注意无阴道炎,无宫颈过度后屈,颈口须开大1厘米以上,颈口无出血,无前置胎盘者。本组对过期妊娠50例,妊高征20例,胎儿宫内窘迫41例,胎盘异常42例,头盆不称48例,潜伏期延长20例,可疑胎膜早破5例,胎盘早剥1例,死胎3例,分别进行了羊膜镜检。自然分娩102人,胎吸48人,剖宫产术50人,羊膜镜检与分娩后核对羊水情况符合率为97.5%。羊膜镜检Ⅰ度产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羊膜镜检Ⅱ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0%,Ⅲ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81.82%,Ⅳ度100%发生新生儿窒息。结论:羊膜镜监测是妊娠末期及监产时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剖宫产率,协助诊断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死胎的一种有效方法。羊膜镜检的同时,以胎心监护及B超互相参考,综合分析,可避免假阳性反应。所以,在产程中,重复使用羊膜镜检、胎心监护、B超监测互相配合,达到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9.
胎膜早破1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母儿并发症的关系及解决办法。[方法]对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2年2月的181例胎膜早破进行分析。[结果]在181例胎膜早破中,剖宫产87例,占48.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剖宫产术中,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相比,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臀位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胎膜早破者剖宫产率较高,与常见的母儿并发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近五年我院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产术139例。现就麻醉药中加用肾上腺素、升压药的应用及对仰卧低血压综合征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39例,年龄24~29岁,一般健康状况良好。术前无仰卧低血压综合等主诉及征象。分别因过期妊娠、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枕后位,妊娠合并高血压征行剖宫产术。术前用药:鲁米耶钠01~0.2,穿刺部位 L_(2—3),L_(3—4),头向置管3±1cm。麻醉药物:①2%利多卡因20ml 含1:20~40万肾上腺素(109例)平均用药量15±3ml;②1%利多卡因、0.25%地卡因混合液20ml 合1:20/40万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正确处理臀位,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仍是当今产科的主要讨论课题。臀位是异常胎位最多见的—种,胎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胎位,臀位分娩方式的选择与围产儿死亡率、损伤率密切相关,本文就我院1990年-1992年间122例臀位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情况等问题作以分析。 临床资料 1 臀位发生率与剖宫产率 我院1990-1992年间共分娩3810例,而臀位产122例。臀位发生率为3.2%,与文献报道2-4%相符。而剖宫产总数为248例,剖宫产率为6.57%,其中臀位剖宫产58例,占剖宫产的23.4%,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将我院101例剖宫产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头盆不称37例,胎位不正18例,过期妊娠18例,宫内窘迫9例,其它19例。讨论一、头盆不称,头盆不称有①骨盆小于正常值,明显狭窄。②胎儿过大骨盆轻度狭窄,③巨大儿骨盆大小正常,④胎头位置异  相似文献   

13.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本文就我院1995年2月至1997年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10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年龄24~44岁,平均28.6岁。孕产2次或2次以上者56例,占54.4%;孕产1次者33例,占32.1%;置宫内节育器(IUD)者37例,占35.9%。有腹部手术史者34例,占33%;其中绝育术者16例,占47%,剖腹产史者9例,占26.4%,宫外孕史者7例,占20.6%;另有2例分别为阑尾炎切除及  相似文献   

14.
孕末期孕妇发热对胎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末期孕妇发热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5例孕末期发热的孕妇进行胎心监护,周期性胎心率的监测,羊水性状的观察,Manning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初步分析孕妇发热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孕妇发热对胎儿会造成缺氧、胎儿宫内窘迫,表现为胎心率过速或过缓,LD(晚期减速)占37.10%,羊水Ⅱ°污染占86.67%,但不一定会造成新生儿窒息,表现为Apgar评分≤7分占25.71%。结论:孕妇发热明显地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及胎儿宫内窘迫。我们要积极预防治疗孕末期发热,并在治疗的同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25例脐带绕颈产妇进行分析。[结果]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关;脐带绕颈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可影响正常分娩;以助产分娩居多,部分采用剖宫产术;顺产较少。[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过长有关;影响正常分娩;对胎儿预后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期间,住院分娩总数为342例,其中剖宫产57例,其余285例经阴道分娩,有122例发生胎盘粘连.胎盘粘连含胎盘表面粗糙及胎盘小叶缺损,其中89例有人工流产史,占72.9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院1984—1995年间177例围产儿死亡及其死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组围产儿死亡率为14.68‰。死亡围产儿中早产儿占42.94%,畸形儿占18.64%。新生儿首位死因为窒息,胎死宫内首位原因为脐带、胎盘因素所至的宫内缺氧。资料表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环节是防治早产,加强对畸形儿的筛查,做好围产期保健,防治胎儿宫内缺氧,提高产科质量,搞好新生儿窒息抢救工作。  相似文献   

18.
胎头位置异常是造成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枕后位在胎头位置异常中占首位。常引起难产,也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本文收集持续性枕后位6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胎儿窘迫的诊断依据及发生原因,了解指征是否合理。我们对2000.1-2006.12月都匀市人民医院132例以胎儿窘迫为剖宫产指征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学周刊C版》2017,(18):90-91
目的:探讨林格氏液短时间快速静脉滴注行宫内复苏时改善胎儿宫内窘迫、减轻新生儿窒息程度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足月分娩的10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宫内复苏治疗,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溶液加维生素C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胎心率恢复情况、最终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胎儿娩出时的羊水性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胎心率为(139.43±11.28)次/min,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9.94±10.46)次/min(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比例均较高。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新生儿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羊水粪染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林格氏液能够有效改善胎儿心率,减轻窒息程度和羊水粪染程度,改善新生儿生存质量,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