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女排频繁换帅引发无数外界舆论,战绩不佳、状态下滑更是中国女排面临的现实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女排在国际大赛中的低迷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中国女排存在以下问题:一攻效果不佳成阻挠中国女排前进的致命软肋;技战术打法单一,使得中国女排难以打出自身风格;频繁换帅,使得中国女排缺乏稳定,伤兵满营;对比赛胜负患得患失,年轻队员得不到锻炼,中国女排在人员配置上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2.
杨虎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8):39+102-39,102
北京奥运之后中国女排遭遇到新一轮挑战。主帅的频频更换,新老队员的交替等等因素给中国女排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中国女排在经历了一系列比赛的考验后于2011年女排世界杯挺进前三获得了直通伦敦奥运的入场券,这场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女排的斗志和信心。通过分析中国女排直通伦敦奥运的原因,希望有助于中国女排在伦敦奥运会上扬利弃弊,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周期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掘中国女排近年来队伍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提出大国家队战略的落实是中国女排里约奥运周期竞技实力上升的基础,理念更新是中国女排更加务实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赵亚习 《当代体育科技》2020,(8):226-226,22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中国女排精神划时代的意义,以促进中国女排精神的发展和推广。研究发现:中国女排精神已经超越了时代,不论是20世纪90年代还是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女排精神大体形成了爱国主义、顽强拼搏、团结一致、勤劳勇敢、勇于奉献等这几种重要品质,中国女排精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劲对手,最终在决赛中击败俄罗斯女排,一举夺冠。从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的身高对比来看,中国女排明显处于劣势。为何中国女排却战胜了俄罗斯女排,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女排依据当今世界女排的发展趋势和对排球运动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结合中国女排的身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全面、快速、灵活运用、以多打少"的战术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第九届世界杯女排赛战术特点,对中国女排进攻战术进行了分析。1·中国女排进攻战术的特点从中国女排和主要对手进攻统计数据看,在扣球得分方面,中国女排2号位扣球得分最多为216分,占中国女排扣球得分总数的44·7%。本届中国女排进攻特点是继续保持了以快速多变为主的技、战术打法,充分利用2名副攻手赵蕊蕊和刘亚男的2号位跑动进攻,采用单脚背飞、背交叉、背快和时间差等快变技战术打法,使对手很难适应,取得了良好进攻效果。在以往的国际大赛中,中国女排的4号位强攻威力及效果总不如古巴、俄罗斯等世界强队,成为影响中国女排夺取世界…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6,(5):8-18
中国女排里约夺冠成为媒体、官方、民众热议的焦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排精神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逐步演化成了一种民族精神的图腾象征,在社会各界产生了高度的思想聚合力。中国女排里约夺冠不仅是国家宏大的叙事描述,更是个人风格体现时代风貌的绝佳刻画,因此,学界对中国女排人文性的观照、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此次访谈回顾了中国女排夺冠的历程,重点探讨了郎平的执教风格,讨论了程志理研究员提出来的"临场智慧"、"场上阅读能力"、"竞技热忱"等有解释力的关键词,分析了中国女排技战术的演变过程,涉及了中国女排大国家队理念与职业联赛的关系,并对中国女排精神提出了各自的认知与见解,以期为中国女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8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资料分析,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比赛的经历总结如下:分进“死亡之组”增大了中国队实现目标的难度;小组赛年轻的中国女排技、战术发挥失常;淘汰赛中国女排发扬出中国女排精神,面对困难彰显强者本色;中国女排在进攻上与强队相比仍有差距,但依靠较少失误赢得冠军;里约夺冠与主教练郎平密不可分;排球技术比精神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11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各项技术运用特点的比较分析,发现日本女排主动得分能力、扣球、发球技战术以及接发球能力和二传传球能力均强于中国女排,场上队员技术特点鲜明、职责分工明确;中国女排在拦网、防守方面优于日本女排,中国女排各个位置主动得分能力比较均衡,没显示出位置技术特点。中国女排的发球技战术、接发球能力尤其是主攻的接发球能力、副攻的拦网能力急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95年世界杯和1996年奥运会排球赛的统计分析,将其与中国女排的网上实力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中国女排与世界冠军队实力的差距,为中国女排训练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排轻松夺得亚锦赛冠军,可以说,如今亚洲已经没有哪支队伍能够对中国女排构成威胁。在留给国人二十年东方不败欣喜的同时,我们应该放眼世界,巴西、意大利、古巴等世界女排劲旅才是中国女排未来的主要对手。回顾半年多来中国女排走过的足迹,几多酸楚,几多开怀,让中国女排思索了许多,也让球迷们的心跟着忧喜交加,起起落落。本期“互动连线”,在中国女排为我们提供的思索空间里,分析一下球迷心目中未来的女排最强阵容。  相似文献   

12.
