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概念”的兴起承载着知识结构化与迁移应用化的价值期待,但由于情境立场的缺位,当前的“大概念”大都陷入扁平虚化、种类单一、层级偏移的整合困境,面临直接式、移拼式、闭合式的教学瓶颈。情境立场是指对情境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关注概念与概念差异的“概念情境立场”,以及关注概念与生活差异的“生活情境立场”。教育者亟须在大概念整合教学时,引入情境立场,通过倒转教学和生成教学,孕育实践智慧,促进“具体—抽象—具体”的双向互动,以期实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2.
在“双减”及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中的浅层学习问题,依据数学学科教学特点,在深度教学理论指导下,在教学中落实深度教学,提出指向数学本质的“深”问题,从浅认知转向真探究;组织多形式“深”互动,从知识取向转向素养取向;激发内在“深”动力,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的视角出发试图厘清“大概念”“概念性理解”“任务群教学”“大单元教学”等概念的基础上讨论如何从学生立场出发设计与实施“任务群教学”“大单元教学”。其基本观点是:“任务群”“跨学科”“项目式”“大单元”“大概念”“概念性理解”的教学设计及其教学,不是不可为,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思考如何为,万不可瞎作为,乱作为。关键是要基于“大概念”“概念性理解”设计教学目标确定,让其成为学习行动指南以及评价反馈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要让目标成为联系学习者和老师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数学学习方式,应坚守数学学科立场,开展素养导向的学科实践活动,注重学科性、实践性、主体性、社会性、综合性和生成性。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促进整体建构,习得活性知识;基于主题设计,生成整合经验;融通多元要素,提升创造能力;打开培育通道,塑造完整的人。“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逻辑可以从生长点、聚焦点、整合点、着力点和创新点五个角度把握,依据主题提出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建构评价量表,设定“可见的”学习目标;围绕大概念实现跨学科知识整合;设计主题活动任务,开发学习支架与工具;形成整合性成果,开展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教学中的广泛开展,引发了基础教育在课程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知识的载体从传统单一的书本形式转变为多媒体知识包,知识的组织形式从以往的线性排列转向超文本结构;知识的传授方式从“填鸭式”教学转向反思性教学、合作交流性教学;知识的传递从平面方式过渡到立体方式。然而笔者通过听课和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地区、学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依然存在以下不等式。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聚焦学校主阵地,旨在通过高质量课堂的建构,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积极向好的教育生态背后,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逻辑转换,即教师教学观念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教学内容从“惰性知识”转向“价值性知识”、教学过程从“以教促学”转向“以学定教”、教学评价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与此同时,学校办学中好的经验也不断传承,表现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立场矢志不渝,践行教材“教学性”的逻辑永不停止,走强调“学业质量”的道路坚定不移。为保障“双减”政策有效落实,需明确基础教育定位,奠定“双减”赋能前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把握“双减”重点理念;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聚焦“双减”推进关键;加强教育制度建设,保障“双减”切实着陆。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从“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的角度把人们对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进行整合,从而构建虚拟的心理空间,予以存储相关信息,证明了认知的开放性和隐喻性。从“范畴理论”来透析“整合”具有“创造性”和“系统性”之内涵,从“隐喻理论”来透析“整合”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之外延。二者均有无限扩张的生命和生机。为了让老师在使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时,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等理论对“整合”之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刻论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老师在对“整合”的概念理性的认识的同时,熟练驾驭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的单元整体教学。  相似文献   

8.
大概念是由诸多相关小概念组成的上位概念,它具有统摄性、结构性、进阶性和多维性。学生大概念的形成,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本研究以“能量”大概念教学为例,系统分析了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程中与能量相关的知识与要求,建构了“能量”这一科学大概念的框架体系,关涉能源与能量形式(静态)、能量转移和转化(动态)、能量定律(理论)三个方面。教学实践中,要以大科学的视角来理解科学概念,关注概念的进阶以不断提升对大概念内涵的理解,以实验探究为媒介有效实现由感性认识、理性思考到概念抽象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和本质,能将散乱的事实、主题、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大概念在“学科素养”和“单元设计”间架设通道,可统摄单元教学,实现素养落地。单元大概念通常用陈述的句式来表达,可以从课程标准里提取,从专家建议里概括,从学生误解里发掘,从教研互助里建构。大概念为单元教学提供了“锚点”,重塑了教学,主要体现在:重塑单元设计、重塑教学现场和重塑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将分散的知识、技能、观念等联结成为整体,并且赋予它们意义的概念、观念”。以大概念为视角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形成有意义相关联的结构化知识体系,能够帮助教师从繁杂的学习内容中抓住主要矛盾和本质问题,紧扣教学重难点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结构”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及理论所构成的该学科的知识体系。运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教学中从知识的细胞——概念入手,讲透概念,理清线索,进而形成学科的知识体系。如此,由小结构到大结构,使知识逐步系统化。  相似文献   

