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仪式传播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仪式作为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特征的行为方式与符号表述,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正如英国人类学家菲奥纳·鲍伊指出的“仪式有许多功能,无论是个人层面,还是在群体或社会层面上,它们可以成为情感的渠道并表达情感,引导和强化行为模式,支持或推翻现状,导致变化,或恢复和谐与平衡”。①  相似文献   

2.
张冉 《新闻前哨》2023,(4):38-4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行业的勃兴,与汉服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得以广泛传播。汉服文化短视频在满足用户自我展演和获取信息的同时,借助情感表达唤起参与者的情感体验。在共同关注和情感连带的核心机制影响下,抖音平台汉服爱好者的互动仪式得以构建。汉服爱好者在互动仪式中收获的情感能量驱动社群集体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互动仪式链理论概述2003年,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认为“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而情感能量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人们参与传播的动机实质上应归结于情感能量的理性选择”①。互动仪式链生成依赖于四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形成封闭的圈子,对于局外人设定了界限;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互动仪式链理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权 《新闻世界》2012,(10):183-184
互动仪式链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动因的情感社会学理论。本文通过对该理论的综述和对当前传播研究“缺乏对人的关注”困境的分析,探讨了该理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笔者认为,SNS可以看作由互动仪式链构成的虚拟社交网络,用户使用SNS在根本上是为了获得情感能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图书借阅的人类行为标度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两所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的真实资料,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分析一次借阅过程中图书的借阅时间和用户连续两次借阅或还回图书的时间间隔等统计特征。结果表明,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统计特征,除群体行为的借阅时间表现为指数分布外,其它统计量都服从指数范围为1至3的幂律分布。研究说明,人类行为在群体和个体层面上具有不同的多重标度特性。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认为电子媒体无所不能,但事实上,能对人类精神产生最大影响的,能洞察人类的情感并使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还是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疑,书将永远是人类最好的伴侣。  相似文献   

7.
余志海 《新闻知识》2005,(10):33-36
一、服饰的语言学意义。服饰语言(Dress Language)是人们仃相互交往过程中以服装及其饰品(包括首饰)的变化来传递情感或信息的交际手段。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体现着人类明的进步。服饰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而演进,每个历史阶段的服饰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化内涵。服饰发展至今,已经凝聚了非常丰富多彩的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陆昊菁 《今传媒》2012,(4):78-81
病毒营销是一种强大的营销工具,利用人际传播达到快速大面积扩散,但对其真正的成功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个体的再传播意愿,借用社会学互动仪式链理论挖掘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规律。本文认为病毒营销作用于个体的再传播行为需要关注信息层面以及人际层面的互动需求。通过植入符号引发关注点以及情感连带,同时给予个体强大的情感能量以激起信息层面互动;结合个体参与社会分享的需求设置动机以引起人际层面的互动。本文将分析病毒营销的作用于个体的传播控制系统以及网众传播个体的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9.
赵华  曹青 《新闻窗》2007,(4):18-19
偶像崇拜的演变 偶像是人们的情感寄托和行为模范,偶像崇拜现象可以说是随着人类历史发轫而相伴相生的,而且,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的偶像崇拜也在社会变迁中不断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王洁 《视听纵横》2005,(5):50-51
电视节目是一种“动”的艺术。人类的生活起居、探索自然、改朝换代,以及人类情感变化、善恶表露等等,无不体现一个“动”字。或自动、或互动,不动则就没有今大的世界。世界万物永恒的运动,又推动着宇宙的千变万化——包括人类的前进和发展、倒退与毁灭。作为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电视艺术,当然也就离不开一个“动”字。无“动”则无戏(艺术)。  相似文献   

