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从哪里开始谈西方音乐呢?我想最好还是先从布鲁斯音乐谈起,因为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乐等现代音乐都是从布鲁斯音乐发展而来的。那么布鲁斯音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起源于美国,实际上是美国的南部各州,当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国,他们也带来了非洲的传统音乐。奴隶们来到美国之后,又发展了他们自己的音乐形式,如劳动歌曲、田间呼喊、福音音乐等等。这些都是布鲁斯音乐的雏形。例如布鲁斯歌曲《你不懂我》。……听起来很忧伤是吗?那时候,奴隶们的生活大多是很痛苦,甚至奴隶解放之后也依然如此。布鲁斯音乐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感…  相似文献   

2.
布鲁斯又称蓝调音乐,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一种黑人音乐,它是一种能使美国黑人在受压抑的环境下较安全地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表达人们感叹生活,发泄愤怒,追求爱情的真实情感。作为美国黑人种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布鲁斯音乐也是研究黑人文学和黑人文化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布鲁斯音乐的起源历史及黑人生活方式、社会地位、音乐文化地位等方面分析其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节奏布鲁斯”源于美国黑人Blues音乐,随着城市布鲁斯、摇摆乐和布吉乌吉钢琴音乐的出现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R&B音乐。  相似文献   

4.
在《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描写了女主人公珍妮的三次婚姻,从其文本叙述结构中,体现出明显的布鲁斯特征,作者巧妙地将美国黑人独创的艺术形式——布鲁斯音乐——完美地融合到文学创作中,用文字谱写动人的乐章。布鲁斯音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及音乐与文字的结合彰显了美国黑人文学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布鲁斯是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南方腹地的一种黑人音乐,是一种悲叹生活、渴望爱情、发泄愤懑的音乐表达方式,是黑人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黑人文学批评家小贝克认为,布鲁斯音乐是黑人本土话语的典型特征,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美国黑人作家,凭借布鲁斯音乐这一本土化的语言,来深入地探讨美国黑人的生存困境和文化追求。其中,埃里森在其小说《看不见的人》、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创造性地把布鲁斯引入作品中,使作品有了强烈的节奏感、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6.
布鲁斯     
布鲁斯(Blues),又称“蓝调”,是一种由在美国的非洲后裔创造的音乐流派,它与爵士乐一样,是产生于现代的少数几种新艺术形式之一,成形于1900年左右。标准的布鲁斯音乐一般是12小节的结构,分为3行,每行4小节,并通过降低音阶上的mi和si,创造出独特的“蓝色音符”。这些音符在钢琴上是无法弹出的,因此,布鲁斯音乐被认为或多或少是从非洲音乐中借鉴来的。由于布鲁斯音乐没有固定的规律,因此即使是那些未经过严格训练的乐手、歌手也能很熟练地掌握。布鲁斯歌曲的歌词中常常包含了对世事的嘲讽和朴实的幻想,表达了歌手对生活的向往、对爱的渴求和…  相似文献   

7.
布鲁斯音乐的诞生有其社会政治背景,更有其音乐的历史成因。美国黑人布鲁斯音乐是黑人奴隶悲惨地位的写照,是黑人反抗的一种表现,它根源于西部非洲,与黑人奴隶宗教音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8.
布鲁斯是美国非裔的民间音乐,后演变为美国非裔文学创作的重要技巧之一,各时期美国非裔作家将布鲁斯纳入自己的创作中,并彼此观照、改写、继承和超越,使布鲁斯最终形成一条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具备了文学上、文学批评上和文化批评上的重要价值。本文梳理了布鲁斯的内涵从美国非裔民间音乐形式到文学创作技巧、文化批评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的一系列演变,揭示了它在美国非裔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布鲁斯是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拉尔夫·埃利森的著作《看不见的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当代美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埃里森创造性地将黑人布鲁斯音乐融会贯通于整部作品之中,以布鲁斯精髓深刻地阐释出黑人寻求自我身份及其文化身份的小说主题。本文介绍了布鲁斯所包含的三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关的概念,并着重分析了布鲁斯哲学在小说中的体现,指出布鲁斯不仅是美国黑人苦难的生动诉说,更是其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史蒂文·特雷西有关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著,特别关注美国黑人音乐、美国文学、美国非裔文学和民间文学方面的具体主题。本文认为,特雷西在诸多问题上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探索,涉及:布鲁斯音乐的非洲源头和美国非裔源头,民间歌曲和民间故事及其文学功用,布鲁斯音乐的形式与结构要素及其在美国非裔文学中的运用,布鲁斯特征的应用、修辞技巧和节奏、区域性或历时性变化等,以及在音乐和文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本文还对特雷西关于兰斯顿·休斯、拉尔夫·埃里森、詹姆斯·鲍德温等非裔作家及T·S·艾略特、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等重要白人作家的评论进行了审视。  相似文献   

11.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妇女主义思想,即黑人妇女以女性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为物质保障,以建立一种全新的,超越权力之争的,男女和谐的两性关系为目标,最终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生存和解放。  相似文献   

12.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从黑人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探讨沃克在<紫颜色>中的黑人女性主义生存观,即黑人妇女以追求女性自我身份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布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及黑人妇女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物质保障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解放和生存,并最终促使黑人男性改善自我,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童玲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1):71-73
主要阐述了欧美流行音乐中爵士乐、布鲁斯、Hip-Hop、摇滚、说唱、美国乡村音乐等演唱风格的特色。同时,对歌曲的类别、风格的把握、声音技巧的运用以及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剖析,探索如何把握演唱风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作品主要以美国黑人女性的觉醒为主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解析《紫颜色》,旨在揭示经济独立与寻找女性自己的声音,确认女性主体身份的关系。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作者在《紫颜色》中表达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5.
<紫颜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创作的一部畅销小说,是当代美国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书中的主人公西丽亚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索了一名逆来顺受的黑人妇女成长为具有独立个性的新女性的发展轨迹,并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寄寓了自己对妇女解放的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6.
佐拉.尼尔·赫斯顿和艾丽丝·沃克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被誉为黑人文学的经典之作,为当代黑人女性文学传统奠定了框架,沃克深受赫斯顿的影响,她的代表作《紫颜色》不仅在主题上.而且在叙事策略上也追寻了赫斯顿的女性文学传统,小说在叙事结构、叙述声音、叙事语言和叙事手段上更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多处描述黑人的歌声,歌声成为黑人自由抒发情感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成为他们战胜痛苦和艰辛生活的精神支柱;音乐是黑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黑人生活中的苦与乐,见证了黑人女性在逆境中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紫色》的叙述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紫色》是一部长篇书信体小说,沃克运用了双重聚集、复调技巧和自由直接引语的独特叙述模式揭示了黑人的精神世界及白人与黑人的异同,充分体现了她强烈的黑人民族思想和对民族团结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现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在其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中,通过茜莉的书信语言及内容、茜莉宗教意识的转变及她和莎格的恋情,多方位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从麻木到觉醒到抗争的过程,反映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平等和自由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从书信体的内涵、使用书信体的优势以及小说女主人公如何通过写信而重塑自我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她最著名的小说<紫颜色>中如何成功地使用书信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