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靠活动打造广播影响力",这句话很平淡、很多见,但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次组织活动的经验,论述了如何依靠活动树立广播品牌形象、如何通过办"看得见的广播",拓展广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大小城市,广播至今被一些同行认为是竞争中的"弱势".然而,今年3月,我们经历的一个救人事件就深刻地说明:广播记者为听众主动多做一点,新闻信息服务再及时迅速一点,媒介就能更多地体现出不同的职能,表现出更加到位的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康宏 《记者摇篮》2006,(10):10-11
《新闻招手停》是沈阳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沈阳新闻》节目的一档子栏目。这一栏目于2000年年初创办,主要定位在突发事件、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新闻监督以及新闻调查类报道。6年来,这一栏目累计播发稿件4000多篇,其中30多篇稿件获得辽宁省好新闻一等奖、辽宁广播奖一等奖等奖项。2005年5月,栏目组获得沈阳市"五四奖状",同年被评为辽宁省广播新闻奖十佳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4.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段时间,我又听广播,又看电视,还阅读报纸,总想知道得快一点、多一点、具体一点。看了这几天的新闻报道后,我有两点感想:一是,我想到1956年刘少奇同志曾经提出:我们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与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宣传思想战线队伍提出的高标准和严要求[1]。 本文通过探讨广播连线报道的特点及如何才能做好广播连线报道的角度,阐述广播新闻者要不断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增强"四力"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好广播连线报道,发挥出连线报道作为广播媒体新闻报道的最大优势与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6.
让思想飞     
套用"让子弹飞"的句式,作为本期卷首语的标题,是读这一期刊发的一些文章的感受. 感受集中在一点:新闻传播学研究如何创新?创新,关键在"创"--"独到见解"或"初次提出"--写出别人没写过、没讲过,让人耳目一新,在学术或思想方面受到启发的观点.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有些文章,对现有理论、观点或方法有些新的认识或体会,做到了概念的延伸或拓展,但缺乏对学术思想或实际决策有影响力的独到见解, "新意"是有了, "创见"却难说.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2008年1月,《中国广播报》发表文章《2007年中国广播发展8大趋势》指出:"早在两三年前,广播界就提出了‘办看得见的广播’的理论,2007年,全国各地的电台开始将这一理论付诸实施,而这也是广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时隔5年,当我们在百度网站搜索"办看得见的广播"时,赫然耸现于眼前的是1750000个相关结果。在这上百万的网络文章中,广播人近年来对"办看得见的广播"的思考与求索跃然在目。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指在网络与无线网络技术支持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数字杂志、数字报纸、微博、数字广播等等。共同的特点是传播速度上的即时性,覆盖上的全面性,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等。另一方面,新媒体承继了传统媒体的所有基因,它的基因"突变"体现在交互式传播上——这一点,传统的电视媒体经由技术改造内部流程再造也可以做到。电视新媒体应坚守阵地、强化服务,主动拥抱新媒体,在融合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指在网络与无线网络技术支持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数字杂志、数字报纸、微博、数字广播等等。共同的特点是传播速度上的即时性,覆盖上的全面性,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等。另一方面,新媒体承继了传统媒体的所有基因,它的基因"突变"体现在交互式传播上——这一点,传统的电视媒体经由技术改造内部流程再造也可以做到。电视新媒体应坚守阵地、强化服务,主动拥抱新媒体,在融合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播兴衰,匹夫有责。人生不过百,常怀千岁忧。广播本无事,忧人自扰之。这篇文章记录的是三个广播人对当前广播热门话题的一点思考。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同仁关注广播热点,探索最佳途径,振兴广播媒体。思考之一:多子必然多福吗?像沈阳这样的一个中心城市,到底能容纳多少个广播频率?这与其市场总量有关系。一家电台到底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必须多关注百姓、关注民生,记者应深入到百姓中去,做到新闻平民化,写出更多质量更高的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闻来。这一点对于广播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才能使广播新闻更平民化呢?  相似文献   