组队不到半年时间的中国女排,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今年两大任务中的第一个———成为亚洲锦标赛的七连冠。这第一个正式头衔的到来,让年轻的中国女排姑娘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也必须看到,中国女排夺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拿下亚洲的老对手韩国女排就“如履薄冰”,中国女排在11月份的世界杯赛上日子不会好过。在亚洲,中国女排并不缺高度,1-97米的副攻赵蕊蕊加盟,更使中国女排“长高”了,全队平均身高达1-84米,超出郎平执教时代,在亚洲优势就不小。中国女排不缺技术,多年来形成的快速多变的风格,今年在新上任的胡进教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得失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阔别了17年之后,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重夺世界冠军,让广大球迷精神振奋。然而,新一代中国女排的路才刚刚开始,明年的奥运会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女排的优劣所在,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4.
运用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中国女排、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和巴西女排在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各11场比赛数据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女排有针对性的训练备战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应寻求接发球阵型的改变;中国女排的进攻结构不合理,应适当增加后排攻和快攻的扣球次数;相比意大利女排、美国女排和巴西女排,中国女排的拦网效果较差,应加强拦网前预判意识的训练和预判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张浩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1):16-19,23
从理念、精神、心态和文化等隐性因素方面对中国女排竞技实力滑坡现象进行探究,试图找出一些影响中国女排竞技实力滑坡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中国女排未来的崛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取得第三名,雅典奥运会后在一批老队员退役之后,在作为调整年中的中国女排,所取得如此成绩还能让人接受。但是在比赛中中国女排也暴露了自己现存的缺点与不足。因此,中国女排在以后的训练中必须克服这些缺点才有望在最终的比赛中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7.
''02世锦赛中国女排强攻效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女排在此次世锦赛中的强攻效果进行分析。找出中国女排与世界部分强队在强攻上是否存在差距和不足,以期为提高中国女排今后的科学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排2004年奥运会和2005年7月大奖赛总决赛的比赛数据及比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的优势和差距。1.中国女排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女排副攻颜妮被誉为球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和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2021年年底,她宣布退役,告别了她曾经牵挂着的排球赛场。中国女排副攻颜妮的运动生涯颇有大器晚成的意味。虽然22岁就曾入选中国女排参加集训,但直至里约奥运周期,她才在中国女排站稳脚跟,2018年世锦赛和2019年世界杯两度被评选为最佳副攻。  相似文献   

20.
寂寞的现状经过近30年的臥薪尝胆,中国女排在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上首次问鼎,实现了中国女排历史性的突破,此后,中国女排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五连冠”战史。女排斗志更成为激励一代人的时代精神,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然而正如成语物极必反所说的那样,之后的中国女排由于各种原因黯然告别了辉煌,走入了沉寂。1988年汉城奥运会更发生了对每个热爱中国女排的人来说最痛心的一幕:苏联女排3∶0轻取中国队,其中一局比分竟是惊人的15∶0。此后的接连失利表明中国女排实际上已难以抑制往下滑的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