12.
“双减”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实践性作业,应做到:从教材出发,整合和重组作业的内容;基于学生立场,化外驱为内需,趣化作业形式;化单一为多元,拓宽作业资源;化闭合为开放,设计内容有效、形式灵动有趣的数学实践性作业。如此,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转型,必然要求并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转型。根据新课标对教学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要有以下六大教学转向:教学立意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教学目标从“旨在育分”转向“重在育人”;教学设计从“课时设计”转向“大单元设计”;教学活动从“碎片化学习”转向“整体化学习”;教学策略从“讲授灌输”转向“探究实践”;教学评价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14.
由于许多小学数学教师缺少对“螺旋上升”式概念的统整意识,未能正确引导学生把握概念,缺少知识间的整合,造成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较为浅显,并且知识体系不完整。基于这样的学习现状,笔者从“课时本位”走向“统整视域”,通过建立统整意识、把握概念节点、立足统整教学等措施,对小学数学“螺旋上升”式概念教学进行实践研究,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概念的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重心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文章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留心观察”单元为例,提出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松弛备课”,整合资源,由单一静态转向多元动态;打造“松弛课堂”,用情境体验,将课堂由理性抽象转向具体真实;设计“松弛作业”,因材设计分层次作业,由传统基础转向拓展提升;建立知行合一的“松弛评价”体系,促使语文教学真正指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利奥塔把后现代知识状况描述为对思辨与解放“元叙事”的质疑,实质上是以“解合法化”与“悖论逻辑”对作为“共识”之公共游戏规则的消解,从维特根斯坦到利奥塔完成了对古典“游戏”说的颠覆。这与新实用主义罗蒂以“小”叙事达成的“共识”代替“大(哲学-哲学家)”,从不同的极端,在异质-多元的语言游戏中颠覆着真理,建立起众“小”的迪斯尼乐园,西方的马克思主义, 如杰姆逊、伊格尔顿等,对此进行了批判。从利奥塔提出的五点知识本性改变可见,后现代信息革命并没有改变知识的真理性本性。  相似文献   

17.
同一概念下的知识或者同一主题下的知识整理集合形成专题知识,如地理学科中“地球上的大气”专题(图1).“专题”体现同类知识的整合归纳,按照整合范围大小和体系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大专题、小专题和微专题.小专题或者微专题是大专题体系结构中的分支部分,图1中“地球上的大气”这一专题下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就可作为一个微专题.  相似文献   

18.
中外译学界对多元系统论的诸多批评都指向该理论中的术语和概念问题。本文以多元系统论中“经典化”这一并不显见却极为重要的概念为出发点,尝试对该理论中的术语和概念评价问题作出回应。通过重读“经典化”概念,追溯其提出的时代语境,发现多元系统论中的“经典化”概念尽管来源于从俄国形式主义,但由此衍生出“非经典化”、“静态经典”、“动态经典”等一系列新的概念。这些概念不仅是对当时文化研究浪潮的呼应,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而且还使译学界注意到以往被忽略的诸多文学形式,从而拓宽了翻译研究的时空维度。多元系统论中“经典化”概念不仅仅只是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简单挪用,而是在对其明确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演绎与重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学科大概念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逻辑,是实施历史教学的有效手段。文章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课为例,阐述在教学中可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作为学科大概念,从其形成的过程、原因、影响出发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形成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在“应用地球物理学”教学中,通过引入整合教学方法,不仅较好地实现了不同勘探方法以及不同专业课程内容、概念等的融合,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应用地球物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通过“薄层”与“厚层”概念教学范例成功地诠释了整合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性。联想使知识得以扩展,对比使问题得以明晰。严谨细致的教学研究工作是实现整合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