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东北石油大学大一、大三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和课外体育锻炼意向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学生业余时间的体育锻炼参与行为,并进一步探讨体育课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满意度及体育锻炼意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评价较好,学习满意度较高,且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学习满意度均会影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意向。因此建议教师要通过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来进一步影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意向,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外体育锻炼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该校学生参加体育运动项目、目的、时间等项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体育课的需要,为体育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跃强 《体育教学》2011,31(2):14-15
学校严格遵照中央7号文件的意见,按照课程设置开足、开齐体育课,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空白点,如何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久性,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是全社会的大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等多方面的齐抓共管。小学生对于家长的依赖心理较强,因此本文对如何提高家长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洪晖 《体育师友》2009,32(4):26-27
前言 课程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几年学生的体质测试的调查不尽人意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猝死现象的发生。因此,课程体育锻炼也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当今大学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的差异,本文将围绕参加锻炼的大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大学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的组织形式、管理形式以及新课标与现有大学生体育课设置区别小议,为后来者寻找有效推广体育锻炼的方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正>为促进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笔者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大学公共体育课现状与学生就业压力大、课程紧、网络游戏占用时间多等现实问题,充分考虑学校现有运动场地设施与天气季节状况,以精简体育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及不良天气干扰,以增加自主、自愿、自觉体育锻炼时间促进锻炼兴趣增强体能,构建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结果表明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体育锻炼习惯得到了更  相似文献   

6.
在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新形势下,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中、小学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仍然存在体育场地和器材不足、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少、学校对学生体育锻炼管理不到位、体育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体育设施投入的力度;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管理,保证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体育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本文力图为该地区中、小学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课及体育锻炼的认知态度的调查研究李欣本文通过对980名在校大学生有关体育锻炼和体育课的认知态度入手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应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考虑:主观方面,体育课做为普修课,势必在学生眼里不如专业课重要,所以部分被试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 ,对我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多数大专学生对体育锻炼抱有兴趣 ,锻炼的目的性较明确 ;体育课内外参加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 ;体育锻炼的活动量相对不足 ,锻炼的形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 ;兴趣、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是影响体育课内锻炼的主要因素 ,场地器材缺乏、余暇时间不足是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黄敏 《体育教学》2010,(8):57-57
“平时分”即考察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情况和课余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的综合得分,各省市对平时分包含的内容基本一致,《巢湖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日常锻炼成绩考核办法》中表述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成绩考核评价内容,由体育课出勤率及平时体育成绩两部分组成,总分为15分,分为体育课出勤率占5分,平时体育成绩占10分。  相似文献   

10.
1影响学生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1.1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人才观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根深蒂固。体育虽然是统考科目,但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以学为主,就是以统考科目的学习为主。因此,首先要充分保证统考科目的学习时间,但事实上多数时候就连起码的休息时间都被学习时间挤占,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1.2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缺少科学性,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多数家长走入误区,认为孩子只要吃好睡好营养好就是健康,导致只顾饮食营养,忽视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日趋下降,营养过剩而体质差、运动机能差的孩子越来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要完成增强学生的体质,而是通过体育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增强体质服务。体育教学应该把工作重点从依靠体育课的时间去加大运动负荷和增加练习密度转向为学生现在和将来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方面上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学生各个课外培训班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有些正常的体育课被别的科目老师占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学生的锻炼时间相对减少.加之各种网络游戏的开发,吸引了很多学生加入到网络游戏的行列里,学生的锻炼时间少之又少,或者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柔韧、速度、爆发力、耐力等素质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高校体育课存在的问题是,大学与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重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竞技体育化和军事化导致体育课不可能完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教学任务。当前体育课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体育课的传统模式,将体育的长期目标与体育课的具体教学任务相混淆,把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作为体育课的教学任务,不仅改变了体育课的教学内涵,而且干扰了课外业余体育锻炼活动,不利于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键在校长     
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许多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被挤没有了。如今“减负”了,为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时机。然而,这并不等于“减负”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工作还得靠我们体育教师来做。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认识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体育锻炼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课、校园小广播、校园文化宣传栏等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及有关知识,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上学生的运动负荷是影响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是体育课质量和科学性的重要指标,是体育课的精髓。身体素质的提升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才行,体育教师要想合理地安排一节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可以从“望”“闻”“问”“切”这四个方面进行把握,结合每节体育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现状灵活、科学、及时地改进课堂,并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合理调整运动负荷,使学生通过实践、身心、技能达到最大的效果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部分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成就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生华  刘新兰 《体育学刊》2003,10(1):104-107
对中学生成就取向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学生体育课成就取向以任务定向为主,对体育课的积极情绪体验远高于消极情绪体验;高中学生的体育课成就动机和积极情绪体验与初中学生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中学生体育课任务定向水平和体育课积极情绪体验水平与课余体育锻炼频率呈正相关关系。有一半以上中学生的体育课任务定向水平和体育课积极情绪体验水平尚不足以对他们的体育锻炼行为产生足够的激活力量;经常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尤其是课余体育锻炼,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加强学生与体育教师的交流和相互了解,有利于体育课任务定向水平和体育课积极情绪体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 对体育教学的任务,历来都有争论。有的同志认为,体育课就是要教会学生有关体育锻炼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术、技能,应当以技术教学为主;有的同志认为体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体质,改善学生的健康水平,因此体育课的任务应当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也有的同志认为,技术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都很重要,应该是两者兼顾。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为更好的增强体育课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和培养学生本加体育课外活动,对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观察法是基于教育学上关于“教学中学生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有效学习”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应运而生的,是探究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们到底能否取得最好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技术或方略.“体育课有效学习时间”是一种“过程一结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中小学生“烦并痛恨着”的体育锻炼 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告诫中国的学校体育人:要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中国学生的体质下降已让国家和人民忧心忡忡,课内体育锻炼必须加强,“课课练”的恢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