11.
周文 《现代传播》2008,(2):86-88
本文从人类的各种古老仪式、民间仪式、日常生活仪式、节日仪式、庆典仪式等出发,提出"民族国家仪式"的概念,呼吁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指出它是中华民族古老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时代的象征、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结合仪式的有关特点,文章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研究,重点是对精神文化内核、具体表现模式、电视传播等的探讨.本文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作了初步的探究,但愿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直播是一种塑造出版品牌形象的有效方式.文章结合公关文化的情境、仪式、修辞三大特征,诠释直播浪潮下出版行业新动向.从情境分析层面看,出版与直播的有机融合,有助于构建具有亲民意蕴的文化空间;从仪式分析层面看,"直播+出版"营销模式创建的集体记忆,可以帮助出版社完成从受众情感培养向出版品牌树立的跃迁;从修辞分析层面看,出版行业跨界直播,能够促使受众对出版社形成情感归属与品牌认同.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9,(8):88-94
作为应对全球风险的先进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应积极在传播层面加强推广,以直观、形象化的符号转化抽象、晦涩的政治理念。通过提炼典型符号,实现符号转义,构建"视像化"场景,完成图式借用与语境置换、突显"视像化"形象刺点促成情感关联、进行意象生产以增加认同权重的具体路径,发挥视觉媒介的独特优势,谋求对外传播中政治理念与个体情境的关联,以促成对象国成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同和内化,以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实践。  相似文献   

14.
豆瓣小组是社交媒体时代虚拟社群的典型代表,其中图书馆小组聚集了大量拥有共同阅读志趣的用户。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发现,组员通过虚拟在场,经由符号区隔与小组准入机制构建群体界限,围绕基于地缘的实体图书馆这一共同关注点不断地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形成了总体良性的互动仪式行为。通过分析豆瓣图书馆小组互动仪式链形成的机制,提出了对图书馆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自身走向成熟和心路历程回归的标志。从制度层面、事业层面、待遇层面、情感层面和设施层面论述了人性化管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李佳 《青年记者》2020,(11):75-76
传播仪式观是由美国的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在“传播仪式观”理论中,传播并非指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它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①通过传播的仪式观,特定的传播活动成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受众在这种仪式下形成共同的情感认同,产生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观念图志     
赵汀阳 《出版参考》2006,(11):44-45
行为艺术 当代艺术中最费力不讨好的是行为艺术.因为尽管出尽“怪”样,还是不足为奇。问题在于.行为本来就是最普通的事情.什么都是行为,按照日常语言学派的观点.连说话都是行为。而更恶劣的创作环境是,人类中的怪人、疯子、变态者、精神病人、偏执狂、自恋者、受虐癖之类实在太多.他们的行为直接就“比艺术更艺术”:还有,人类在理性或非理性指引下做出的惊人行为更是数不胜数.显然.行为艺术不能装疯卖傻.因为比不过真的疯子:又不能杀人放火,因为没有合法理由。所以只剩下一类事情可做,这就是,既正常又很难做到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在短短不足二十年的时间内,计算机网络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社会各个层面,人类已经全面地跨入了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信息与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悄然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组织方式,经济的运作方式以至国家安全的保障方式。  相似文献   

19.
档案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记录和见证,同时又是承接历史文明的重要介体。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基本特征。档案的载体形态,档案的形成与管理,乃至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等各个环节和层面。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文化取向。因此,对档案文化的界定就应该从档案的形成、管理,以及开发利用等每个环节去把握,从其在社会和人类发展中的作用去把握。那么,如何看待档案文化在社会大文化演进中的地位和作用呢,我觉得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为解读文化遗产提供凭证,二是充当传承人类文明的使者,三是为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四是教育人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重大媒介事件仪式化传播及其所彰显的国家形象呈现出了多元意涵,借助5G技术的优势可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基于5G时代媒介事件仪式的时空结构、仪式的情感表达、仪式的符号呈现,研究从媒介议程设置、媒介联动报道、媒介技术支撑等三方面对我国重大媒介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5G时代媒介事件中的符号通过国家形象层面、社会价值层面、文化认同层面的价值建构,传递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凝聚了集体情感,整合了社会秩序,实现并加强了全体社会成员精神上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