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静  吴立保 《文教资料》2006,(16):77-78
经验论构成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根基。他以经验统摄心与物,把经验引向本体化,导出人化的实在和生活世界。人在生活世界中就是不断的生长,因而,生长和经验相通,生长就成为杜威教育哲学的本体。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它对教学改革的启示就是要消除师生关系“中心——边缘”的理解模式,实现“主体”关系范式到“主体间”关系范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教育,与学生达成主体间性的理解与沟通。  相似文献   

2.
ChatGPT等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大学教育变革及创新人才培养一次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大学生深度学习是推进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内核。现实中高等专业教育体系“锁定”着大学生深度学习,使专业教育主要成为了产业体系所需的“工具人”的“生产工厂”,忽略甚至抹杀了大学生主体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从而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使得大学生在与智能技术的“竞赛”中处于劣势。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需要推进高校教育体系结构变革,拓展和丰富大学生与世界的互动联结载体,更新专业知识体系并强化实习实践,使学生在“互动”与“内省”中实现主体意义建构,从而将高深知识习得、生产与自我世界建构有机融合,有效实现主体觉醒与对外部世界创新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媒介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教育实践中“身体在场”的高度强制性,使“虚拟在场”成为新时代网络育人的主要特征。本文认为,虚拟在场得以可能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身体”与“经验身体”的双重互构;二是情感由个人化向集体化转变;三是个体从他者规训转为了自我规训。但在未来的实践中,还需深刻把握媒介与教育的契合点,可以以媒介技术、认知教育、主体意识为切入点,对网络育人的发展做进一步审视。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给人的生存带来了意义危机。它使人失去工具意义,成为“无用阶层”;人一旦失去操劳,也就失去了意义产生的大地;更为可怕的是,人极有可能被“神人”设计,成为“圈养”的存在。人的生存面临意义危机时,唯有回归自我才能救己,在自我成长中构建价值,由“为他的”向“为我的”价值向度转向,实现人本真的价值,这需要依靠教育来达成。智能时代教育目的要转向使人成为他自己,实现人劳作的艺术化,以使人在智能时代活得更有意义、自由和尊严。同时,人工智能为教育目的的转向提供技术支撑,它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实现了“为我的”学习,建构“属我的”知识,这些都使智能时代必需的自我矗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亲亲”所代表的情感与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论基础,“家”则是“亲亲”的现实载体,不仅有社会层面的意义,还具有生存论意义,对儿童的存在具有建构性价值。家庭是儿童生存的情感基础、儿童社会性存在的始基以及儿童发展成人的“前结构”。为培育儿童实现完整的“在”,需要发挥家庭在教育中独特的情感性价值、自足性育人意义以及在个体成人之中的前提性作用。但在现代性发展中,教育形成明显的“去家化”色彩,家庭在教育中的合法性遭到质疑、自足性教育价值被无视、基础性地位面临自我剥夺,极大阻碍家校协同育人成效。因此有必要通过“再家化”过程,在教育中充分发挥“亲亲”之家的效能,使家校共担育人责任、各正育人功能,以便重建育人秩序,形成良好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6.
在智能时代,人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善假于物”层面,去剖析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发展。转“识”成“智”光靠技术不行,只有具身性的体悟才能使人由“技”入“道”。具身性多模态互动有利于打破教育实践中身体的沉默,充分调动视、听、触等感官辅助教育发展;具身性默会能力有益于促成理解性学习,帮助学生获得内化的知识素养;对具身主体性的关注将切实助力因材施教,使教学摆脱抽象、标准化的视域,更加人性化;具身化学习“场”将推动人们复归生活世界,赋能身体感知和意义构建的整合性学习。具身视角由此避免人们“只见技术不见人”的智能技术应用取向,回归教学育人的本真。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技术化和数字化对人的流动范围、频率和速度的影响,世界正迈入由“无场”构成的地理景观。“无场”不仅解构了教育的内在价值,而且将教育推向“抽象化”“同质化”和“商品化”的境遇。从认识论上看,教育的“无场化”是一种主体性困境,一种处理主体与客体、人类与世界以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观念失当。因此,解决教育“无场化”的关键在于颠覆传统的主体性重构,将自我、他人和世界共为主体,包括重构主体与客体的知识关系、重构人类与世界的生态关系以及重构自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对主体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子式个人主体理念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为了使人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对立分离状态中结合起来,西方哲学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范畴。倡导主体间性对现实主体教育的价值取向、实践观、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师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主体教育应把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投射与应用,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但应看到,主体间性哲学思想产生于西方,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存在根本区别。明晰价值旨归是构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纲与领、根与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紧密结合,统筹落实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中。通过构建主体间平等交互式教育实践关系,采取丰富有效的教育互动方式,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情境,切实增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如何使人摆脱作为知识启蒙的对象,实现人与知识间的互动从而更好的认识世界与自我,是人文教育的关键所在。文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场域,其中革命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具备更加积极的意义。因此,发掘革命文学中人的成长与认识过程对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性。茅盾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与理论家,他的写作包含着丰富的革命与人文教育内涵。他拒绝形式化的理解革命和不介入现实的教育模式。他主张通过审美将对革命的认识转换为人作为主体成长和实践的过程。因此,从审美实践的角度了解茅盾的革命文学创作理论以及他的小说实践,有助于重新审视革命文学中的人文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逐渐从“教学工具”向“教育行动者”转变,并通过“技术凝视主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塑造。另一方面,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导致人的“机器化”加剧,体现为:被技术嵌入的教育主体从“自然人”向“赛博格”转变,人类认识形式从身体感知向机器感知转变,人的主体价值被智能技术划界与规定。为破解智能时代技术带来的主体性危机,应以“培养人”为意向坚守教育的价值指向,使技术意向性与教育目的性相统一;以“否定性”为奇点透视教育主体的人机之别,着力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创变”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新型创造力,使学生在具身认知与机器感知下形成创变能力;以“善智”为目标构建教育中的人机互动,使教育技术在高效应用的同时能被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自觉生命、独立人格和平等观念的现代教育形式。它以共生式教育为核心,在追求最佳的自我改造的同时秉持一种包容性的人生态度和建构一种自觉性的教育活动,使人能够受到理性的教化,将个人利益嵌入社会公益之中,去创造一个异质主体间能够关联建构和普适滋长的共生世界。教育乃人之主体性的开放,引导人走向主体间性的共生世界去遵循教育的基本指向,即个体生命之建构和世界图景之创造。主体性教育的实践本性就是要充分发挥人主动改造自我和创造生活的"主体自觉"的实践效应,以引领个体的自主发展和重建世界的共生法则。  相似文献   

