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第十一册5页至6页例3。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正确地计算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法水平。2.通过观察分析、类比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及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理解算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52页例5和“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三的第4~10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4—6页,练习二第1—4题.教学目的:一、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二、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分数乘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人教版)77页—78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方面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6-37页。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2.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出一个分数表示的实际意义。3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60~64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归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例1、例2,完成第132页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九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2.继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3.向学生渗透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和类推的方法,促进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8.
以练为主培养能力「分数的初步认识」教例评析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112、11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结合平均分、理解几分...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课本第53页至54页例题及第55页练一练中的习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借助直观演示、操作、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彩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三角形纸、纸条。  相似文献   

10.
林清芬 《中小学电教》2011,(10):134-134
教学内容:课本第53页至54页例题及第55页练一练中的习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借助直观演示、操作、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彩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三角形纸、纸条。  相似文献   

11.
陈华忠 《辽宁教育》2007,(2):115-1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84~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分数的产生,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2.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与其含义.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人教版第十册第69~70页) 教学目的: 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够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43页例1、例2,练习二十一的1~5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会用方程的方法进行解答。2.通过比较,沟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1、例2,第132页“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九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下面分数(投影)的分数单位和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并说一说这两个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口算:+=( ) -=( )3.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教材复习题)。和和和评析:新知的获得大多是要依赖认…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社五年制第九册教科书第37—38页例1、练习十.教学目的:①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②培养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它改变分数的分母与分子,而使分数的大小不变。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数学》第十册第78 -80页“分数的基本性质” ,完成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2 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圆形纸片、CAI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准备 :1 说一说 …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规律可寻.那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规律呢?这不仅是在教学方法上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在教学第十册第79页例3“分数化小数”时.坚持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自己找出了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数的意义     
陈丽 《教育艺术》2009,(7):25-2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正确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69—70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引入新课 1.说出分数3╱4、6╱8、9╱(12)所表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