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青少年运动员的田径训练特点 1.1训练的业余性 训练的业余性是指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在课余时间,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进行训练,与成人训练存在很大差别。参加训练的青少年年龄都均在7—16岁之间,他们正处小学阶段,“以学为主”兼学别样。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课余训练要求做到:全面关心运动员成长,通过训练使同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坚持课余训练,处理好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G823.02 9802531青少年业余田径跳跃运动员的训练[刊,中,Ⅰ]/白树林//青少年田径.-1998(4).-25-28表2(DW)跳跃//青少年//训练//基本技术//专项能力作者在20多年的训练实践中,把科研与训练实践紧密结合,探索业余青少年跳跃运动员训练的规律.实践证明:全面发展,突出专项;基本技术天天练;专项能力和全程技术常抓不懈是使青少年跳跃运动员迅速成材的保证.能为青少年选手步入优秀成年选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曾多年从事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业余训练工作,在全省田径此赛中多人取得过好成绩,有的队员后来还在全省以至全国比赛中取得冠军。回顾多年的训练实践,尚有下述几点经验体会,提出来供田径业余训练教练员参考。一、要重视全面身体训练全面地发展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仅能使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各器管系统机能得到发展,而且是掌握专项技术和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础。随着田径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对全面身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追求某一素质,则会由于其它素  相似文献   

4.
影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掌握基本技术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决定了其训练的性质——业余性。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如何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掌握好基本技术,这不仅需要我们探讨先进的训练方法,同时还要我们研究基本技术的关键环节和对技术动作影响较大的因素,并在训练中抓住技术动作的主要环节,提高训练效果。本文对影响青少年掌握基本技术的因素进行综述,其目的是为教学训练中如何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提高训练水平提供依据。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对山东省5地市业余体校采用抽样法,对12~15岁的女运动员60名、男运动员55名分别进行了传球、垫球和扣球…  相似文献   

5.
王强 《中华武术》2006,(4):24-24
在基层的业余训练中,随着在校学生学习负担的逐年增加,参加业余训练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要从中选拔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下面就谈谈我在选拔、培训青少年业余田径运动员方面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些从事业余田径训练的教练员或体育教师往住对中小学生业余运动员不规范的摆臂而深感头痛。应该说随着青少年儿童心理的发展、智力的提高,运动员的动作应该越来越趋于“标准”。但问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却越来越大,问题以女孩子居多。一些女孩子本来途中跑摆臂技术还不错,到了青春期发育变快,她们左右摇摆就变得更严重。还有就是在运动员跑得很累时也会出现类似动作。  相似文献   

7.
柔韧训练是提高青少年田径运动水平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运动员正值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身体形态、机能等方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很大的变化,身体各项指标如身高、体重、心肺功能以及力量、速度、耐力等也会有大幅度地自然增长,如果我们能在这一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训练,对其较快地掌握田径运动技术、技能、不断提高运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几年来我们对40名在业余体校从事多年训练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入学初的身体素质测试中发现,他们的柔韧素质普遍较差(见测试数据对照表)。柔韧差者,体前屈手指  相似文献   

8.
1982年全国业余体校举重赛,在浙江海宁县举行。比赛中运动员专项成绩与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提高,令人高兴。但运动员的基本技术存在一定差距,应尽快提高。我们认为,对我国业余体校举重运动员,必须从小以统一技术规范进行授课与训练。本文对业余体校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预姿臀位稳定性问题,谈一些看法。预姿臀位技术的稳定性,是整个抓举与挺举动作的前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预姿臀位动作巩固、合理、准确,将决定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及今后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可忽  相似文献   

9.
对湖北省 8所业余体校 2 0 0名从事田径业余训练的青少年在 1年训练中的运动伤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剖析 ,发现青少年田径训练中运动伤病率较高 ,同时找出了他们在田径业余训练中的伤病种类、伤病项目分布等规律 ,以及伤病发生的基本原因 ,提出了避免和减少运动伤病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方式,探讨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正确训练方式,以期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终点电子高速数字摄像法、专家咨询、访谈法对参加2002年9月16—20日在沈阳体育学院举行的全国体育院校田径比赛男子、女子100米决赛16名运动员和参加2004年8月7—10日辽宁省青少年田径比赛的男子乙组100米决赛的8名运动员的终点撞线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激烈的短跑比赛中,终点撞线技术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关键技术环节;肩部撞线动作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动作,运动员合理、有效的采用将对运动成绩产生重大影响;辽宁省青少年运动员目前都非常重视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终点撞线技术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2.
肩袖损伤,在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中较为常见。此创伤尤其多发生在投掷标枪、铅球、铁饼和垒球等时的出手动作的瞬间。但是,实际训练中,这种现象往往总得不到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有发展前途的青少年运动员,因意外发生肩袖损伤事故影响系统训练,甚至为数不少的青少年运动员,因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运动损伤一直影响着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使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比赛难以按计划正常进行,导致一批有前途的运动员过早地离开田径场,严重阻碍了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避免和减少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的伤病发生,延长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提高训练质量。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3所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的常见损伤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其田径课余训练运动损伤的原因,具体区分男女运动员不同项目、不同层次运动损伤的特点,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将运动损伤率降低到最低,使我市业余田径运动员预防损伤的意识增强、整体水平提高、运动寿命延长。为该地区教练制定田径业余训练、考学安全预防措施、积极调整学生心理状态,提供依据;使得训练、比赛、考学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市的运动水平,为我国田径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业余田径运动员训练的负荷与分配梁斌1业余训练负荷的定量分配与"起浮不定"业余田径运动员不能长时间承受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因是由训练水平决定的,他们的机体内各系统、器管的承受能力是较专业运动员低的,所以,对业余运动员来讲,最好不要用集中安排大运动量的方...  相似文献   

15.
体脂成份是反映身体肥胖情况,评定理想体重和训练效果以及运动员选材等的一项生理指标。目前在医学界和体育科研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为了了解我省业余体校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体脂%成份和去脂体重现状,为运动员选材,合理安排训练与营养提供参考。 83年我们测试了业余体校男女田径运动员,102名(其中男54人、女48人)。测试方法,用国家体科所出的皮下脂肪测定仪,测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等部位皮折厚度,将测量数据依  相似文献   

16.
农村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材条件都比较差,开展业余田径训练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如果不抓好占我国学校总数3/4的农村学校的业余田径训练,那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田径运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前进步伐。我国许多优秀运动员都是来自农村。笔者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对如何在农村学校开展业余田径训练进行了一些摸索和探讨。现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之做法提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商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对中学业余田径运动员的选材、训练目标的确定、训练阶段的划分、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计划的实施、训练结果的检查和评定等进行控制,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控制业余田径训练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怎样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弹跳力●周志高彭长湘丁启文弹跳力是田径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是跳跑项目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何才能提高弹跳力呢?杠铃负重训练无疑是提高弹跳力的有效方法。有些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教练员及中小学教师也都把杠铃训练作为发展弹跳力的主要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有些同志提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进行早期专门化训练,会影响后期运动成绩的提高,不利于田径运动的发展。这是必要的、正确的。但是,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早期应当如何训练、如何正确处理全面  相似文献   

20.
田径运动比赛独立性强,有些项目强度要求高,体力消耗大,对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要求也较高。如何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心理能力,使其在复杂多变的比赛中保持镇静的情绪,并为将来的高水平训练、比赛打下基础,已成为当代田径运动员训练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从事青少年训练的田径教练员心理训练认识的调查。提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