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长期落户南宁,为广西电视台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内容资源,也提供了一个联合海内外的发展契机。广西电视台抓住中国-东盟合作的契机,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明确了新的发展支点,即把自身发展的焦点锁定在  相似文献   

2.
东亚峰会(10+6)与老字号的东盟峰会及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10+3),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垄断会议的内容,东盟似乎可以安心担任主导角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10月23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上,中国与东盟10国出版界通过了《中国-东盟出版界南宁共识》,推进各方加强出版交流,建立合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广播电视高峰论坛4月21日至4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与东盟十国广播电视政府主管部门、东盟秘书处和双方广播电视机构的代表约100人出席了开幕式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去年,中国-东盟领导人齐聚广西南宁,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并签署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从而揭开了中国-东盟关系史的新篇章.与此同时,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成功举办,搭起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及对话交流的平台.这不仅提高了广西的知名度,为广西对外开放,融入全国、全球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提升了广西在国际国内经贸合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扶桑枝叶婆娑,花大如菊似葵”。10月21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秋风送爽,扶桑花开。位于青山路22号的荔园山庄,政要满座,商贾云集。第八届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在此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在台上发表主旨演讲。就在一个多小时前,温家宝刚刚出席了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开幕式。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中国领导人提出打造中国-东盟的“钻石十年”。习近平在此次东南亚之行中表示,愿意将中国-东盟的陆路合作扩展至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加强广西与东盟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层面的合作与交流平台,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在东盟博览会的报道及推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能否将整合各种媒体资源优势,塑造强大的对外传播效果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着重阐述了新的媒介语境构成要素并结合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的传媒语境,分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媒体报道策略,以期为其报道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9.
在北部湾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南、北、钦、防四个城市媒体一起报道中国-东盟博览会,不仅加大了对博览会的宣传,而且为实现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信息交流中心的建设提供机会。但是媒体并没有打破地域界限,不管是在报道内容还是报道对象、新闻稿件分享等的互动上都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国—东盟档案特点,把握中国—东盟档案的性质,分析它的来源渠道、属性、基本形式,进一步研究探讨中国—东盟档案,将中国—东盟(10+1)各国共赢互利,繁荣东南亚经济如实记录在案,这是我们研究中国—东盟档案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张睿 《视听》2023,(9):3-5
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2年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的历程中,中国与东盟在电影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东盟国家票房体量不大、平台影响力不足、东盟语翻译人才稀缺等。通过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影视产业基地、积极探索合拍长效机制、搭建中国—东盟影视数据平台等具体措施,可有效推动中国与东盟电影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实现以电影为媒介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对东盟的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即是经济合作的经济带,又应该是中国-东盟文化合作的融合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中,经济发展促进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推动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分析中国-东盟文化融合在文化实力现实差距、西方文化冲击、文化互动差异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从政府、媒体、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孟航宇 《新闻窗》2008,(6):48-48
2008年7月26日-8月1日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由国家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一次重大外事交流活动。中国与东盟十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举办此次活动有利于加强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推动我国与东盟之间的教育合作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南海问题贯彻“双轨思路”,突出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与安全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关系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下文简称"中国-东盟两会")是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市举办,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认识与交流的最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驻南宁促进了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推动了东盟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信息流动。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渴望信息支持,图书馆也适时建立了专业文献馆(室)。面对会展文献的资料性、载体多样性以及出版发行时间的延续性,我们应注入科学的采访思维。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东盟档案工作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中国-东盟档案工作交流与合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10月31日至11月3日,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三届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南宁国际民歌节在广西首府南宁市举行,吸引了国内外一千多家的媒体记者,同时也给新闻资料工作提出了挑战。广两日报的新闻资料数据库当天就能查找到集团所属5报的见报资料,“三会一节”结束后,一楹有关本次盛会的文字报道和图片报道概况、分类排序的详细篇目、图片和版面资料的DVD光盘很快被刻写出来,之可以如此快速并全面、准确地查找到上述各类资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广西日报检索系统的检索统计‘技术以及应用实施了我国新近颁布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中国—东盟的视角,对中国—东盟合作中新闻宣传危机公关的意义、新闻宣传危机公关所处环境等方面进行试析,对中国—东盟合作中新闻宣传危机公关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朱斯芸 《大观周刊》2012,(26):20-21
壮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壮剧,其中北路壮剧更是这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北路壮剧面临着日渐衰颓的命运。借助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的的契机,笔者试图从中国-东盟文化合作发展经验中探寻出广西北路壮剧保护与传承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