12.
易楚楠 《视听》2011,(7):16-19
为受众创造纯粹的听觉享受,这是广播文艺区别于图书、报刊、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体形式的独特魅力,尽管听者不能看见节目描绘的情景、地点与人物,但优秀的广播文艺作品却在听者的脑海中构造了动人的画面。在创作广播文艺节目时,运用"视觉化"的思维,能够让听者的想象更加真切,节目也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音响让广播更精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尔玛.赫伊拉说:"不要卖牛排,要卖吱吱声。"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音响的魅力所在。广播是依靠声音创造价值的媒体,它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诉诸人的听觉,精彩的音响能让广播节目变得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的媒体竞争趋于白热化,新闻信息独家占有的可能性一降再降。新闻节目要想提升竞争力,就要以观点取胜、以理念取胜、以思想取胜。观点、理念、思想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新闻节目的视角之中。只有提升报道视角,才能办出有品位的节目,办成有品位的媒体。对广播媒体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这是很多广播  相似文献   

15.
"网络直播"这一形式的出现,把广播这个有声媒体的老大哥推上了风口浪尖。于是电波借助网络"看得见的声音"即"可视广播"诞生了。那么"可视广播"会给传统广播带来哪些冲击?使用过程中广播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在技术支撑、政策扶持和受众参与等综合作用下,"可视广播"的到来,广播参与者如何快速调整到位?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经过走访、调查,探析"可视广播"对"传统广播"在思维模式、生产方式、运营机制、经营理念等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传统广播"向"可视广播"转型的意见、建议。并得出结论:广播改革是必然的,做让听众"看得见声音的"广播——即"可视广播"是当下广播的发展趋势。改革一定会触及多方利益,但只要有勇气有决心并不断探索,建立良好的改革创新机制,广播就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视广播"。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它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报纸上、电视上、广播里、网络中、大街上、商场里,广告让你无处可逃。出现如此多的广告都是基于一个共识:广告能说服消费者购买做广告的商品。广告主相信这一点,广告公司相信这一点,零售商相信这一点。广告的说服作用似乎是不容置疑的。大家普遍认为,广告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思想或让其对产品形成某种看法,从而对销售量产生影响。 事实果真如此吗?美国社会与传播学教授迈克尔·舒德森在他的《广告,艰难的说服》中提出了一个似乎有些离经叛道的观点:广告对劝说消费者购买商品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很有限。  相似文献   

17.
同行问我,你们对上供稿工作是怎样上去的?我说一是河北省广播电台的关照,二是兄弟台的承让。大家笑了。其实这是客观原因。要做好对上供稿工作在主观上须多一点开放意识、务实意识和研究意识。 多一点开放意识。大家常说,改革的时代呼唤着广播的改革,开放的时代呼唤着广播的开放。广播宣传的开放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扩大新闻来源,广闻博采,把全国全省的重要新闻吸收到我们的节目中来。二是把当地新闻推到全省乃至全国去。广播的开放需要我们改变过去画地为  相似文献   

18.
广播业的发展正如心电图的起伏,是一种有生命力的上下波动。纵观广播的发展历程,世界各地的广播事业都经历过低谷时期,美国也不例外,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重新崛起,当时美国的广播界出了这么一句话:"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这句话在中国的广播发展中,也有着浓缩的含义:"车轮拯救广播!"因为在《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IT员工难,年长的IT员工更难。这话真的没有错!说起IT业,似乎总与活力、创新、年轻、激情、加班、熬夜、新潮等等词汇相关。而这一切词汇似乎都表明,这是一个年轻人主宰的世界。近日的新闻更表明了这一点,IT业又现歧视年长员工的问题,这次的"肇事者"是Google。  相似文献   

20.
理论广播在注重其理论特色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发挥感情的作用,把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提高理论广播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告诉我们:感情与人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