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0年左右,我们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种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陕甘宁边区的《边区群众报》就是在这种形势底下,在当时中共西北中央局的直接领导下,于1940年3月25日创刊的。那时党中央和毛主席也很关心这个报纸,毛主席并亲自为它题名为《边区群众报》。我是1942年才到边区群众报社工作的。当时,报社还是陕甘宁边区文化协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以下简称《边区群部众报》)1940年3月25日创办,由周文主持的大众读物社创办,主要面向陕甘宁边区基层干部和群众.《边区群众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在8年的时间里,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并在办报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其具体的呈现方式和内容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1940年3月25日,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一张崭新的大众化报纸——《边区群众报》诞生了。 毛泽东是这张报纸创办的倡议者,亲笔题写了报名。周文是这张报纸的创办人,成为报纸的第一任社长。 今天的《陕西日报》和当年的《边区群众报》有极亲密的血缘关系。《边区群众报》开初是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的机关报,后来是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1948年1月10日更名为《群众日报》,毛泽东又一次题写了报名。1954年10月16日,《群众日报》又更名为《陕西日报》,变成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一直出刊到今天。因此,陕西日报社的人一直把《边区群众报》当作《陕西日报》的前身,把周文尊为报社的首任社长。五十四个春秋过去了,每当陕西日报社庆的时候,报社的同志总是深切怀念自己的第一任社长周文和老一辈边区群众报人,缅怀周文创办《边区群众报》的伟大历史功绩和他对大众化报纸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抗日时期陕甘宁边区《边区群众报》的继承者,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周刊,在报纸大众化方面创造了贴近群众的工作传统:关注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运用群众的语言和传统的民间传播方式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培养基层通讯员,组织群众读报组。  相似文献   

5.
《边区群众报》是1940年3月25日,在革命圣地延安创刊的,它是在党中央、西北局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办给陕甘宁边区区乡干部和广大群众看的通俗报纸。它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最初几年是四开四版的铅印周刊,1947年曾出过石印、油印的三日、双日和日刊,1948年在绥德县霍家坪驻扎时期,由毛主席重新提写报头,改为《群众日报》。西安解放后达到全盛时期。我是1943年初,在延安《Sin Wenz Bao》(《新文字报》)停刊之后转到边区群众报社工作  相似文献   

6.
1940年春,陕甘宁边区大众读物社出版《边区群众报》。《大众习作》的时候,毛主席亲笔写了报头和封面题名。《大众习作》出版了两期,毛主席觉得题名写得不够好,又重新写了七幅同样的题名,交边区大众读物社选择一幅换上。1947年底,西北解放战争形势好转,边区群众报社在绥德县霍家坪驻了下来。把报纸版面由八开扩大为四开。随后,又请示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把《边区群众报》改为《群众日报》,并致信毛主席,请他题写报名。不久,毛主席即派人给报社送来了用白纸题写的四幅  相似文献   

7.
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边区群众报,解放战争中改为群众日报,1954年改为陕西日报,到现在经历了四十五个春秋。最近,陕西日报欢庆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开展了创刊四十五周年纪念活动。边区群众报是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所属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3,(23):77-80
延安《边区群众报》作为一份创办于革命年代的大众化报纸,其社会新闻报道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从报道内容、读者对象、报纸的风格与特色等方面剖析其社会新闻报道编辑方针,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延安《边区群众报》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新闻报道现实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延安拉丁化《Sin Wenz Bao》(《新文字报》),是陕甘宁边区出版的一种拼音文字报.它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在当时边区开展的新文字扫盲运动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边区群众报,解放战争中改为群众日报,1954年改为陕西日报,到现在经历了四十五个春秋。最近,陕西日报欢庆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开展了创刊四十五周年纪念活动。边区群众报是由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所属大众读物社主持创办的。当时,大众读物社社长是周文同志,报纸科科长是赵守一同志,边区群众报主编是胡绩伟同志。为了适应农民阅读,  相似文献   

11.
革命圣地延安的拉丁化《新文字报》(《Sin w enzBao》),是陕甘宁边区出版发行的拼音文字报刊。它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在当时边区开展的新文字扫盲运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抗日战争前夕,为了宣传抗日救亡活动,上海地下共青团曾秘密出版过拉丁化新文字报——《我们的世界》(《womenceiShgie》)。1937年到1938年初,陕甘宁边区曾办过一批新文字扫盲班,并在小范  相似文献   