13.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之一。他依据自己独特的经验哲学观、心理观和社会观,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观。尤其是他的活动课程更是独树一帜,颇具特色,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要重视儿童的主体性。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问题之一,就是课程远离儿童的生活世界,把儿童定格在“书本世界”和“科学世界”之中,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意义,难以培养儿童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谈不上儿童创造课程。杜威认为,课程应来源…  相似文献   

14.
作为儿童发展中的“概化他人”和“重要他人”,幼儿园常规在幼儿自我概念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儿童对自身“主体我”、“客体我”的认知。儿童理想的“主体我”与常规影响下的现实“客体我”之间的差距,易导致儿童暂时性地习得无助性与无意识的自我污名化。如果教师对此只是简单处理.则会使儿童从“假性问题儿童”转变为“真正的问题儿童”。幼儿园常规在实施时应确保公正公平性,通过鼓励与表扬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形成幼儿积极的自我期待,促进幼儿自我概念与自我期待的良性循环,最终促进幼儿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在哲学领域内出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折,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都先后对主体间性问题作了探究。胡塞尔提出了先验的主体间性,认为“他我”是作为一种单子映现在自我中的。海德格尔用“此在”取代了胡塞尔的先验主体,开创了一种异于胡塞尔的“共在”理论。  相似文献   

16.
游戏玩家通过“再中心化”及主体间性,于武侠角色扮演中获得虚拟的快感。在人与媒介的“内部互动”中,角色扮演为玩家提供人物“视点”,使玩家从所处的现实世界,“再中心化”入由语词、形象和观念所构筑的属于所扮演角色的虚构世界“江湖”。与此同时,玩家沉浸于对另一主体的陌生体认,不断积累建构他我主体来理解“江湖”,并将其当作“有生命”世界逐步体验与认同,进行从现实世界撤退、摒弃,以及对现实矛盾的想象性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主体教育论确立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师生关系上升到新的思考高度。我国师生关系研究经历了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再从他者性到公共性的三次理念转向,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师生关系却仍停留在主体性阶段,呈现出“唯我性”的无情感疏离、“为我性”的功利化交往以及“丧我性”的无底线越界的失落之态。关于理想师生关系的探讨理应摆脱哲学主体性思维的窠臼,在教育实践中探寻师生关系失落的真正原因,以弥合师生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罅隙,实现对现有师生关系的超越与重塑。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道德教育新业态的产生。工具论和实体论由于难以调和技术与人的关系冲突,在技术教化道德这条路上表现出“标准凌驾于意义之上”、“道德教育生命体验缺失”、“道德教育主体退隐”、“道德教育过程技术异化”等现实问题。在关系论视野下,技术与人是共同的生命成长体,道德更是人与技术共同作用的产物,技术可以通过具身关系调节实现育人目的。人工智能时代开展道德教育,需要坚守人之主体性,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代具性功能,打造人机共生的育人场域,提升师生智能素养,培育合格的道德主体。  相似文献   

19.
体验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是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进而生成反思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它根本上区别于“接受性学习”。1.体验性学习是一种主体性学习方式。真正的体验学习是学习者将客观知识“活化”、“生命化”。或者是将客观知识在个体身上“复活”,使其成为个人经验中的有机成分,成为“我的知识”。2.体验性学习是一种交往性学习方式。体验发生在交互作用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之中,如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社会(包括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我的交往等,总体上表现为物质性交往与精神性交往的统一。3.体验性学习是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20.
面对认识现象意义上的教育,认识主体会在教育的实存与对象性问题上产生疑问,从而在教育自身和作为教育现象之显像之间发生摇摆。从存在论角度分析,教育的实存发生在认识主体的思想世界中,它是落入思想世界并栖居其中的东西——它在思想中建构自己的实体,而不仅仅是被认识的对象。教育的实存与教育的对象性有着明确的区分。教育的实存只有朝向思想时,它才成立;如果把它看作经验对象,则实存不成立。对象性的教育具有经验的现实性,它们是个别的、零散的材料;而教育的实存超越现实性,成为教育的普遍性。在认识论的规定上,教育与认识主体之间构成“我—我的”合一的镜像关系——“我”在教育世界中,“属我”的教育世界通过“我”来建构,教育成了从“我”自身出发而形成的意识。这种意识超越感性认知层面,推动教育认识摆脱“我—它”关系的主客体认识局限,真正承认教育寓于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之中。产生自认识基础之上的教育言说需要借助想象的统合能力,将在场的与不在场的教育发生统整为一个整体。通过理性想象,教育认识才能摆脱干瘪的教条和没有审美诗意的现实白描,通达最为真实、鲜活、具体的教育生活;同时超越在场的教育,进入到不在场的教育的不可穷尽性之中,拓展形而上的教育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