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散论电视音乐与音乐电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多年中国电视的发展对音乐的传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一大批观众从中或者受到了陶冶,或者受到了刺激,或者受到了污染。我们最早从电视里接触的鲜活音乐是通俗音乐、流行歌曲、有代表性的是80年代春节晚会和一些专题节目中的音乐.比如李谷一的《乡恋》,还有奚秀兰、张明敏等演唱的歌曲。  相似文献   

2.
杨霞红 《视听纵横》2005,(2):108-108
人类传播是信息的传播,而媒体则借助符号传播信息。作为当今能同时延伸人的视听官感的电视,是集多种符号于一身进行传播的媒体。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字幕作为电视传播的符号之一,不仅具有字传播的功能,而且在整个电视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视传播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振文 《新闻界》2009,(2):134-136
从"价值"和"电视传播"的概念出发,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可以对电视传播价值的内在规定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主体是人,客体是电视传播的功能属性,主客体问特殊的关系是通过电视传播活动来实现的.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可以较好地把握电视传播价值的概念内涵.  相似文献   

4.
冯静 《新闻前哨》2001,(10):26-27
影视传播的发展使电视传播的过程成为某种社会生活的一个流程。社会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信息从信息源到接受信息的受众,从单一的具体事件到形成几乎一致的公认,并对社会活动产生影响,直至解决问题。电视传播的过程虽然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虽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作为一种信息舆论形式,在这一流程中的任何人为行径或情感色彩都会直接影响某个社会活动的性质,甚至影响某个社会生活。所以,电视传播过程在知情、动情、决策方面,都需要在严谨求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对其进行调控和引导。 一、电视传括要实事求是 电视传播在社会活…  相似文献   

5.
徐Qing 《新闻天地》2002,(6):25-26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各类电视台约200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电视受众人数为10.94亿,各类电视台每年播出的总长度超过200万小时。随着电视台,电视频道的超速增长,网络媒体的异军突起,使电视内外出现了激烈得甚至你死我活的竞争。电视频道的"权威性"受到程度不同的挑战。电视人如何应对这种竞争,本文对现阶段电视传播观念转型进行试探讨。从共事型传播向分事型传播转化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公众开始对过去追求电视频道,电视栏目和电视节目一体化的兴趣越来越淡薄。而要求的是媒介的丰富,电视台、电视频道的增多,根据自己对信息的特殊需要来选择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6.
所谓电视音乐就是通过电视的物载形式以音乐为传播内容,把音乐创作者的一度创作,经过电视工作者的二度创作,实现受众欣赏的三度创作,充分展现电视和音乐各自魅力,满足人的精神审美需求的音乐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电视是由传播与艺术两大部类组成的大众传媒。而在中国,这两部类内容常常是各说各话。有没有一种思路、方式将二者整合为一体?我认为,这就是传播艺术。所谓传播艺术就是对特定内容的创造性处理.无论是非虚构的电视传播,还是虚构的电视艺术,在电视传播艺术这一点上它们是共通的。目前,要提高电视的传播效果,提高电视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就必须提高电视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百家讲坛》看电视媒介文化传播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芳 《新闻传播》2006,(11):38-39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备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都受到很大争议。电视大众媒介的本质,决定了电视传播的内容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电视电影作为电视和电影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遵循电视的媒体传播特性,同时又需要追求一种有别于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结构和表现形态.本文将从电影电视化传播的形成、传播形态与媒体特性、国内外案例分析及前景与挑战四个方面就电视电影的特点进行阐释,试图找出符合电视电影规律的传播特性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张闯 《新闻世界》2014,(4):265-266
电视纪录片的属性与政治传播需求是息息相关的,电视纪录片需要在政治传播的引导下实现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控,无论是在题材选择上还是在制作过程中,电视纪录片与政治传播的联系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电视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于一体,可通过非语言符号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本文以具体节目为例对电视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的类别、特征及其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电视媒体从业者及受众对电视传播的本质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张晓峰 《视听界》2002,(4):17-18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是电视传播的优势。充分发挥各种艺术元素的情绪感染力,进而强化节目内容的思想情感,成为现代电视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情感性、人情味是电视节目中最能打动人、最能激发兴奋点,并使观众产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农村社会的整体变革,对农传播也将出现新的格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对对农电视传播观念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提出了对农电视传播新观念的两个发展方向,即知识传播向价值传播的转向,以及相关联的城市电视媒体在对农传播中具有的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外电视传播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宣传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分阶段阐述了我国对外电视传播发展演变过程,以说明现阶段我国对外电视传播事业正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齐玉 《新闻窗》2013,(3):92-92
一、电视民生新闻出现的背景从口头传播到印刷传播再到电子传播,这是人类信息传播经历的传播过程。电视媒介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给人一种空间感,能够将信息准确的还原。新闻是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也经历了上述的三个阶段。新闻从印刷时代转入电子传播时代后,电视新闻以自身的优势略胜纸质新闻。电视传播的特性能够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虽然传统的电视新闻联播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但却不如电视传播那样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现实生活,更加注重对老百姓的关注和关怀。在当下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传统的新闻传播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电视传播艺术”这一学术命题作了系统的梳理与整合。作者从传播内容和研究思路 ,即电视实践与电视理论中的对立统一的现实切入 ,提出了“电视传播艺术”的命题 ,并对“电视传播艺术”作了内涵与外延的理论界定。同时 ,作者对电视传播艺术研究进行了分类 ,并对这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郭五林新著《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一书于2001年12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从事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电视传播艺术研究》课题的重要成果,全书分传播艺术概观、电视传播艺术综述、电视剧传播艺术研究、电视广告传播艺术研究四章,共21万字。书中很多文章在《电影艺术》、《电视研究》、《当代电视》、《深圳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现代广告》等核心期刊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和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欲购书者请与作者直接联系:地址:四川省宜宾学院中文系 邮编:644007 电话:0831-8052799 354…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对电视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传播对科学技术高度依赖,它的生存和发展与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休戚相关。因此,对电视传播的研究,可以从考察技术发展的角度入手,且必须建立在细致的技术分析和研究基础之上。数字技术在上个世纪末开始应用于电视媒体,即刻给电视传播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使电视传播得以迈向新的阶段。综合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出,数字技术无疑是本世纪电视传播发展的一块奠基石。本文依照传统分类,将电视技术分为制作和传送两大部分,从技术分析的角度,论述电视媒介正在进行的数字技术的转化对电视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本文借助于"混沌"理论尝试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新型的电视传播模式,提出"细分受众、实时传播、主持引导、内外互动"的电视传播新模式——"混沌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电视传播与著作权具有密切关系,进一步增强媒体的著作权意识,处理好电视传播与著作权关系,保证媒体传播合法规范,对于推动版权保护工作,维护媒体的合法版权,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