12.
曹大伟 《青年记者》2020,(12):104-105
抗战是农时业期生,《产新进华行日了报大》量对报陕道甘,宁目边的区是的通经过济广建泛设的,宣特传别动员,激发边区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边区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获取足够粮食,满足边区群众和部队的生存需要,缓解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事围剿带来的困境和压力。本文采用对典型事例报道进行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究《新华日报》所呈现的陕甘宁边区经济形象。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亲切关怀下,陕甘宁边区的新闻、文化和理论工作者,曾创办了许多报纸和刊物,摘要介绍如下: 《解放周刊》,是一九三七年春创刊于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铅印,周刊。一九四一年《解放日报》出版后,即行停刊。《新中华报》,是一九三九年二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报纸,铅印,三日刊。毛泽东同志曾写了《必须强调团结与进步》的文章,纪念该报创刊一周年。《共产党人》,是一九三九年十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党内刊物,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曾为这个刊物写了《发刊词》。《中国文化》,是一九四○年一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在延安创办的理论性刊物,铅印,不定期出版。毛泽东同志的名著《新民主主义论》,最早是作为该刊的发刊词发表的。《中国工人》,一九四○年二月创刊于延安,由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编,铅印,月刊。毛泽东同志为该刊写了《发刊词》。《群众报》,是一九四○年三月由延安大众读物出版社创办的、面向边区工农群众的报纸,铅印,周刊。《大众文艺》,是一九四○年四月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创办的文艺月刊,铅印;主要刊载著名作家和边区文艺工作者的作品,为边区文化协会的机关刊物。《连队生活》,一九四○年八月由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政治部创办于延安。是面向部队的刊物,铅印,旬刊。《大众习作》,一九四○年十月由边区文化协会延安分会创办,铅印,不定期出版。主要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边区的生产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拉开这场大生产运动序幕的就是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首次报道了吴满有这一劳动英雄.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陕西日报》创刊 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历史铸就的喜庆日子,我们谨向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爱护、支持《陕西日报》的同志和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陕西日报》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成长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崭新征途。1940年3月 25日,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革命圣地延安出版了一张通俗报纸《边区群众报》,这张以根据地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为读者的周报便是《陕西日报》的前身。1948年1月 1日,在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征途中《边区群众报》在绥德霍家坪更名为《群众日报》,成为中央西…  相似文献   

16.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集团发动了全面内战,1947年疯狂进攻我陕甘宁边区。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著名的《边区群众报》(后改名《群众日报》),随军转战陕北征途中,坚持继续出版,并且在根据地还诞生了一些新的党报党刊。在国民党统治区由于我党政策的影响,也涌现出一些新的进步报刊。与此同时,国民党为了配合军事上对我发动进攻,扩大反共、反人民宣传,在他们的统治区办起了不少报刊。随着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蒋家王朝的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军民掀起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吃苦耐劳、努力生产,并动员、团结群众积极开展生产活动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简称"劳模")。为发挥劳模的示范和启迪作用,引导、发动更多群众投身生产,边区政府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形式,对劳模进行了长时间、全方位的宣传推广。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及整风运动后,边区文艺界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工农兵生活实践,创作出大量反映群众生产生活,展现劳模风貌的文艺作品,极大地激发了边区军民的劳动生产热情,为最终战胜严重的困难,全面推进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无产阶级文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老百姓》是《晋察冀日报》(含《抗敌报》副刊中出版较早、时间较长、读者面最广的通俗性副刊。它创刊于1938年11月21日,到1942年7月21日结束,前后共刊出109期。担任其主编的先后有陈春森、仓夷、张正光、曾易。《老百姓》副刊是“运用群众形式反映群众内容的一次成功尝试。”就这个副刊而言,具有较强的受众意识——即充分关注读者的特点和需求,做到“办报为大众、办报靠大众”  相似文献   

19.
今天报纸强调“贴近群众”,这很好,报纸本来是办给群众看的;这也激起了我对边区群众报的一些回忆。边区群众报是1940年3月25日创刊,今年是它的49周年。边区群众报就曾以贴近群众而名震解放区,受到党中央和西北局的表扬。办边区群众报的大多是从蒋管区的湖南、四川、关中一带来的知识青年。主编就是胡绩伟。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关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已有的研究有不少论述涉及到边区的司法体制,其中以杨永华教授的论著《陕甘宁边区法制史诉讼狱政篇》及侯欣一教授的《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理念及技术的形成与确立》一文为代表,两著述均立足于边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