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字时代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中,信息科技课程需要把握科学与技术并重的学科定位,发挥数字素养在解决生活与学习问题、应对未来挑战中的重要价值。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模式,是面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新探索。如何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凸显信息科技课程的跨学科属性,促进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需要建立在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相关的数字化场景问题中,从跨学科学习问题链和跨学科教学设计链两个视角着手建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构建真实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情境,明确由大概念统领的学习目标,以问题链的形式组织学习任务,设计与学习任务关联的表现性学习评价。为了推进信息科技课程跨学科学习的有效实施,既需要改变“学科本位”的思维定式,也需要变革传统教学中以技术训练为主的教学逻辑,具体而言,就是要依托教师群体形成跨学科思考的教学理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跨学科共同体和技术赋能的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应全面做好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定位,发挥课程价值,拟定教育目标,并在完善小学、初中、高中信息课程教育衔接的基础上,以兴趣为起点,推动学生螺旋上升。但从信息科技相关课程来看,存在一定学习难度,易使学生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如何基于思维可视化视角,依托信息科技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成为每位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针对信息科技编程教学在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学生思维可视化技术发展、为满足新课标教育要求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发展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国家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时代性、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引领的科学性等特征。研究认为,信息科技课程目标可以划分为内容目标、活动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四种类型。基于课程目标类型,通过“分解”“开发”“凝练”等教学转化策略,使用设计教学、实验学习、体验学习等教学方法,有助于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小学教育重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专递课堂”,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提供远程教学,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开展专递课堂,能发挥5G优势加强资源共享共建,搭建学生多元、综合发展的学习环境。为有序推进“5G+专递课堂”落实,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从搭建智慧云平台、整合区域特色资源、推进数字化学习、实施“双师”课堂四方面着手创新教学,搭建现代化智慧育人生态,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元宇宙中国教育范式研究视角下,为了更好地提升人工智能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人工智能教师的信息素养,按照中国电子学会青少年人工智能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课程体系要求,打造了教师信息素养与人工智能教学系列课程。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人工智能为支架的线上教育模式,称之为空中课堂教学模式,被赋予了“点播+直播”的互动学习方式以及助力教师提升人工智能教学能力的新内涵。系列课程设计结合信息科技学科教师发展,从教师的信息素养角度出发,从教师的基本功入手,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内容设计合理,符合新课标对信息科技教师素养的要求。直播教学与时俱进,从新内容、新视角突出了人工智能这一信息科技课程中崭新且重要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汪勇 《教育文汇》2023,(9):54-56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要求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为目标,帮助全体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本文基于小学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聚焦育人元素,注重“融合”,在融合实践中展示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之“魅力”,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在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教学中,依据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理念和认知学习理论,结合专业要求、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探索实践以学生自主授课为主的“学生课堂”这一教学形式,凸显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2012年公布的最新版本的《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的介绍与评述出发探索,去思考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可能的变化;以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相对发达的上海地区《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作为对比案例,从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与框架体系描述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新版《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的特点.新版《澳大利亚技术课程框架》特别注重学生未来权益,注重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各阶段教学的有机衔接,注重技术课程与其他学习和生活领域的关联,注重当下学习与创造最佳未来的关联,注重学生道德、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步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与看待新技术发展.基于这些特点,本文从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四方面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传感技术课程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慕课为基础构建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贯彻OBE理念;引入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注重传感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实践环节;加强过程性考核;教学目标力求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相结合,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实践表明,传感技术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培养了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课程目标构建依据与要求出发,提出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三位一体”目标模式,即以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为本体,以硬件媒体操作、教学资源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为三位目标,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构建基于“工作任务”课程体系为目标,以体现职业岗位技术要求的课程内容开发为核心任务,以“项目”为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以“教学做一体化”为课程教学模式,以“信息化”为课程资源建设主要手段深化课程改革,促进高职教育理念转变,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锐 《天津教育》2023,(10):121-123
<正>微项目学习是对传统项目式教学的升级,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微项目学习具有“微”的特点,保留了原有的学习优势,完美融合课程教育标准,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情境化、项目化,克服了时间长、跨度大、评价难、要求高等问题。微项目学习以学生自学及小组合作为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其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新定义该学科的教学目标,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要求教师强化学生信息意识与计算思维,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校工程教育正走向国际化,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以专业电控技术课程群为对象,以车用电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开展了以“工程教育”为导向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其中包含“教学目标”设计、“融入课程思政要素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和“课程学习”设计等,以此期望能为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国外高职工科类课程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各国的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等背景不同,使各国“高职”工科类课程独具特色。但从总体而言,都具有一些共性,即国外的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目标明确、职业针对性强,几乎所有专业都明确指出了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领域或工作岗位。国外“高职”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但也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在经济较发达国家,培养目标综合考虑了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具有多样化的显著特点。一、课程设置强调“以能力为中心”“能力中心”课程观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它主要以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是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的标…  相似文献   

15.
为破解信息科技课程科学原理探究和科技实践实施的难题,探索诸如网络通信原理、互联网协议等理论知识教学的方法,笔者在教学中精选器材,组织学生开展组网和通信原理探究的实验学习,充分发挥实验学习集实践、探究和思维训练于一体的独特价值,落实了“科”与“技”并重的新课程教学要求,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师范生培养回应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将化学金排、化学虚拟实验室、剪映等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论”课程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赋能“化学教学论”理论和教学技能实践课程,促进了师范生的学习范式和教师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线上”与“线下”双管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为高师院校教学一线教学论教师提供课程信息化设计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要求信息科技课程要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信息科技单元教学设计出发,通过确定单元学习主题、设立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效果评价等过程,可满足现阶段新课标要求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打破乡镇中小学物联网知识从零到一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和师范生学习需要的分析 ,说明了师范生应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四个主要方面 ;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学习内容设置、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的要求 ;介绍了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促进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融合,提出了基于“分层递进、目标驱动”模式的“光电信息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以建立光电信息采集系统为目标,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方式,从TracePro软件、EDA设计软件、线阵CCD驱动时序信号设计与实现、光电信息采集系统测试实验等多个层次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社会发展也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支撑.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开展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平台、简易“微课”、“学习资源包”等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与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效性,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由组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到“用信息技术学习”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的实践研究工作,以期对同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